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达总裁徐秀贤:“全链路”降本增效,助推江苏产业互联网发展走在前列
2020-12-04 22:09:00  作者:张东海 孙玮 庄梦溪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12月2-4日,第七届中国产业互联网大会在宁召开。会上公布的“2020中国产业互联网百强榜”中,“中国领先的立足于农村市场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四,较去年提升两个名次。同期位列榜单的还有阿里巴巴、欧冶云商、上海钢联等行业知名企业。

“未来十年,产业互联网正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可以说是黄金十年。”汇通达总裁徐秀贤在大会作主题演讲时表示,汇通达将永葆开放属性,携手更多头部企业构筑专注农村市场的产业互联网,通过全链路数字化赋能,修筑城乡双向循环“新商路”,在助推江苏产业互联网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上担当使命,更好服务农民美好生活。

(汇通达总裁 徐秀贤)

打造产业互联网,关键在于全链路“降本增效”

近年来,产业互联网频频进入大众视野,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词”。在近日江苏省领导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中,徐秀贤用一个生动的比喻,对这一词汇作出了生动阐释:假如说产业互联网是一条鱼,那么智能制造就是鱼头、智慧供应链是鱼身、智能零售是鱼尾,其中还包含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各类产业与技术、数据等驱动,一同构成了产业互联网这条完整的鱼。

“不是单个端口、单个环节、单个产业,而是生产、渠道、消费等涉及商品流通与交易的全链路,通过数字化的沉淀和数字化服务,最终达到制造的智能化、供应链的智能化和人工的智能化。”徐秀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多年耕耘,汇通达建设农村市场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方面,做出了富有成效的积极探索。在需求端,汇通达抓住乡镇店这一切口,通过5+产群赋能服务,使14万家具备“一店三开”能力的乡镇店链接成为产业互联网连接农村市场的超级端口;在供给端做大开放平台,吸纳覆盖6大产业的几百家品牌,组成聚焦农村市场的“命运共同体”。在此基础上,汇通达发挥平台功能、激发数字价值,让销售端能够精准营销、提高销售,让供给端能够根据农村消费需求精准研发、柔性制造,让流通渠道能够更加扁平、高效、流畅,从而实现了全链路的快速周转、效率跃升与成本消降。

让农民过上更美好生活,需建设城乡流通“新商路”

促进城乡循环、构筑统一大市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也是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关键支撑。在徐秀贤看来,要促进城乡循环,就必须建设好资源与商品高速流通的“新商路”。

“在城市到乡村的商路有千万条,但真正的‘高速公路’并不多,而汇通达修筑的就是这么一条‘高速公路’。”徐秀贤表示,汇通达做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就是通过产业互联网的形式建设一条链接农村端和城市端的数字化“新商路”。这条路让城乡之间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资源流通和无缝对接,推动了乡村振兴,实现着汇通达人共同的使命——“让农民生活得更美好”。

据了解,这条“新商路”的产业端,已经汇聚了涉及农民生活生产消费70%-80%场景的行业,比如家电、消费电子、农资农机、酒水、建材、交通出行等,让更多优质商品满足农村市场之需。而“新商路”的农村端,通过农产品上行等落实消费扶贫。近年来,汇通达的“农产品上行”工作已实现常态化,对接陕西、新疆、湖北、江西、河南、甘肃等地区,已在交易平台上推出新疆大枣、赣南脐橙、砀山酥梨、嵊州桃形李等多款农产品,带动当地农民平均每户增收5-8万元。

徐秀贤表示,未来汇通达将更加注重推动“资源上行”的能力,把“农村资源、商品集散地”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在城市市场做好一个对接农村资源和产品的“停车场”,让“新商路”更进一步带动农村致富、促进产业强村。

强化跨界融合,助推江苏产业互联网发展走在前列

产业互联网是“产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江苏是经济大省、制造大省,产业体系齐全,配套的物流、仓储等设施也非常完善,产业互联网发展拥有先天之利。

“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对产业端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机会,消费互联网时代在‘场外’的那批人,现在可以‘进场’并施展拳脚了。”徐秀贤表示,江苏产业发展殷实、根基深厚,有着构筑强大产业互联网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参与产业互联网的过程也是一个强化高质量发展、促进结构升级的过程,每一个行业都有万亿级的蓝海市场。

近日,南京市玄武区成立了“钟山农业创新发展联盟”,汇通达担任副理事长单位。该联盟由政府牵头,旨在把区域里涉及“三农”的政、产、学、研、经5大资源整合起来,通过跨界融合实现互融互通。徐秀贤表示,未来汇通达要持续强化跨界合作,让有专业能力的服务商接入到汇通达产业互联网平台中来,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互联网“名片”,为推动江苏产业互联网发展走在前列担当更多责任、发挥更大能量。(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东海 通讯员 孙玮 庄梦溪)

标签:互联网;产业;产业互联网
责编:张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