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苏农”见证他们的足迹
2021-10-16 17:0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王慧骐  
1
听新闻

  1992年经当时的国家教委批准组建的扬州大学,其校本部大楼就建在原苏农的地面上。苏北农学院的名称起于1952年,迄于1971年。一度因南京农学院迁来扬州,与苏农合并而更名为江苏农学院。1979年南京农学院重归金陵,而江苏农学院的名称则一直保留到扬州大学组建时。

  知道苏北农学院的历史并亲自参与其建设和发展的一辈人,大都已渐行渐远,走进了烟云深处。但他们的子孙还在,那一代人身上和时代紧密相连的勤勉作风与治学精神,无疑对后代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的这篇小文拟说几位曾经苏农的老人和他们的子嗣,试图从一个小的切面探寻两代人之间某种相似的精神追求。

  其一:2020年5月以95岁高龄辞世的邱声文先生。邱先生是1955年初从重庆西南财校毕业后被分到苏北农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工作的,至1988年退休,一直从事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程的教学。其间编写过《政治经济学问题解答》《经济理论和方针政策问题解答》等专著。了不起的是,就在邱先生去世前的一个月,广陵书社为他出版了仿“楚辞”笔法写就的一部长达两千八百一十六行的辞赋集《中华历史纪要歌》。一个早年曾就读于川大历史系的学子(邱先生读了两个大学),以这样一部富有特色的释史书,为世人留下他生命的绝唱。邱先生育有二子一女,分别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其中次子邱志远1982年考入税务系统,已有了近四十年的从业资历。多年来他在扬州所辖区县为上万名纳税人进行过200多场普法讲座,主持设计了“个人所得税自助申报软件”“自然人税收定制微网站”“自然人纳税信用管理平台”等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工作创新项目。针对国家个税征管模式的重大转变,他特地为需要打理个税涉税事宜的纳税人写了一本普及性的小册子,书名叫作《个人所得税一点通》,新近已由中国税务出版社出版。邱志远有着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这本书写得饶有趣味,并配有若干幽默的漫画,原本枯燥的税法知识在他笔下变得简洁明了,一看就懂。

(邱志远著)

  其二:刘建遂先生,原苏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教授生理解剖;其妻张万鑫,同在畜牧兽医系教授饲料营养。他们二位乃青梅竹马。张万鑫于1953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次年至苏农任教;刘建遂从部队转业后也来到苏农,两人在这儿喜结连理。夫妻同在一个系,同进同出,教书育人,不光编写教材,还有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刘建遂先生2017年离世,享年87岁;张万鑫女士2019年离世,享年90岁。他们也生有二子一女,长子名张庆(随母姓),在扬州文坛小有名气。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读于扬州师院夜大中文专业,后一直在企业从事经营管理。2009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兼搞摄影。有相当数量的诗或散文诗在各地报刊发表,并获得多个奖项。2015年在扬州市文联的支持下由文汇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摄影/散文诗集《古城情思》。颇具意境的散文诗配上他视角独特、且大都取景于扬州的摄影作品,让读者一下子记住了他的名字。这一年他加入了省作家协会,写作状态也愈来愈好。退休后他更是放开了手脚,每天骑着部电动车,背着相机,走街串巷,为多个自媒体平台拍摄并撰写描述扬州风情的纪实散文,在公众号发布后收获较大的阅读量,赢得广泛好评。

(张庆著)  

   其三:毕业于原国立中央大学(即今南京大学)飞机发动机专业的王荣先生,1950年分配至苏北行署农林科任技术员;1952年苏北农学院建院时调来筹组农业机械系,并任该系第一任系主任。后几年农机系撤消,保留农机教研室,划入农学系。扬州大学成立后,农机教研室转至扬大旗下的工学院。王荣先生一生主要从事农业机械(包括拖拉机)和植物保护机械的教学、设计与科研,在不同的年代主持过多项省部级的科研项目,设计出了一批受到各地农村或农场欢迎的农业机械,多次获得农业部、国家科委等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江苏省科技成果金质奖。还编写出版过多部个人专著,为学术界一致认可的是他的“植保机械三部曲”,即1978年由农业出版社出版的37万字的《植保器械》(1988年又出了修订版)、1990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50万字的《植保机械学》和2002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71万字的《植保机械理论与设计》。王荣先生因病于2010年去世,享年92岁。王荣先生有二子三女,次子王慧骏是国家恢复律师制度后的第一批执业律师。曾获得过“扬州十佳律师”“扬州知名律师”称号。有论文获国家司法部全国律师专业论文金獬奖、江苏省律师优秀论文奖。王慧骏青年时代即热爱文学,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便在国内一些文学刊物上发表小说和诗歌若干。凭借他对法律业务和社会各类人物的熟悉与掌握,这些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废寝忘食,勤奋创作,业已出版了法制题材中篇小说集《为你辩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长篇纪实小说《为你活着》(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12月版)、22集电视连续剧《维权使者》(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10月版)。这三部作品出版后评论界都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北京、上海和南京的有关报刊都适时发表了有关书评。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周根红先生在《现代快报》上撰文指出,有着56万字篇幅的《维权使者》在谋篇布局上采用全新表现手法,每集展开两个案件,皆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不仅涉及到公民的健康权、肖像权、继承权、婚姻自由权、抚养权、著作权,还涉及到可能为人们所忽略的隐私权、人格尊严等各项权利。全剧波澜起伏,环环相扣,各类案件呈现的多样性与趣味性,夹杂着社会各阶层不同人的命运遭遇、个性色彩、行为模式,真可谓千姿百态,精彩纷呈。

  (王慧骏著)

   ……三个“老苏农”的子弟自觉或不自觉地走了一条他们的父辈曾经走过的路。他们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生活对专业的理解与认识,以文字的形式留在了这个世界。所以把他们放在一起来说,是因为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背景,那就是他们从小在这儿出生,在这儿长大,“老苏农”的院墙和河道可以见证他们的童年和少年。他们为“老苏农”赢得了荣光,当然也为自己的历史写下了精彩的篇章。

                                                                2021年9月17日凌晨于盱眙天泉湖畔

标签:江苏农学院;扬州大学
责编:管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