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青年篆刻名家雅集”在昆山阳澄湖畔开幕
2021-10-16 21:56: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写意江南,大雅巴城。2021年10月15日上午,由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巴城镇人民政府、昆山市文联主办,昆山市书法家协会 、巴城镇书法协会、亭林印社承办,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为支持单位的“写意江南 大雅巴城——‘观念之相’当代中青年篆刻名家雅集”,在环境幽雅的巴城镇“小桃源”举行开幕式。

  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秘书长、西泠印社理事朱培尔,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理事许雄志,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彦湖,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戴武、魏杰、陈靖,西泠印社社员何连海、何国门,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鲁大东,江苏省青年书协理事霍正斌等参展作者;以及著名作家杨守松,河南省书协副主席、《书法导报》副总编孟会祥,江苏省青年书协主席李双阳,《美术报》首席记者蔡树农,《书法报》编辑部主任张波,墨池艺术总监冯错,昆山市书协名誉主席俞建良,昆山市书协主席王金春,昆山市书协副主席王清、陈凤珍等150余人出席活动。

  昆山市文联主席王豪致辞。他表示,本次篆刻名家雅集在元代顾阿英玉山雅集的昆曲小镇巴城举行,这既是一次有意义的纪念,更是一次展望未来的盛会。大家共襄书法艺术发展,共享亭林印社篆刻作品,以作品展览、学术交流等方式开展活动,更能领会理解汉字文化以及篆刻艺术的崇高境界和深广的哲学情理。

  巴城镇党委委员翟杰致欢迎辞。他表示,巴城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书法),近年来,先后举办、承办了江苏省第十一届新人书法篆刻作品展、“昆曲墨韵”北京大学·昆山巴城书法篆刻作品展等各类篆刻活动超20场次,并开设“学术理论与书法篆刻创作实验班”等培训,为巴城篆刻艺术传承营造浓郁氛围。下阶段,巴城将进一步深挖特色文化资源,对标“江南文化”,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交流理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巴城篆刻创作水平不断提高。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理事黄惇,江苏省书协副主席、苏州市书协主席王伟林,著名书法家陆家衡,从不同角度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西泠印社副社长、著名篆刻家韩天衡通过语音方式向展览表示了祝贺。

  巴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元末昆山阳澄湖畔,玉山草堂主人顾瑛的乡邻朱珪被名流张雨、杨维桢赞为“方寸铁”,是文人篆刻的早期名家。明代,昆山印人归昌世、王梧林被承清馆主人张灏称为可与苏州印家文彭“鼎足而立”。如今,拥有中国民间艺术(书法)特色乡镇、中国书协书法创作基地两张名片的巴城,从当代中青年篆刻名家中邀请刘彦湖、王丹、戴武、朱培尔、许雄志、陈大中、魏杰、尹海⻰、何连海、霍正斌、鲁大东、何国⻔、陈靖等13位具有独特观念和鲜明风格者,以玉山雅集和昆曲为主题,每人完成一方篆刻和一幅书法作品,并通过印屏、文章和视频,共同阐释“观念之相”的展览主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擦亮巴城“昆曲小镇”和“书法之乡”的金字名片。

  展览地点“小桃源”在昆山西郊阳澄湖畔,正是元末顾瑛玉山草堂雅集旧址。顾瑛的园林初名小桃源,扩建后更名玉山佳处。杨维桢《小桃源记》称此地“清绝如在壶天,四时花木,晏温常如二三月时,殆不似人间世也”。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恺根据此地块原有的河流、树木、屋舍加以改造,复建“小桃源”及其中景点拜石坛、寒翠所、可诗斋、来龟轩、芝云堂等,名称一仍其旧。在这里举办篆刻展览,接续了650年前的篆刻历史,堪称一段难得的机缘。

  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展览,从展览主题的确定、创作内容的选择、艺术家的邀请到展品装裱、展厅设计、环境布置都精益求精、凸显特色,滚动播放的视频和篆刻体验活动也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来宾指出,这次展览规模虽不大,但是选择了一批观念求新、风格鲜明的篆刻名家参展,共同探寻当代篆刻创新发展的各种路径,特别有意义,特别有启发价值。也有人说,这是继世纪之初的流行印风展以后,十几年来篆刻界最彰显个性探索的群体展览。

  当天下午,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著名印学史专家黄惇先生进行了题为《“印从书出”“印外求印”两论与篆刻创作》的学术讲座,与会篆刻家们还围绕当代印学观念与创作展开了研讨。同时,配套活动“方寸气象——亭林印社社员篆刻展”也在“小桃源”举行。“亭林印社—巴城镇中心小学校青少年篆刻实践教育基地”揭牌成立。活动现场,巴城中心小学篆刻班小朋友在现场进行了篆刻实践互动。本次展览至10月26日结束。

  此次受邀的中青年篆刻名家,展示了治印、书法及篆刻艺术创作理念。此次展览无论是创作的内容的选择、印章的取材、刻印的手法,或是是装帧展陈,都能明显感受到强烈的创新实践和独特的风格特征。立体式、全方位呈现了当代中青年篆刻领军人物的创作理念、创作技艺及创作风格,是一场引领篆刻风向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展览。

标签:篆刻;书协;江苏省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