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里古镇,难舍那份宁静
2020-11-23 12:3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顾永林  
1
听新闻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门道。在旅游界,一向有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之说,一般旅行社平常忙的就是这六方面的事,普通游客对旅游内涵的理解大体也是这些。

  以黎里游为例,不论随团,还是自驾,不论是远方的客人,还是离此不远的苏州上海游客,通常都是走走看看、听听问问,再加吃点喝点、买点带点,前前后后,多则一天,少的,走一圈就回。我自己起初两次黎里行同样也是来去匆匆。

  如今想来,这样的旅游未免程式化了些、浅层次了些,充其量只完成了规定动作,不少原本可以有的自选动作无暇也无心实施。

  其实,看似不大的黎里古镇,江南小镇常见的小桥流水人家之外,还有一些别处未必见得到的景致,比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亚子纪念馆,比如隐居于一座明代古建筑里的中国最大的锡器博物馆,比如一位美国人开设的六悦博物馆。

  感谢今秋的两次机会,让我得以在静静看、慢慢品中领略黎里古镇那份独特的古朴与宁静——两回黎里行,其一是国庆期间,详情前文已述;其二是上月,新华报业集团组织南京高校部分教师代表看吴江,本人有幸跻身其间,不仅夜游了一回黎里,还在古镇留宿一晚。

  尚未商业化的黎里古镇,就算白天,也不拥挤,到了夜晚,更没有了某些名声显赫古镇的嘈杂与喧嚣,那日夜晚,我们一行二十多人依着自己的节奏,慢慢地走,随意地看,还在导游的引领下,走进了柳亚子故居,观赏古镇大户人家的建筑形制,聆听中国传统文人的身世传奇。有关黎里的夜,吴江融媒体中心有过很像样的视频呈现,重复叙述似无必要,此处,我更急于表达古镇清晨里的所见所闻——我一向以为,于旅游而言,很多时候,清晨更胜夜晚,尤在某些城镇、村落。

  这样的认知是根深蒂固的,因而夜宿黎里的第二天,我有意起个大早,在清晨的宁静里,独自步行到古镇,随心所欲地穿行于黎川沿岸的廊棚下,听自己踩在石板路上的脚步回声,看古镇将醒未醒时分的懵懂模样。

  与遍布古镇的百多条弄堂一样,黎里的廊棚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直观的是,这里的居民夏天免受烈日曝晒,雨天无需穿带雨具,如此“风雨不动安如山”里,恬淡安逸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了。隐约间,我竟有了一种“无廊棚,不古镇”的感觉。

  廊棚与江南古镇之间究竟有着何种必然联系,我一时无法悟透,但“慢”,应该是其内涵之一。当下不少人崇尚与歌颂“慢”生活,我倒不以为然,毕竟,“慢”本身也牵制着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在今天的黎里,依然居住在古镇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

  这里的清晨因而显得愈发静谧。那天早晨,独自行进至新蒯家弄的过半处时,弄堂变得半明半暗,我不由得放慢了脚步,恰此时,忽听脚底传出蟋蟀的鸣叫声,唧唧吱、唧唧吱,短促清脆,响亮悦耳,我不忍打搅,静静地等了好一会。

  这里环境适宜,走动的人又不多,蟋蟀们便将此处当作自己的栖息地了。蟋蟀如此,其实人也如此,古镇原本就是当地百姓的安居乐业之地,不是专为给游客看的。千百年来,古镇习惯了宁静与安逸。

  家园里的生活向来随意而自在,年长的居民习惯了早起,他们时常聚集在柳亚子纪念馆门前,东说阳山西说海(注)。河的对岸,一位年龄相仿的家庭主妇正在择理蔬菜。隔着不宽的黎川,双方不时地聊上几句,这样的场景是古镇生活的一个日常写照。

  我很清楚,这个画面与古镇文明有点不太协调——那天的行行摄摄间,偶然拍到了一位妇女洗马桶的整个过程。不要说现在,就是当年,在河里洗马桶也是不雅之举。不过,我很想借机告诉外地游客,直到上世纪末,在江南多地,洗马桶还是司空见惯的事。当然,无论镇上还是乡下,当年百姓用水的方式与时段是约定俗成的,更为重要的是,那时的河道都具备足够的自洁能力,一来河水是流动的,具有冲刷功能,谓之活水;二则水里各类动植物也会各取所需,各有消化,谓之生态循环。

  大自然总是神奇的。太阳出来的时候,古镇渐渐热闹起来,来往穿梭的人越来越多,以衣着和神情看,有些是当地居民,有些则是外来游客。而作为同样的游客,我的镜头自然更愿意停留于当地父老乡亲,不管是穿镇而过的乡下人,还是居住于此的街上人。

  这位买菜的老汉是我在古镇路口遇到的。听我操着当地方言真诚请教,他一面很热情地为我指路,一面又对我的认真颇有些不屑,拿他的话来说,“有什么看头!”、“都不是原来的了!”

  在古镇东头一户人家门口,见我东拍西摄,一位大姐走出门来,交谈里她告诉我,眼下古镇的不少建筑是前几年新修新添的,尤其连片的廊棚,几乎清一色建旧而来,不过她也坦陈,很多廊棚原来就有,是当年大办企业时被拆除的。在南京某次老乡聚会上,在宁某知名高校一黎里籍教授更是形象地提醒我,现如今的黎里像是“赤膊着西装”——外表鲜亮气派,内里空空如也。

  我知道,以上这几位都是老黎里,我也相信,他们的话都是真实的,让我不胜感慨的是,他们每个人的口气里都没有讥讽与指责,有的只是遗憾与叹息,为曾经的拥有,为曾经的原汁原味。

  是的,今天我们见到的黎里古镇与她最初模样确已有些不一样了,但基本格局未变,建筑基本还在,就算前些年复建的某些房屋、某些廊棚也属于修旧如旧。

  这张照片的得来颇有些意外,原本我是要拍右侧弄堂的,不料抬头间竟发现其旁有一旧店牌——吴江县五金交电化工公司黎里商店,掐指一算,它的年岁也有五六十了,持续多年的维修改造中依然留着,假如不是刻意,便是存量较多,一时来不及重新装饰。我倒希望它留存下来。

  该留存的还有不少,比如这家小店的手工秤,一路做下来,也有几十年了,如今作为吴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陈巧君几乎天天到店制作并售卖。

  在社会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手工秤原有的度量功能日益退化,但经过文创人的开发包装,传统产品有了新的意蕴——当“称心如意”成为众人内心期盼时,作为合适载体的手工秤便是一款不可多得的礼品。

  古镇人是不甘落伍的,除了手工秤,他们还开发了手工制香、梨膏棒棒糖等充满设计感的现代文创产品,毕竟,古镇要吸引各类人群,尤其是年轻人。作为偏于守旧的中老年,我们必须学会接受,就像希望年轻人接受我们的叙事方式一样。

  记得十多年前,同里古镇一位负责旅游开发的周姓朋友吐槽,外地游客希望看到更多原生态的生活呈现,希望同里“越土越好”,但当地百姓却有自己的生活追求,他们也要过现代化的生活。这里就存在一个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问题。前不久,一位叫蔡德林的媒体人在赞赏震泽的淳朴时顺带着批评了某些地方的做派:“古镇的店铺,大都租赁给了外地人;店铺的顾客,也不再是街坊邻居,而是操着南腔北调的各地游客。这些换了主人的古镇,没有了江南原居民的日常生活,哪里还有江南水乡的独特意蕴?”

  好在震泽之外,同里也基本保持着原貌,而黎里,更未见到蔡文中描述的情景,全然不见来自义乌的大路货,就连吃食,也只推崇本镇特产油墩套肠辣鸡脚。这是值得庆幸的。早些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提出,黎里古镇修复保护"要用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样式、原环境,呈现原汁原味"。上月12日,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广东潮州市考察时强调,要珍惜和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能搞过度修缮、过度开发,尽可能保留历史原貌。人微言轻,说了也是白说,但我还是想说一句,当下的黎里古镇只要稍加收拾即可,千万不要大张旗鼓搞开发。

  游客最难舍的,就是古镇的那份淳朴与宁静。

 (作者顾永林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

标签:古镇;黎里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