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今年以来,江苏省海安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压实工作责任,有效实施“清楼清厂”、“反诈联盟”等务实举措,持续加大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宣传力度,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针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持续时间长、覆盖群体广、循环式宣防等特点,该所坚持“三三三”反诈工作要求,打造10余支反诈“微警组”,经常深入辖区快递收发点、学校、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商场等人员密集区域,精准开展反诈宣传,及时制止高危付款行为,深挖电诈犯罪线索,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一心一意“看紧护好”市民的“钱袋子”。
小小印章解难题,反诈包裹进万家
市民频繁网购客观增加了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概率,海安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牢固树立快递业防诈阵地建设意识,精准锁定网购群体,反诈宣传全面到位。该所认真总结前期张贴快递包裹反诈提示单效率低、易模糊破损等问题,创造性使用反诈宣传印章,协调各快递点在所有包裹上加盖,确保市民在领到包裹的第一时间就能看到防诈提示,在打开包裹时再次加深印象,让快递包裹变身“反诈宣传员”,把反诈知识送进千家万户。反诈“微警组”驻点工作期间,在发放反诈宣传资料、讲解反诈技巧之余,还不忘手把手帮助取件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进一步筑牢反诈“防火墙”。
打好反诈组合拳,平安校园添新彩
海安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辖区共有学校12所,学生超过1.2万人。该所充分结合高职、中专、中小学等不同学校和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情况,认真研究学生用网的规律特点,紧贴实际开展针对性宣传,积极争创“无诈校园”,给平安校园增添更加亮眼的底色。反诈“微警组”定期深入各学校,采取悬挂横幅、设置展板、派发宣传单、开展反诈知识讲座等途径,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在此基础上,创新开展“小花说反诈”、“直播人人看”、反诈小测试等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活动,详细解读当前多种电信诈骗的犯罪手段,提醒师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不轻信网络骗局,更不要向陌生人转账汇款。形象生动的讲述,入脑入心的提示,构筑起一张守护学生财产安全的坚固防护网,让海安的平安校园建设亮点更亮、成色更足。
资金安全勤叮嘱,反诈进企助发展
企业资金流动性和安全风险都很大,深入彻底开展企业反诈宣传,对于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海安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将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当做份内责任,安排反诈“微警组”深入各类型企业,聚焦财务出纳、采购等关键岗位,不仅将反诈提示贴到案头,更融入从业人员的心里面,通过反复叮嘱提醒,引导树牢防诈意识。组织召开财会人员座谈会,分享所遇网络电信诈骗情形和防诈心得,形成群体防范合力。通过警企工作群,及时推送典型案例,让企业管理者和财务工作者同担资金安全管理责任,一起扎牢防范的“篱笆墙”,时刻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
全民反诈再提速,惟愿无诈争作为
小区、商场、医院、农贸市场……只要是人员密集场所,频繁出现城南派出所反诈“微警组”的身影,让反诈宣传形成铺天盖地的影响力,他们重任在肩、舍我其谁。发挥面对面宣讲讲得通、讲得透的优势,“微警组”民警、辅警和网格员齐上阵,耐心细致向每一名群众讲清楚汇款解冻账户、淘宝兼职刷单、快递丢失退款、冒充公检法和领导、熟人诈骗等常见诈骗类型,生动讲述群众身边的现实案例,让他们深刻了解各种骗术手法,并在遇到可疑情况或疑似诈骗电话时,及时与家人、警方沟通,拒“骗”于千里之外。
保持极速状态,持久深入反诈,在入冬后持续开展的新一轮集中反诈宣传期间,海安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反诈“微警组”的脚步已覆盖辖区快递点、学校、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大商场等全部重点区域,发放反诈宣传资料42589份,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19800余人,宣传辐射28350名群众,起到了“家喻户晓、通俗易懂、新颖别致”的积极宣传效果,形成了“全警懂诈,全民反诈”的生动局面。
通讯员 曹海峰 万宸 江南时报 殷再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