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今年,南京江宁区秣陵街道殷巷社区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总结出乡村治理工作的特色经验。
小区大社会,每一个居民小区都是不同领域、各种类型人群的汇集,有着这样那样的情况、多多少少的摩擦,社区积极探索解决方式,建立“小区百姓说事点”。“说事点”充分发挥统筹引领、模范带头作用,突出“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找准民生需求,整合社区资源,统筹规划打造集学习交流、便民服务、文体活动、矛盾调解等功能于一体,再造居民小区熟人社会,荟萃小区文化,增进邻里和谐,精准管理服务,以延伸小区治理“最后一米”,最终实现党建引领“全覆盖”、居民诉求“速响应”、居民服务“零距离”。
让网络与网格叠加,让网格与网民互动。每名专职网格员均配备全要素网格通手机,通过App完成采集信息、报告情况和处置评价等各项工作,“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腿”,实实在在为群众提供移动式、一站式公共服务。在此基础上,依托区、街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和数字地理信息平台,网格员将相关问题线索精准推送给具体责任部门、责任人,确保了网格治理与网络信息工作的同频共振,真正实现“一人采集、各方应用、全网关联、联动处置”。
社区大力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探索总结了“三个六”工作法。一是突出“六必报”,为网格“赋能”。社区划分为40个综合网格,实现社会治理“一张网”,明确“公共设施损坏必报、发现新增违建必报、外来人员流动必报、重病住院必报、安全隐患必报、不稳定因素必报”的网格功能。二是突出“六必访”,让网格“全能”。按照社会治理综合网格“一格一员”标准,配备专职网格员队伍,网格员全部下沉一线,按照“低保对象必访、困难家庭必访、突发事件和突发户必访、失业人员必访、社区矫正人员必访、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必访”的工作要求对网格实行全方位巡查。三是突出“六必到”,为群众“解难”。明确“突发事件必到、邻里纠纷必到、发生刑事治安案件必到、居民家庭有变故必到、居民突发生活困难必到、群众利益冲突必到”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殷巷社区积极探索实践基层治理新道路,稳定阵地持续夯实筑牢,真正成为群众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幸福家园,传承和发展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
(陆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