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读史】岳飞之死与秦桧之谋(下)
2020-05-19 11:52:00  作者:束有春  
1
听新闻

这边岳飞在外一心领兵打仗,图划如何打退金人,收复河山,直至灭了金国;那边秦桧在朝廷内,正积极图谋要将淮河以北割让给金国,并且由秦桧拿主导意见的新“和议”再次形成。秦桧料想岳飞会“志锐不可回”,不同意班师“议和”,于是就将棋分两步走:先让张俊从亳州退还寿春,命令韩世忠稳守淮东,不得继续前进,驻屯顺昌的刘锜远调江南太平州,这样可以置岳飞于侧面受敌、孤军无援的境地。

就在“郾城大捷”捷报传到朝廷的时刻,秦桧又串通张俊、杨沂中,策动并唆使谏官罗汝楫向高宗上疏说:“兵微将少,民困国乏,岳某若深入,岂不危也。愿陛下降诏,且令班师。”

宋高宗也觉得岳飞孤军深入很危险,遂降诏,令岳飞班师。这一天,据考证为绍兴十年七月十八日。

此刻,岳家军正由张宪挂帅,从临颍杀向开封,准备活捉金兀术。岳飞接到朝廷班师诏后,觉得太不可思议了,鉴于当时完胜的战局,岳飞立即派快马向朝廷禀奏争辩,大略为:“契勘金虏重兵尽聚东京,屡经败衄,锐气沮丧,内外震骇。闻之谍者,虏欲弃其辎重,疾走渡河。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图之。”但朝廷根本不与采纳,反而在一天之内,向岳飞下达了十二道班师回朝的“金字牌”。

岳飞班师之时,正是金兵面临即将崩溃之际。看着一道道金字牌摆在面前,岳飞愤怒惋惜之情装满胸腔,难过得流下了男儿泪水。他向东方拜了再拜,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听说岳家军要班师回朝,当地老百姓拉住马缰不忍放手,恸哭声一片。老百姓们边哭边诉说:“我等头戴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金人都知道。相公你们如果真的离开,我们这些人无噍类矣。”

“噍类”本意指能吃东西的动物,这里指代活着的人。岳飞也悲泣不已,与乡亲们一道流泪,他从怀中取出皇上诏示对大家说:“我不能违抗朝廷命令、擅自留在这里啊。”哭声震于野,悲壮惊天地!

岳飞心系百姓,考虑到部队走后当地老百姓的生命安危,决定特地再留下五天,让老百姓做好准备,由部队护送老百姓离开这里。结果跟随岳飞的军队向南方走的人,如同赶集市一样,成千上万,难计其数。岳飞派快马飞奏朝廷,提出利用“汉上六郡”即汉水和长江一带的闲田地来安置这些老百姓,使他们脱离被金国人报复的危险地带。朝廷同意了岳飞的建议。

岳家军班师回到鄂州驻扎,岳飞本人则往临安(今杭州)朝见。北方忠义军孤掌难鸣,金兀术重新回到开封,整军弹压,又攻取了被宋军收复的河南地区。岳飞在班师途中得知消息,不由仰天悲叹:“所得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家军用血汗夺回来的州县又一下子全部回到了金人手中。

岳飞这次被勒令班师后,对南宋小朝廷已经彻底失望了,他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慷慨陈辞了,只是请求朝廷解除自己的军职,自己准备回归田园。在觐见高宗皇帝时,皇上问他话,他只是拜谢而已,其他一切都不愿意再说了。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有情报反映,金兵已经分道渡淮河,要再次大举南下,南宋小朝廷再次面临险境。岳飞请求联合诸帅共同御敌,高宗皇帝当然高兴同意。岳飞的军队到达庐州后,金兵是望风而遁。

但当时新的和谈协议已经成型,秦桧担心岳飞不听召唤,又把事情做大了,就向高宗密奏,要给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军论功行赏,借机夺回他们的兵权。岳飞被授予枢密副使,而张俊与韩世忠并升为枢密使。岳飞主动向朝廷请求,要交出兵权,但宋高宗不同意,同时还下诏,让岳飞与张俊一同到楚州措置边防,派韩世忠的军队驻扎镇江。

岳飞在诸将中年龄最小,全靠战功取得晋级机会,韩世忠、张俊等老将心中自有不平之处。尽管岳飞平时注意屈己尊彼,但仍难以让这些同僚们称心满意。尤其是在金兵屡屡被岳家军打败的情况下,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声音,让那些老将军们的脸上有点挂不住了。

张俊有一次问岳飞用兵之术,岳飞毫不隐瞒地说:“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当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可以太平。岳飞回答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心地纯真的岳飞只知道一心效忠朝廷,以赶走金兵、收复河山为己任,自己从不会去坑害忌妒同类,防备同类害己的意识可以说几乎为零。

正是在这一次与张俊共同防御楚州的过程中,二人矛盾开始激化。张俊曾暗中挑唆岳飞,欲一同分解韩世忠的军队,遭到岳飞严肃回绝。加之韩世忠的部下又跑到朝廷上访,秦桧想利用这个机会陷害韩世忠。岳飞知道消息后,驰书告诉韩世忠。韩世忠赶紧跑到皇帝那里,为自己澄清自明。张俊对岳飞不与自己站在一边、帮助韩世忠的做法再次感到不愉快,认为岳飞不可能与自己一条心,就密报秦桧,说是岳飞把秦桧的计谋告诉给了韩世忠。秦桧在得到张俊的小报告后,大怒。二人决定联手,由张俊协助秦桧制造伪证,准备把岳飞关进大牢,置岳飞于死地。

岳飞平素对“主和派”的议论持坚决反对态度,哪怕是宰相的话也不肯附和。有一次,岳飞发现秦桧的奏折中有“德无常师,主善为师”之语,对秦桧欺罔皇上之语表示愤恚,说:“君臣大伦,根于天性,大臣而忍面谩其主耶!”意思是说,为臣的、尤其是当宰相的要忠于皇上,更不能当面欺骗皇上。岳飞虽然对皇上一片丹心,但这话传到秦桧的耳朵里,秦桧可是记恨在心的。

金兀术在给秦桧的书信中,也把除掉岳飞作为和谈的条件,说:“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金兀术恐吓宋朝,必须杀死岳飞,才同意讲和。

秦桧亦深感岳飞如果不死,一定会是“主和”的骨梗,并且很有可能会祸及到自己。绍兴十一年十月,秦桧开始“兴岳飞之狱”,一张力谋杀死岳飞的网正在铺开。

秦桧让平素与岳飞关系不好或看不惯岳飞成就的人分头状告岳飞,主要成员是:谏议大夫万俟卨(MòQí Xiè、中丞何铸、侍御史罗汝楫。秦桧让他们分头弹劾岳飞,弹劾的主要内容是:在今春金国的军队攻占淮西时,岳飞的军队大略行进到舒、蕲这两个地方就不肯前进了;等到与张俊的军队守护淮上时,又欲弃山阳这个地方而不坚守。秦桧指派张俊出面作证

张俊诬陷岳飞旧将张宪谋反,要求免去岳飞枢密副使之职。

当秦桧一伙弹劾诬陷岳飞的时候,岳飞可能也有预感,觉得跟这帮人在一起共事,很是没劲,就几番主动上章朝廷,请求罢免他的枢密副使职务。朝廷同意了岳飞的请求,但不久又任命岳飞为两镇节度使,充万寿观使、奉朝请等闲职。岳飞自请回到江州庐山旧居赋闲读书去了,岳飞算是暂时躲过了一劫。

秦桧第一轮谋害岳飞的阴谋未能得逞,接着又生一计:想挑起岳家军内部矛盾和相互猜疑。他让张俊去威逼利诱王贵、王俊二人,让他们诬告岳飞的副将张宪,说张宪在暗中密谋造反,要为岳飞夺回军权。张俊还私设公堂,对张宪严刑逼供,在毫无结果之下,竟捏造张宪口供“为收岳飞处文字谋反”。秦桧在接到捏造的口供后,立即派人去抓捕岳飞父子。岳飞此时在江州庐山闲居,时间不长,见朝廷派人来抓他们父子,知道是秦桧一帮人在有意陷害他,对来人淡淡一笑说:“皇天后土,可表此心。”到了临安后,岳飞被直接投入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车桥附近)狱中。

秦桧开始让何铸来审问岳飞。岳飞把自己的衣裳撕裂开来,把后背上“尽忠报国”四个大字露给何铸看,那四个字已经完全渗入到皮肤里了,但依然清晰可见。需要指出的是,史籍文献上明明是写着“尽忠报国”四字,不知何时,竟被改为“精忠报国”了?并且广为流传。必须指出:“尽忠”更具真实性,在词性构成上更准确,“尽忠”与“报国”均为动宾结构词组,表达了岳母对儿子要忠于国家、报效国家的希望。如果改为“精忠”,那就变成了用“精”字修饰“忠”字,成为偏正结构词组,与后面的“报国”动宾词组在词性上反而不对称了。我们应该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吧?

再说何铸经过一番问讯调查核实,并没有发现岳飞有任何造反的可疑证据,说明岳飞是无辜的。何铸在向秦桧汇报了岳飞冤情后,秦桧很是不高兴,对何铸说:“此上意也。”意思是说,处死岳飞,是皇上的旨意。何铸说:“我岂是为了区区一个岳飞?当前国家是强敌未灭,无辜杀戮一员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秦桧一时语塞。

秦桧接着又派万俟卨来审理岳飞案子。万俟卨诬告岳飞,说岳飞曾经给部下张宪书信,命令张宪制造声势,探听朝廷动静;又说岳飞的儿子岳云曾经也给张宪书信,让张宪采取措施,使岳飞早日“还军”,重新掌握兵权。但万俟卨同时又对外宣称说,岳飞父子给张宪的书信都给烧毁了。岳飞被关在狱中两个多月,许多人为岳飞鸣不平。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彥猷,大理卿薛仁辅都出面证明岳飞无罪,万俟卨对他们三人都进行弹劾,免去他们的职务。宗正卿赵士㒟请求以全家百口人的性命来为岳飞担保,结果又被万俟卨弹劾,流放到建州致死。布衣刘允升上书为岳飞伸冤,被万俟卨下棘寺处死。

在岳飞被关押定罪期间,韩世忠感到不平,就到秦桧那里诘问核实。秦桧拿不出确凿证据,只好说:“岳飞儿子岳云与张宪书信来往一事虽然不太清楚,但其事体莫须有。”“莫须有”也就是“也许有”。韩世忠大声责问道:“‘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秦桧无言以对。

绍兴十一年十一月初七日,宋金“绍兴和议”达成:由宋向金称臣,将淮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划归金国,并每年向金国贡奉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

和议虽已达成,但岳飞始终未能被释放。秦桧万俟卨等逼供不成,拿不出足够的证据来给岳飞定罪,为了坐实,又为岳飞罗织搜剔了在淮西战役中“受诏逗留”,“不救淮西”、“坐观胜负”等罪状;又说岳飞曾经狂妄自大,称自己“与太祖(赵匡胤)皆三十岁建节”封侯,意在“指斥乘舆”,对赵宋江山、尤其是对当今皇上不忠,等等,让皇上赵构对岳飞反感,最后将岳飞定为死罪。

宋高宗对岳飞不听从朝廷“议和”决定而抗金作战、影响自己的生母韦贤妃即皇太后回銮和父皇徽宗的棺椁归宋的行为,早已心存不悦,相反,对秦桧却十分尊重和信任。现在,加上秦桧又罗列有这么多罪行,即于绍兴十二年(1142年)1月27日,即阴历十二月(腊月)二十九日,下令“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秦桧将手书小纸条交给狱卒,下令立即执行。岳飞当天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时年39岁。临行前,他只在供状上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岳云和张宪遭“弃市”之刑,岳飞的家人被全部发配到岭南。

也就在岳飞死后的绍兴十二年三月,宋金《绍兴和议》彻底完成所有手续。到了夏四月丁卯(1142年5月1日),金人同意让宋高宗的生母韦贤妃及宋徽宗的梓宫归宋。宋高宗终于在临安府见到了自己分别十几年的母亲,皇家母子团圆,流出的也是人世间平常人家的泪水。而此时的宋钦宗赵桓却仍然被金国扣留着,一直到绍兴二十六年去世,绍兴三十一年,死讯才传到南宋。

礼部尚书洪皓曾出使金国,结果被金国扣留(前后达15年)。洪皓曾用“蜡书”驰奏朝廷,告诉朝廷及统治者:金国人所害怕畏服的人就是岳飞,甚至呼称岳飞为父亲,金国的那些酋领们听说岳飞被处死了,都在“酌酒相贺”呢。

岳飞为人,忠孝仁爱,好贤礼士,关心部下,体恤民情。由于他饱读经史,雅歌投壶,所以,平时一副“恂恂如书生”的形象。每次辞官,都要说:“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有谦谦君子风度。他一心唯社稷国家安危是系,所以在平时会体现出“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的正直品性。因其无私无畏,不畏权贵,从而也得罪了秦桧这帮奸佞权臣。岳飞在生性苟且偷安的皇帝赵构面前也表白太率真,有时还涉及皇位继承人等敏感话题,势必会引起龙颜不悦。加之金人“和谈”条件无理施压,最终使一代英雄惨遭杀身之祸,实在令人扼腕叹息,成千古之遗憾。

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冒险将岳飞遗体背出杭州城,埋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隗顺临终前,将此事告知其子。

宋高宗同意秦桧杀死岳飞后,一点也不后悔,相反,对秦桧更是宠爱信任有加。绍兴十九年。“帝命绘桧像,自为赞”。让画师给秦桧画像,并由皇上御笔点赞,还挂在自己的金銮殿上,这种待遇在当时的其他大臣中是很难享有的。秦桧为人,《宋史》概括为“阴险如崖穽,深阻竟叵测”,在朝廷君臣中间游刃有余,尤其是在弹劾同僚、上奏章时,文笔独到刻薄,自成特色,有“老秦笔”之称。其在相位前后达19年,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66岁的秦桧病死。朝廷谥“忠献”,赠“申王”。到了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秦桧被朝廷“追夺”王爵,改谥“谬丑”;但不久又于嘉定元年(1208年)被恢复原爵原谥。

岳飞死后,过了近20年,到了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赵昚即位后,下诏恢复岳飞官职,岳飞冤狱终于得到平反昭雪。此时,当年狱卒隗顺的儿子方始说出岳飞埋葬地所在。朝廷后来将岳飞以礼改葬在西湖栖霞岭,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岳坟路一带。孝宗皇帝赐钱百万,并寻求岳飞后人,将岳飞后代全部任以官职。同时,朝廷同意在鄂州建立纪念岳飞的庙宇,赐号“忠烈”。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朝廷给岳飞确定谥号为“武穆”。到了宋宁宗赵扩嘉定四年(1211年),朝廷又追封岳飞为“鄂王”。岳飞在天之灵终于得到了一次次慰藉。正所谓:

大鹏冲天憾折翼,

年近不惑身竟死。

尘土功名谁解恨,

尽忠报国几人知?

天日昭昭天不语,

江河涛涛江河逝。

仰天长啸满江红,

浩气激荡垂青史!

2020年5月17日于金陵四合斋

 

作者束有春,文学硕士,研究员。长期从事我国文化史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先后发表有关古代文学、历史文化、文化遗产、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百余篇;出版《感知风骚时代》《传统与现代》《理学古文史》《江苏戏曲文物研究》等学术著作多种。现为《炎黄文化》杂志副主编。

标签:张俊;朝廷;班师
责编:管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