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为总结项目学校在疫情期间的教育教学情况,更好推动“后疫情时代”学校工作和向高质量发展,12月1日上午,“田家炳基金会苏州学校改进计划”项目学校工作研讨会在苏州工业园区书香世家酒店顺利举行。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有苏州市教育局及相关处室领导、苏州市电化教育馆领导、苏州大学团委相关领导、苏州大学师范学院相关领导,以及各项目学校教师代表。本次会议由“田家炳基金会苏州学校改进计划”项目负责人、苏州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张佳伟老师主持。
会议伊始,项目负责人张佳伟老师首先对参加研讨会的各位领导、专家、教师表示欢迎。在回顾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教育系统造成的影响后,她指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田家炳苏州学校改进计划”项目所针对的苏州外来工子弟学校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包括学生学业成绩、心理适应等问题。她强调,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学校应重视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挖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的巨大潜力,重新思考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尝试打破学校之间的壁垒,充分实现资源互补和共享。
苏州市电化教育馆馆长顾瑞华对“田家炳基金会苏州学校改进计划”给予苏州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了由苏州市教育局发起,联合苏州优质公办校与项目学校共同推进的网络直播课堂帮扶项目,并强调要将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苏州市教育局将不断支持苏州外来工子弟学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提升外来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研水平。研讨会上,苏州大学团委兼职副书记杨肖在讲话中则表示,项目学校与苏州大学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为苏州大学学子们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她介绍了苏州大学团委与项目学校藏南学校共同开展的“七彩四点半·三学课堂”项目。她认为,苏州大学研支团成员们将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素质拓展、自护教育、心理辅导等内容展开“七彩四点半·三学课堂”项目,致力于促进同学们“知学”“懂学”“乐学”。
作为项目学校,太仓市洪泾小学校长高本杨、吴中区藏南学校校长许霞、吴江区盛泽思进小学校长张军代表分别汇报了疫情期间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洪泾小学高本杨校长以“特殊的战役,特别的教育”为题,回顾了疫情期间洪泾小学积极面对,勇于担当,一手打疫情防控战,一手紧抓学校内涵发展的历程。吴中区藏南学校许霞校长以“议昨天、话今天、望明天”为题,对学校疫情期间的教学与管理工作进行了回顾,她表示,学校将励精图治,严谨办学,力争把藏南学校办成一所让家长放心、百姓满意、政府认可的优秀的民办学校。盛泽思进小学张军校长以“‘疫’往无前,未来可期”为题,呼吁要正视学校教育在疫情危机中暴露的各种短板、筑牢“立德树人”育人主阵地,要沉着应对“后疫情时代”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家校育人合作等领域发生变革的走向,为积极应对未来学校教育的新样态做好准备。随后,参会的项目学校老师们进行了分组研讨,研讨气氛热烈。老师们回顾了疫情期间的各项防疫和教学工作,并普遍表示突如其来的疫情既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也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疫情的到来引领着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变革,在“后疫情时代”学校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高度重视生命教育,充分挖掘线上教学的潜能。
研讨会最后,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朱向峰对本次学校工作研讨会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他在讲话中指出,面对此次疫情,项目学校带领广大教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勇于担当,共克时艰,为新市民子女提供了强大的教育支持和服务。他强调,要认真总结疫情期间宝贵的教育经验,认真分析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他希望,苏州市外来工子弟学校不断加强与创新学校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利用好网络直播课堂帮扶项目,充分吸收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新市民子女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保障。
本次学校工作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田家炳基金会苏州学校改进计划”项目学校搭建了交流分享的互动平台,对疫情期间的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总结与交流,既是回顾过去,共享项目学校疫情期间优秀的办学经验,也是面向未来,明确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新方向和新任务,为来到苏州的新市民子女提供温暖的教育守护。(李映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