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镇黎里的洋泾浜天主堂
2021-09-11 09:3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李海珉  
1
听新闻

  苏州市吴江区的黎里镇九南街有一座天主堂,始建于光绪二十九(1903)年,原是上海教区一个总铎区,后来归属苏州。这个天主堂相当特别,中式为主,西式为辅,当地民众都叫它是“洋泾浜天主堂”。洋泾浜是上海一条河浜,位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之间,后来填成一条马路,就是今天的延安东路,怎么弄到黎里来了?原来居住在洋泾浜的上海人说起英语来,不讲语法,不中不西,成为一种怪怪的英语。九南街天主堂正是一座奇怪的教堂,中不中西不西的,于是黎里老百姓就在天主堂前面加上“洋泾浜”一语来形容。

  据《黎里镇志》记载及老前辈口耳相传,光绪二十四年(1898),上海法国籍主教姚宗李派了几位中国籍教徒前来黎里传教。内中4名修女,善于编织,带来多种花色图纸,照着图上花纹教这里的家庭主妇编织毛衣,很受欢迎。五年过去,姚宗李决定建设教堂正式传教,他派另一位法国教徒姚宗周到黎里,在青龙桥西南购置一块地皮,四围都是废弃的花园,当中一座佛寺。1903年春,姚宗周因陋就简,将那座佛寺改作天主堂礼拜大厅,为适合做礼拜,在佛寺北面增建一个圣所,即弥撒间,里面建个祭台,安置圣母玛丽雅和耶稣圣像。再在大厅周边建造生活起居楼、会客室与食堂,又利用原地形地貌,拾掇出了一个小花园。

  这个洋泾浜天主堂,礼拜大厅面阔三间计12米,进深20米,高11.5米,坐北朝南,是最有体量的主体建筑。正门上方,一块“若瑟堂”篆体书法匾额,左下角钤有一方印章,左右两边的石柱上凿了一副“惟有一元开造化,从无二上可钦崇”楹联。正前方三座花岗岩台阶,七级石阶高1.25米,台阶两旁两棵龙槐(倒垂的槐树),庭院正南保留一个简易砖刻门楼。礼拜厅的屋脊中央,增塑“愈显主荣”四字,正中镶嵌一个“十”字,其他建筑设施原封不动,就连屋脊上的龙首都保存下来。汉民族自视为龙的传人,龙当然是至尊吉祥圣物。而天主教《圣经》里,龙是魔鬼,但是黎里的天主教徒保留了两颗龙首。

  我国各地都有天主堂,形制多为罗马式与哥特式建筑,尽管或多或少有所汉化,称为中西合璧,充其量是在西方建筑总体格局下,增加一定汉化元素。黎里天主堂礼拜大厅应当说是非常独特的,中式建筑为主体,辅以西洋形式。

  除利用原中式建筑外,天主堂礼拜大厅内特意增加的汉化元素不少,且看,礼拜大厅内,挂出的五副楹联:

  前柱楹联:元圣尊荣,往古来今,无如救主;声灵赫濯,上天下地,惟有义名。

  中柱楹联:家乃圣者,品乃贞者,垂型立表;鼚乎鼓之,轩乎舞之,蹈德咏仁。

  后柱楹联:祜干萌生机,三圣合家光宇宙;慈云遮下土,七楹宝柱丽天庭。

  大厅挂联一:圣德超群,宇宙乾坤仰兹三圣;家庭聚乐,古今中外只此一家。

  大厅挂联二:祭神祭祀,发至慈大慈天主;希圣希贤,以诚爱永爱世人。

  礼拜大厅内还有六块匾额,一律按照中国古代习惯自右至左安排文字,匾额左下方还钤有印章:

  大厅正前方:童贞之洁获大厅正后方:家居之光荣

  大厅东间前方:工人楷模大厅东间后方:义人表率

  大厅西间前方:圣家之长大厅西间后方:圣母净配

  匾额、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黎里天主堂匾额与对联的用词以及用典,多数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习见的,不仅有儒家的,也有佛道二教的。

  黎里天主堂是吴江最早的教堂,属于吴江本堂,全名大圣若瑟本堂,管辖吴江境内的同里、盛泽、平望、芦墟、金家坝六个分堂,解放初期,拥有教徒1000余人,其中黎里教徒最多,有300多人。

  1926年,上海人沈初鸣(1899-1974),圣名依纳爵,来黎里当神父。沈初鸣1918年毕业于上海徐家汇神哲学院,升神父后派往池州主持城外天主堂,1926年调任黎里天主堂。一到黎里,沈神父就积极为当地教徒办实事。最受欢迎的是他创办“有原小学”,共设一至四四个年级,分男女两个班级,人数约80人,主要招收教民子女,兼收贫家子弟。有原小学当时称为洋学堂,有正式教课书,语文、数学之外,又设立体育、音乐和图画等科目,课余时间排演话剧,组织学生远足踏青。沈神父专门为学生设计校服,男学生是士林布长衫,女学生黑裙配唐装白衬衫,每人脚登白跑鞋。1934年,沈初鸣调任昆山鹿苑天主堂任本堂神父,仍旧兼任有原小学校长,继续致力于爱国爱教的教育,普及近代科学文化知识,注重锻炼学生的体魄,直到抗日战争后期被迫停办。20来年时间里,有原小学为黎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至今黎里七八十岁的老人,不少就是在有原小学接受的启蒙教育。

  黎里天主堂,产生于中西文明激烈碰撞的年代,不仅有建筑的中西合璧,更有文化的中西交融。天主教礼仪规定,与中国旧式礼仪大有不同,天主教入乡随俗,允许教徒在家按照旧式礼仪祭祀祖宗,包括行跪拜之礼。我国传统,下级拜见上级时要下跪,退席时要倒退行走,天主教允许教徒实行此类中国礼仪。天主教规定,男的16岁,女的14岁可以结婚,比新中国婚姻法规定早了好几年,天主教充分尊重婚姻法,规定教徒们必须先拿到结婚证书,才可进教堂由神父主持结婚仪式。

  黎里天主堂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教堂设施逐步归还,经过整修,于1983年12月,天主堂举行复堂典礼。1984年,吴江成立天主教爱国会,举行第一届代表会议,黎里设立天主教堂堂务委员会。1999年12月22日,吴江市天主教爱国会举行第二届代表会议,爱国会领导改选,黎里天主堂本堂神父陆学迪当选爱国会主任。这座洋泾浜天主堂逐步走上正轨,为地方宗教事业作出相当贡献。1985年至今,先后担任黎里天主堂本堂神父的有:姚继周、钱润生、季盈声、陆学迪、朱斌杰、戴学峰,修女主要有:金璋、蔡净、金红珍、周珍妮、唐敏、金珍珠、周昭妹、徐月琴等。2015年,神父戴学锋在黎里古保委和吴江区宗教局支持下,对天主堂作出进一步的修缮和复建,由2.5亩扩大到5.5亩,新辟办公区、司铎小院、玫瑰走廊和停车场。司铎小院值得一说,院北二楼为司铎休息室,楼下是司铎办公室、会客厅,院南辟有荷花池及汉白玉圣母雕像。

  如今的黎里古镇,道教、佛教、天主教及耶苏教,多教汇聚,兼容并包,是吴江绝无仅有的一处神仙居住的宝地。

  

标签:天主堂;大厅;神父
责编:管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