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小雪节气一到,寒潮和强冷空气将成为常客。为强身御寒,这个时候老苏州们就开启了“吃吃吃”模式,便有了腌菜、吃糍粑等传统习俗。近日,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南山社区里一派热闹景象,老苏州带着年轻人一起腌雪里蕻、烤红糖糍粑、煮养生粥,体验传统民俗。
腌雪里蕻 留住乡愁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老苏州陆全妹介绍,以前物资匮乏,冬天又很漫长,所以入冬前必须做好充足准备。“蔬菜经过腌制后,更容易保存,可以吃上一整个冬天,而且具有独特的色、香、味。”陆全妹说,以前到了小雪节气,家家户户都会腌雪里蕻。
每到小雪时节,雪里蕻、萝卜之类的蔬菜都长得很“肥美”,白洋湾地区的老苏州便会买来新鲜雪里蕻进行腌制。陆全妹说:“雪里蕻买回来,一定要先去除黄叶、脏叶,将根部切除,洗净后挂在绳子上晾晒一晚。要腌制出好吃的雪里蕻,关键要用盐揉捏充分,把菜汁揉出来。”只见陆全妹将盐均匀地洒在盆里,用力地揉搓着雪里蕻,渐渐地菜汁出来了,原本翠绿的雪里蕻叶逐渐变成深绿,散发出淡淡的菜香。随后,陆全妹将揉捏好的雪里蕻放进菜缸,仔细封存好。“半个月后就能出缸食用了,腌制好的雪里蕻可以炒毛豆、炒肉丝,这是我们老苏州喜欢的味道。”陆全妹说。
烤红糖糍粑 情暖邻里
糍粑也是小雪时节的美食,此时吃糍粑象征着丰收,也寓意着吉祥如意。“软软的糍粑蘸上红糖汁,含一口在嘴里,软糯香甜,这可是小雪节气必吃的甜点。”老苏州曹雪珍说,以前制作糍粑的工序很复杂,需要先将糯米蒸熟,然后把蒸熟的糯米放到石槽中用石锤捣成泥状,再制作成型。而现在,人们为了方便,直接在糯米粉中加入冷开水,然后揉成团搓成圆形,再放入锅中煎至金黄,最后淋上红糖汁,撒上黄豆粉即可食用。
曹雪珍告诉大家,制作时需要用手均匀地把糯米揉成拳头大小的糍粑团,每个糍粑隔一点距离放好,以免粘到一起。“我小时候在烧饭的时候,会将揉好的饭团直接放在柴堆里烤,边烧着火,边吃上一块热乎乎的脆糍粑,很是享受。”曹雪珍说。
大家一起从烤架上拿起热气腾腾的糍粑,淋上红糖汁,撒上黄豆粉。“咬上一口糍粑,夹杂着未完全融化的红糖粒,心里都甜滋滋的。”居民管玉英舔舔嘴角说。
煮养生粥 暖胃暖身
小雪节气后,气候干燥寒冷,要注意多吃一些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一碗热气腾腾的养生粥,不仅养胃暖身,还能为身体提供所需营养。
当天,老苏州戈千金、李桂金早早就来到了社区,将提前准备好的食材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后小火慢熬,最后加入枸杞继续熬煮,两个多小时后,热气腾腾的养生粥就出锅了。喝上一碗浓稠香甜的养生粥,每个人身上都暖暖的。沈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