扬州:全力锻造“有分量”的“好地方”
2020-11-25 11:26: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汪滢  
1
听新闻

  擦亮“三都一城”名片 勇挑“源头”“原点”重担

  扬州:全力锻造“有分量”的“好地方”

  11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扬州考察调研。在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总书记听取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及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等情况介绍后指出,“扬州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19日,扬州迎来了一个好消息:运河三湾生态公园内正在建设中的大运河博物馆收到国务院正式批复,命名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作为大运河原点城市和南水北调源头城市的扬州喜悦之余,感到了沉甸甸的使命感。

  继15日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集中传达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和扬州的讲话精神后,20日,在扬州市委常委会上,大家再次集中深入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并针对“十四五”扬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各自的工作分工做了交流发言。市委书记夏心旻表示,“习总书记说‘扬州是个好地方’,‘特别是文明、文化、历史古城,在全国都很有分量。’不但是对扬州过去的赞许,也是对这个城市未来的期望。我们既倍感振奋,备受激励,也要充分认清赋予扬州的新使命、新任务和新担当,扬州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南水北调源头保护和社会经济生态高质量发展等各个方面既要有‘好地方’的担当,也要展现‘有分量’的样子。”

  面对区域新格局,建设开放融合的科创名城

  23日上午,扬州召开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大会,围绕做优做强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重组成立了运河文化投资集团、城控集团、交通产业集团等多家国有企业。扬州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讲话精神,在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三都一城”建设、打造“两争一前列”的城市实力上迈出坚实一步。

  “围绕园区二次创业大会的政策,这几天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出台八项实施细则,确保好政策能落嘴到肚。”扬州市副市长方桂林告诉记者。扬州历史上的三次辉煌无一例外都是经济带动文化大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实力无疑是一个城市的硬实力。

  今年,扬州围绕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通过系统性谋划,从项目建设到载体建设,围绕“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抓增量,充分发挥1000名“招商大使”的作用,提高项目招引的精准度;抓存量,加大技改力度,5亿真金白银引导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抓载体,推动园区二次创业,从园区体制改革到激活13000亩闲置土地,加大科创企业的扶持力度,亩均论英雄力促园区重整雄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影响,扬州经济增速从一季度下降5.6%强势逆转,取得了上半年实现正增长1.1%、前三季度增长2.2%的好成绩。

  12月初,连淮扬镇铁路将正式通车,扬州即将跨入“高铁时代”,并且在省内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铁”。扬州孜孜以求的科创名城建设,既能得益于大交通时代的互利互通,也面临人才加速流动、项目竞争加剧的严峻挑战。18日上午,总投资50亿元的上海鹍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立的癌症早筛研发与产业化基地项目成功落户扬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扬州生物医药产业增添了一支“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14日的讲话中给我们提出了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扬州要把眼光放到全省和长江经济带等更宏观的大局上,坚持不懈用大工程大项目牵引城市发展。”扬州市市长张宝娟表示。

  关注民生幸福,塑造高品质的生态宜居城市

  “扬州拥有南水北调东线源头‘一个调水口’,长江与运河、淮河‘两个交汇点’,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三个涵养区’。”扬州市发改委基础处(长江处)处长韩世来说,“保护长江、保护淮河、保护运河,修复生态,为南水北调输送一泓清水,扬州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为护一江清水北上,扬州坚定不移抓好长江环境问题整改、生态修复与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强力推进总投入300亿元的产业转型升级、清水活水、良好湖泊保护等八大工程,实施“清水”“清废”“清企”行动,确保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清水北上”和淮河入江水道“清水南下”。

  “总书记这次考察特别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下一步,我们将以更高水平、更大力度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重点兴建一批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企业水污染治理和结构调整项目;开展‘全域治理全河达标’行动,通过加密、加强监测、执法,倒逼各地进一步压实水环境保护责任、靠实水环境水生态保护措施。”扬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金春林说。

  如今在扬州,当年运河边的老民居都已拆迁重建,昔日“龙须沟”变成了居民休闲常去的绿地公园。习总书记说“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为建设生态宜居的“好地方”,扬州拿出了自己的“扬州工”。

  前不久,扬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已率先实现实体化指挥中心市县乡全覆盖;部署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力度的基层改革,全市乡镇实施一办八局;把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市县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用最实的政策激励基层筑牢城市治理的“底板”。同时把共享发展作为民生幸福的根本追求,在三到五年内全力打好打赢黑臭水体治理、雨污分流、垃圾分类处置、老旧小区改造、市容环境提升等“六场硬仗”,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解决群众生活的“最近一米线”。

  擦亮“三都”名片,高水平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今年10月,扬州开通古运河“水上巴士”,每天定时在东关古渡、三湾、瓜洲之间往返。一直坚持用镜头记录扬州点滴变化的退休教师周超英赶上了“水上巴士”的试运行,“以前在岸上拍运河,今天在运河上拍古城。特别是经过三湾,看到岸边正准备拆除的扬农化工的大烟囱和旧厂房,心里觉得古运河真的重生了。”

  作为“世界运河之都”,扬州已经连续14年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朋友圈从最初的13个世界城市发展到今天的153个。去年,扬州又一举获得“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两张新的高含金量城市名片。为了进一步擦亮这三张名片,扬州在打造“世界的扬州”上动足脑筋开足马力,运河嘉年华、淮扬菜美食节等一系列“运河文化+”活动此起彼伏,精彩纷呈。“扬州这几年一直举办传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持续开发叫得响、传得开、卖得快的运河文创产品,也带动景区初步走出门票依赖的困境。”扬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广春一直关注大运河文化的活态传承,“用文化创意产业+运河文化,探索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创新之路,才能让运河文化活起来。”

  围绕展现“运河原点·精致扬州”的独特魅力,扬州正加紧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先导示范段,规划建设三湾中国运河文化展示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高邮邮驿文化展示片区、古城开放式运河文化博览城等8个运河文化展示区。“我们也将利用运河文投组建的契机,为扬州传统文化插上资本和媒体双翼,为‘扬州是个好地方’增添更加丰富、生动的新时代注解。”新任运河文投集团董事长李继业对运河文化复兴充满信心。按照习总书记“让古运河重生”的要求,精心打造运河生态治理修复保护示范区、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区、运河文旅融合发展利用示范区,已成为扬州下一步要浓墨重彩书写的运河文章。

  本报记者 汪 滢

标签:扬州;原点;源头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