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八十年代书家精英探寻展(45)储卫
2021-12-28 21:3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孙个秦  
1
听新闻


清隽秀拔 瘦硬通神

——储卫书法艺术初探

□ 孙个秦

  “书贵瘦硬方通神”,这是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的诗句,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书法审美命题。当然,对这一命题,后世有不同的看法,苏轼就和杜甫唱反调:“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其实,这两位前贤的论断都有其背景。杜甫生活的时代以肥为美,在书法上,有颜真卿的丰腴书风开一代新风,却也有苏灵芝之流的肥浊书风鱼目混珠,因此,杜甫针对时弊,提出“瘦硬通神”,意欲回到初唐的书风上去。到了宋代,书法家的个体意识觉醒,以苏轼为首的“尚意”书风倡导者意识到,不论是瘦还是腴,关键要写出自我之“意”,亦即独特的精神,那么,丰腴照样能通神。

行草 杜甫《客至》一首

  当代的书法百花齐放,成功的书法家总能选定自己的路线,创作出“通神”的书法作品。储卫就是以瘦硬书风而通神的。

行草 书论一则

  储卫是一名年轻的书法家,他对自己的书法定位很准,书法学习和创作的思路也比较清晰,所以成功得较早,其书法艺术的精神面貌也比较独特。概括起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行草 李白诗二首

  一、用笔爽劲,呈明净媚好之姿。我每看一幅书法作品,从微观方面论,首先看其用笔。用笔最能袒露心迹!一个人在书法上下了多少功夫、心性修养如何,这些消息都能从用笔上泄露出来,藏不了拙,掺不了假。看储卫老弟的用笔,我觉得心里很舒畅。储卫用笔,往往顺着笔势,切锋入纸,顺乎自然,不故作姿态;行笔调锋,婉转灵活,不鼓努为力,而力量蕴含其中;收笔多斩钉截铁,微露锋锷以耀其精神。考察储卫书法的线条边缘,光洁劲挺,几乎没有犹豫的地方,足见他下笔果断,胸有成竹。所以,我用“爽劲”二字来概括储卫的用笔特点。参看一下张旭对“如锥画沙”的顿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平地静,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而书之,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自兹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真草用笔,悉如画沙,点画净媚,则其道至矣。”回过头来再看储卫的书法用笔,劲险之势、明利之劲都把握得很好,也就无怪乎其点画呈现出净媚之姿了。

行草 东坡题跋一则

  二、体势紧峭,凛骨瘦神寒之意。用笔是造就书法体势的最核心的内驱,说白了,有什么样的笔法,就有什么样的体势,就好比武术中的发力方式和招式的关系。我们看沈尹默、于右任的书法,各有各的笔法,各有各的体势,假如用沈尹默的笔法去表现于右任的体势,你会感到描画过甚,苦不堪言;反之,用于右任的笔法去表现沈尹默的体势,也会感到大而无当,乏善可陈。储卫老弟追求瘦硬的、秀拔清隽的书风,用爽劲的用笔去塑造紧峭的体势,是最适宜不过的了。从总体上看,储卫书法的结字承初唐书风,字取纵势,修长挺拔。他有意减弱二王书法中的隶意,把横向的笔画缩短,撇捺大多处理得比较倾斜;把纵向的笔画适度拉长,而且将中轴线两边的点画纵向紧结,通过在体势上制造一定的紧张感来加大力量感,从而使其书法形成结字严谨、气息内敛、精神团聚的“骨瘦神寒”意象。书法创作做到“骨瘦”应不难,做到“神寒”却殊为不易。有独立的精神、凛冽的风骨、稳重的体态、沉静的气质,方可谓之“神寒”。李贺《唐儿歌》云:“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一个“重”字道出其中消息,非关用笔轻重,实是指用情用意的纯正。在这一点上,虽不能说储卫书法已经达到“骨瘦神寒”的境地,但已经初露端倪了。

行草 书论一则

  三、疏密有度,显擒纵开合之妙。走瘦硬一路的书法最怕拘谨,储卫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他善用疏密的手段,总是给字留下空间,让他的书法作品在点画紧结的同时又能够自由呼吸。比如他的行书《古贤诗抄》,“洛”字左右部首之间的上部有意空出整块的空间,上松下紧;“风”字中间草写的部分向右偏移,直接贴到右边的笔画上,给左边留下大片的空白;“岩”的下部“敢”,左边极度紧缩,右边大胆拓展,并由牵丝连带造成相对封闭的空间,耐人寻味。其次,他还选择少部分的字,用浓墨、湿笔甚至是涨墨,加重其分量,从而与上下左右的字形成疏密轻重的对比。第三,他时而不时地使用纵向的长笔画,一笔占用两个字或者三个字的空间,增加对空间的吞吐量。第四,有意强化少数横向的笔画以破纵势,如“古”的横画、“吾”的中间一横等。我们常说“瘦弱”,瘦的确易弱,储卫老弟在作品中,妙用擒纵的手段,善于在狭长的空间中造成开合之变,不动声色地使清隽的字体蕴含更大的张力。例如刚才提到的“岩”字,右下的反文放而复收、纵而复擒,瘦硬而神不弱;“陆浑”二字,“陆”左放右收,“浑”左收右放,自成跌宕之势。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说明储卫熟练地掌握了疏密对比和擒纵开合的技巧,并能有效运用到他的书法语言中去。

行草 东坡题跋一则

  四、刚柔并济,含婉丽清畅之韵。储卫老弟书法可贵的地方,还在于他较好地承载了帖学一派的韵味。他以瘦硬立骨,以爽劲取势,但同时又将既成的险峭意象柔化,在刚柔并济、相辅相成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在储卫癸巳年所作行草书作品《书论选抄》中,我看到了许多亮点。一方面,他用笔如昆刀切玉,风骨凛凛,且时时施以涨墨,在整幅作品中增添了大大小小的块面;另一方面,他有意强化对纵向长笔画的运用,并且多数略带弧形,如垂柳飘拂,摇曳生姿,再加上对“意”“无”“新”“而”“过”“思”“宋”“乃”“宫”等字圆转之笔的夸张,冲淡了切笔、方折及点画密布带来的紧张感,使人欣赏起来既带劲又舒适。储卫的书法胎息于怀仁集《圣教序》,他活学善用,没有把行草书写成俗气的“院体”,他把怀仁集《圣教序》一路的书法写得既硬朗又婉丽,既秀拔又清畅。由此可见,他对如何学古、如何出新是有自己的思考的,而且能够大胆地进行探索,充分体现了年轻书法家的用功和锐气!

隶书 周秦魏晋联

  欣赏储卫老弟的书法,也发现了一些瑕疵,比如点画的姿态很好,但厚度似乎还不够;纵向长笔画的运用有时多了些,降低了整幅作品的稳定性。当然,书法审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姑妄言之姑听之吧。

 

  【书家简介】

  储卫,1983年出生,江苏宿迁人。中国书协会员,江苏省青年书协理事,宿迁市青年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宿迁市教育书协副主席,宿豫区书协副主席,宿豫区十四届政协委员,东南大学艺术硕士。


隶书 地敞山深联


  【获奖入展】

  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

  全国首届“孙过庭奖”行草书作品展

  全国首届“王安石奖”书法作品展

  全国首届“乾元杯”书法作品展

  全国首届“陶渊明奖”书法作品展

  江苏省第十一届五星工程奖铜奖

  第二届“宿迁书法奖”获奖


标签:书法;书家;简介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