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年来,常熟市司法行政部门积极传承言子“弦歌之治”理念,将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城市精神和价值观相结合,发扬虞山琴派、印、书、画等特色优势,形成文化影响下德法并重的社会治理实践。
结合本地特色,精心布点。以“法治+体验”的方式,将虞山沿线言子旧宅、虞山法治之旅、翁同龢纪念馆、方塔廉政文化公园、常熟法治文化街、历史法治文化街、税收普法教育基地、法治驿站等串点成线,打造精品法治文化景观带,组织开展城市法治定向赛,充分彰显将传统文化、旅游国创与现代法治理念相融合的法治文化理念。
挖掘文化底蕴,延伸轴线。依托虞山派琴、印、书、画等特色优势,组织文化名人、传统文化艺术传承者、文艺工作室等开展法治文化作品创造。举办“印象·法治”全国篆刻名家作品邀请展暨常熟市法治篆刻优秀作品展,开展“虞山如画,悦读享法”宪法诵读等活动,传播法治精神,弘扬核心价值。汇聚文创产业集聚优势,在“南苏院”和“和庐文化”设立法治文创空间,参与创客小集等文创集市,集成法治文化产品研发、制作、传播市场化一线推进。
强调“三治合一”,提质扩面。注重“法治、德治、自治”三个层面,秉承“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原则,引导青少年、退休党员、社会组织等力量积极参与法治文化体验和法律服务实践活动。推广“有事好商量”、家庭文明诚信积分、楼道管家等自治制度,突出共建共治共享。深入开展援法议事活动,打造虞山星海援法议事厅、“幸福老墙门”等百姓说事点,激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及社区居民的法治满意度、获得感。马怡倩 陈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