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写作 关乎文学更关乎情怀
——走近理想教育小镇杯“我爱读名著·我的文学梦”双主题征文大赛投稿者
2021-10-07 21:4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雅倩  
1
听新闻

  由江南时报社、《青春》杂志社、南京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联合举办的首届理想教育小镇杯“我爱读名著·我的文学梦”双主题征文大赛,截至目前已收到了千篇投稿。日前,记者透过这千篇文章,去探寻文字背后的故事。

写作填补生活空虚

  蒋小林,1966年生,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记者在投稿邮箱看到,蒋小林的两篇稿件投递时间为10月1日。

  “我写文章用时较长,写一篇至少要半个多月甚至一个多月。”蒋小林告诉记者,自己每写完一篇文章都要把它放一段时间,之后拿出来修改,然后再放,再改……

  蒋小林年轻的时候到处打工,但对于文学、写作的爱好一直没有放下。他说,有了写作,人生就不会那么空虚了。

  “20世纪80年代初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鼎盛时期,我们念高中的时候,对于文学很崇拜。”随时用笔写下生活感悟早已成了蒋小林的生活习惯,如今他一年能在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上发表几十篇文章。

  在充满困顿和艰辛的日子里,是文学和写作给人以踏实、温暖的鼓舞与陪伴。蒋小林家中有96岁高龄的老母亲,瘫痪已近10年,现在又患上老年痴呆,在生活上不能自理,一直靠蒋小林照顾着。蒋小林一边照顾母亲,一边笔耕不辍。

  就在记者电话采访蒋小林的头天晚上,他还一直写作到凌晨2点多。

写作改变个人职业生涯

  刘诗良,“70后”,现居江西上饶。8月底征文大赛一启动,刘诗良就投来两篇文稿。

  “见到征稿信息时,我手头上正好有刚写完的主题比较契合的稿子。”刘诗良说,自己曾是上饶市广丰区文化组织“光阴文化促进会”的负责人,平时就喜欢看看报纸杂志,写写歌词、小说、散文等。因工作调动辞去会长职务之后,他觉得有必要回顾下自己这一生的写作经历,于是写了一段关于由个体到群体写作的独特往事,本想就在微信群里分享一下,没想到正好遇上这次征文大赛,于是第一时间投来了稿件。

  关于参与征文大赛的期待,他说,最后能够发表出来是最好的,自己在文章中所回顾的写作经历,或许对其他人有借鉴作用,也相当于为社会做贡献。

  “现在写作的人越来越少了,在广丰区,70后、80后相对来说还有点写作爱好,到了90后,有文学爱好、会自发投稿的人很少。”刘诗良谈道。

  刘诗良当过三年老师,也曾在电视台工作过。他记得当年县里招记者,报名的时候就他一个人带了很多很多发表的作品过去应聘。

  是写作,改变了他的职业生涯。

写作将个人能量散播广远

  周武忠,50岁,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教高中语文20多年。今年9月底,他投上了自己精心酝酿的文章。

  “平时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写写东西,看到这个征稿主题比较对胃口,很自然地就想写,也借这个机会回顾一下自己多年来的写作历程,感觉比较有意思。”周武忠说,投递的这篇关于文学梦的文章拟稿用了一个晚上,之后不停地修修改改,“我一般写文章都这样,就想把文辞弄得尽可能赏心悦目一点。”

  周武忠说自己平时喜欢偏于思想性、人文性的读物,像台湾的唐诺、大陆的许知远这类偏于思想性作家的作品,他还很喜欢韩少功、李锐等作家。

  “作为高中语文老师,我给孩子们编阅读资料时也会把自己读的东西结合进去,所以也是一边阅读一边输出。”周武忠觉得,读书首先是自己受益,然后通过课堂分享会影响到学生,所以对于教师而言,阅读的影响是一个慢慢扩散、拓展的过程。

  接受采访当天,周武忠表示自己最近还在斟酌,想在征文大赛结束之前针对“我爱读名著”主题再投一篇文章。“我手头有一篇之前写的关于加缪《鼠疫》的文章,当初阅读的时候很有感触,现在要写的话,我必须重读一遍,再做一些修改。”周武忠还很纠结,因为除了《鼠疫》,他也很想写《西游记》的感悟,“这些年来我不止一次重读它,每读一次都有一些新的发现。”

  如何用有限的文字表达自己珍贵的发现与思索,让更多读者去发掘,这是一个写作爱好者对自己也是对这次征文大赛的较真。周武忠说:我必全力以赴!

  “叶兆言老师在我心中很有分量,他主持我信赖。”采访结束时,他还特意跟记者补充了一句。

  记者手记:受访者均是记者在浏览投稿邮箱时随机抽取的,不关乎征文大赛最终评奖结果。无论获奖与否、发表与否,每一位用心写作的人及其心声都值得被记录和聆听!此次征文大赛截稿之日为10月20日,在剩下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希望有更多文学写作爱好者执佳作在此相会,投稿邮箱:Xishanqiao1234@163.com。

  (江南时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雅倩)

标签:写作;征文大赛;作家协会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