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洪祥||家乡的回忆
2021-10-17 09:4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许洪祥  
1
听新闻

  家乡,对每个人来讲,往往是一种难以言状的描述,有清晰、有朦胧,有感恩、有歉疚,不管经历了多少年风雨和变迁,家乡,永远是心头那块最柔软的脉动!

  我的家乡兴化,钟灵毓秀、物产丰饶,文化厚重、文人代出。在我童年的记忆中,那是一片水乡泽国:河流纵横交错、鱼虾伸手可摸,渔夫泛舟水上、垛田菜花金黄,好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兴化的发展日新月异、地覆天翻,即便是昔日垛田的油菜花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变成了热门的旅游景点,令人生出诸多感慨!

  我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兴化度过的。记忆中我家是住在城里的北小街木匠巷11号,也可能是那条巷子里居住的木匠比较多的原因吧。“文革”中有一段时间木匠巷改称了四巷,不久又改了回来。家里有一个坐北朝南的四方小院子,院子的西北角有一口水井,每到夏天,母亲都买来西瓜或酥瓜扔到井里,经过井水浸泡过的瓜捞上来吃时,真叫透心凉。可惜前些年,我回家再寻这条承载着童年许多欢乐与记忆的小巷时,由于城市建设的原因已不复见,心中顿生无限惋惜与惆怅,这也许就是乡愁难忘的原因吧。童年印象中的木匠巷是东西向的,在北小街的西侧,可以直接通到一个叫海池的小河。河边不远就是我儿时就读的小学——兴化实验小学。据考,该校创办于1899年,初为昭阳书院,后为昭阳学堂,20世纪20年代改为昭阳小学,60年代初更名为实验小学。那时我从家到学校上学只需几分钟的时间,非常方便。小学班主任教语文,姓汪,方方的面庞,一头短发,很是端庄,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同学们都有点怕她。几十年过去了,小学的同学中也只有极个别老同学如袁开建还保持着联系,所有的印象都已随着时光逐渐淡去,但汪老师那慈祥的面容仍然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中学时期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往往有着重要且不可磨灭的影响。近六十年过去了,中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仍仿佛就在昨天。

  我就读的江苏省兴化中学,顾名思义是一所省立学校,这在当年一穷二白的苏北,称得上是一所颇有影响的学校。学校有一个很大的操场和一座漂亮的图书馆。每天放学后,我们都要在操场上活动一会儿,一来是放松一下一天的疲惫,二来是与要好的同学聊天散心。初中时的老同学张强,前些年我们在南京还见过,分别四十多年,相见分外高兴。至于那座不大而精致的学校图书馆,则是我第一节图画课的写生对象。至今还记得美术老师给我们讲的黑灰白、近大远小的素描要求。使我那时即对绘画有了朦胧的喜爱,退休之后,竟成了重要的爱好之一。

  我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读初中的,那时还是中苏友好时期,考入初中的学生分甲乙丙丁四个班,有三个班学习英语,唯有甲班是选一些学生学习俄语,我有幸分在了甲班。教我们俄语的老师至今还记得他的名字——盛锁章,好像是金坛、丹阳一带人。他教的俄语,准确而生动,特别是俄语较难发的一个卷舌音,一直帮我们反复练习,直到我们学会,至今印象很深。参加工作后,单位有一次接待俄罗斯新闻文化代表团,为了营造气氛,我不仅用上了“达瓦利西—哈拉哨”一些简单的俄文用语,还当场用俄语演唱了一首《东方红》,使在座的外宾大为惊讶,他们怎么也没有料到,那个时候中国的一个省级新闻单位,竟有人会用简单的俄语与他们同欢。那时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少年时期学习的东西,竟是那样记得长久。

  读高中时,教我们语文的姜葆老师,是一位严格而又慈祥的班主任。他清癯的脸盘,白皙的皮肤,瘦长的身材,炯炯有神的双眼,讲课张弛有度、如春风化雨,课下指导班务活动思路清晰、井然有序。在那段难忘的学习时光中,包括音乐老师王音红、老班长杨克炎和老同学智俊斌等,对青少年时期的我,都给予了很多热情的帮助和影响。至今对他们都怀有深深的敬意。

  家乡兴化县城虽然不太大,但是有一些记忆却是挥之不去的。鼎鼎有名的四牌楼,就立在一条不宽的小街中间,牌楼内侧挂满了名人匾额。小时候,每次经过牌楼,我都仰着头看它,想从中找出我喜爱的东西。离四牌楼不远,有一家小食品店,每次走过那儿,我都称肚子饿了,母亲总要给我买一只五角星形状的“金刚脐”填饥,长此以往,“金刚脐”竟成为我“舌尖上家乡”的终身记忆。若干年后,有一次与家乡老同学偶然说起,不久,他居然寄来了一大包“金刚脐”,勾起我许多儿时的美好回忆。难怪人们说,家乡不仅是生你的地方,更是养你、育你的摇篮,走得再远、再久,也忘不了家乡的山水、家乡的美食、家乡的亲友和家乡的情怀!

  每次回家乡,心情总是复杂的。又高兴、又胆怯。高兴的是,回乡后会看到许多亲朋好友,可以开怀畅叙;胆怯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自己为家乡做的贡献太少,羞于见家乡父老,真是“近乡情更怯”。离开家乡这么多年,算起来正式回去不超过四次。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省文化厅工作,随当时的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潘震宙厅长从南京出差盐城,中午时分,车子快到兴化时,潘部长问我到什么地方用午餐,我想了一下说,要么在高邮,要么在盐城。他问我为什么,我说,时间和地方比较合适。他笑着说,你怎么算的,最合适的地方是在兴化用午餐。随行的办公室负责同志随即通知了兴化有关方面。用餐时,潘部长才知道我是兴化人,他笑道,怪不得洪祥不考虑在兴化用午餐,原来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原因。2019年4月,我退下来后又回了一趟家乡,家乡父老的盛情难以用言语表达。看到家乡几十年来的巨大变化,我既惊喜、又感慨!归来路上,我脑海中不觉涌出如下诗行:“怯怯回乡路,苗青菜花黄。水杉云霄耸,白鹭柳岸忙。石道牌楼秀,板桥衙竹长。欲寻儿时径,唯见绿千行。”

  自16岁离开家乡,52个春秋匆匆而逝。家乡永远留在我美好的记忆中!

  许洪祥,江苏兴化人。新华日报社原社长、党委书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原董事长,江苏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主任。

标签:兴化;家乡;同学
责编:管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