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公安局在办理一批跨省网络涉枪爆系列案件中发现,一些不法分子以文物收藏为借口,利用物流漏洞,通过互联网买卖,贩卖网络覆盖江苏、黑龙江、广东、山东、河北等省市,凸显出严厉打击涉枪爆犯罪态势下买卖类案的三个新特点。
一、“收藏证”成护身符,枪支披上“古董”羊皮。因古董火铳同时具有枪支和文物的双重属性,严打形势之下收藏爱好化为枪支交易的代名词。枪支买卖双方经申请加入当地收藏协会或古玩商会,通过收藏家身份在收藏爱好者活动、收藏品论坛中,使用文玩暗语交易枪支,隐蔽性强、发现难度大。同时,犯罪分子还将收藏协会和古玩商会发放的收藏证或会员证作为护身符,以其仅有买卖古玩的故意而非买卖枪支的故意作为辩解。
二、“小物流”成隐身符,快递逃过“实名”法眼。在国家加强对快递行业监管后,小型物流公司、小型货物代理公司成为犯罪分子“新宠”。部分小型物流公司依托文玩古董交易园区生存,为招揽生意提供不查验、不实名的违规服务。由于部分公司管理松散,未运用规范的物流信息录入系统,仅留存纸质记录,一旦纸质记录毁损,则难以溯源查找实际寄货人。
三、“互联网”成传音符,跨省轻松“云端”交易。犯罪分子通过文物收藏网络贩枪方式愈发隐蔽。犯罪分子在多个收藏论坛发布枪支局部照片配合暗语方式打广告,传播范围广、隐蔽性强,双方无接触式交易导致辨认指认、锁定罪犯的难度大大增加。犯罪分子还故意使用无服务器留存数据和可以阅后即焚的“蝙蝠”等聊天软件进行联络,并定期删除聊天和交易记录,导致末端扣缴枪支后再溯源上游卖家更为困难。此外,部分“二道贩子”通过多轮网络订单转卖后,再由枪支持有人直接发货给最终端,“中间商”仅负责传递信息,不实际接触交易物品,案发后即辩称未见过实物,导致枪支认定同一性成为难点。
对此,检察机关建议:一是物流管理部门对小型物流公司、小型货物代理公司加强监管,通过专项监督、日常监督,推动规范货物托运行为;二是加强文玩收藏类网络治理,对于收藏论坛、网站、组群等强化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监管责任;三是强化对收藏协会、古玩商会等行业组织的监管力度,提升行业组织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收藏爱好者的法制意识,推动古玩收藏市场的健康发展。(蒋佳邦 郭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