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读史】是“八国联军”还是“十一国联军”?
2021-09-07 10:20: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束有春  
1
听新闻

  《清史稿•德宗本纪》记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秋七月,“丁巳,外兵陷通州。命刚毅帮办武卫军事。己未,德、奥、美、法、英、义(即意大利)、日、俄八国联兵陷京师。庚申,上(即光绪帝)奉皇太后如太原,行在贯市。壬戌,次怀来。”

  这段文字记载的历史背景与“义和团”开展的“扶清灭洋”农民运动兴起有关。

  义和团又称“义和拳”,但在清朝统治者的眼里,义和团的人又常被称为“拳匪”“拳乱”,《清史稿》中随处可见。义和团原是长期流行在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民间秘密会社,它利用设立神坛、画符请神等神秘手段来秘密聚众,宣称可以教授信众“刀枪不入”法,实为清朝末年在中国封建社会最底层出现的一股民间武装力量。随着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战败,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更加嚣张,因划分在华势力范围而引起的中国政府与列强之间的矛盾、民间社会力量与外来强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加之自然灾害不断,社会真正到了民不聊生、水深火热的程度。到了光绪二十六年的春季,直隶一带成千上万习练义和拳并号称是“义和团”的农民在呐喊声中,不断纵火烧毁西方教堂和教徒房屋,给西方列强在华的嚣张气焰以沉重打击。

  在清政府朝廷大臣中,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载漪等人就“信其术”,相信义和团的能力,于是“言于太后,谓为义民”。他们在向慈禧太后灌输一种信息:义和团的人都是“义民”,这股力量是向着清政府的,可以在关键时刻“纵令入京师”以帮助朝廷。光绪二十六年夏四月庚寅日,朝廷允许“义和拳入京师”。

  义和团在经过天津时,先是将天津租界搅得人仰马翻,又“焚毁保定铁路”;五月癸卯日,又“毁琉璃河、长辛店车站局厂”。到了乙卯日,义和团干了一件更大的事,在北京永定门外,“拳匪杀日本使馆书记杉山彬”。进入北京城后,又出现“拳匪扰五城,坊市流血”、“拳匪焚正阳门城楼,闾市灰烬”等的现象,眼看这支民间乡勇力量进入北京城后,确实存在纪律不严明现象而容易失控,清廷到了五月庚申日,下诏让大臣刚毅、董福祥二人负责对义和团人员进行筛选和整顿,只招募那些“拳民精壮者成军,自余遣散”。清政府在与西方列强的较量中,既希望借助义和团的民间力量来与列强抗衡,又害怕他们乱来,所以就进行战时“整编”,让精壮的义和团成员组成一支地方力量,参加到政府行动中来。面对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朝廷又“诏各省以兵入卫”来“勤王”,以保卫皇城北京。

  清廷在要不要引进义和团力量与列强抗争问题上,一开始就存在两种意见,慈禧太后曾“连召王大臣等入见,咨众论”。当时,“持战议甚坚”者以载漪为首,且人数多;持反对者有吏部侍郎许景澄、太常寺卿袁昶二人,他们认为:“衅不可开,杀使臣,悖公法”,二人“辞殊切直”。但这二人在联军攻入北京后就被处死了。

  清朝政府与西方列强交锋的直接导火索是在光绪二十六年的五月甲子日(1900年6月20日)发生的一件事情:“拳匪戕德使克林德于崇文门内”,即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被义和团的人给打死了,这成了列强们联军发动战争的借口。关于这个克林德之死,也有认为是被清兵伏击身亡的,但《清史稿》是将责任归到了“拳匪”头上。到了第二天即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皇帝的名义下诏:“中外衅启,饬战备”,全国做好向西方列强开战的准备。

  据有关资料反映,清朝政府在向盘踞在中国的列强宣战时,也曾悬赏捕杀洋人,规定“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义和团及朝廷军队围攻各国在北京的使馆时,使馆区内被围人数约3000人,其中约有2000 为寻求保护的中国人。各国组织联军,准备以武力解救使馆的同时,各使馆筑起防御工事,由英国公使窦纳乐负责指挥抵抗,事件最终演变为国际军事冲突。

  光绪二十六年秋七月丁巳日,“外兵陷通州”,此时应该是阳历的1900年8月14日,列强联军已经打到北京城外了;经两天的激战,到8月15日逐步攻占了北京各城门,随即与清军在京城展开巷战。1900年8月16日晚,联军已基本占领北京全城。庚申日,“上奉皇太后如太原,行在贯市……”光绪皇帝陪着慈禧,与皇室成员一道,在北京陷落后仓皇逃离,第一站是太原,最后一直逃到西安。

  本文重点不在完全理清那场战争的前后经过,而是要重点探究当时西方列强的联军沿途攻打天津、北京等地时,究竟是“八国联兵”(又曰“八国联军”)还是“十一国联军”?亦或是“十二国联军”?这个问题也是笔者在读史过程中从《清史稿》中发现的。

  在这场战斗中,中方的关键人物虽然公开对外是光绪皇帝,而实际掌控朝廷大权的仍然是那位继续“垂簾听政”的慈禧太后。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后妃列传》中的“孝钦显皇后”即是“慈禧太后”。在慈禧太后传记内容中有这样的记载,值得引起我们深思——

  光绪“二十六年,义和拳事起。载漪等信其术,言于太后,谓为义民,纵令入京师,击杀德意志使者克林德及日本使馆书记,围使馆。德意志、澳大利亚、比利时、日斯巴尼亚(即西班牙)、美利坚(即美国)、法兰西(即法国)、英吉利(即英国)、义大利(即意大利)、日本、和兰(即荷兰)、俄罗斯十国之师来侵。七月,逼京师。太后率上(即光绪皇帝)出自德胜门,道宣化、大同。八月,驻太原。九月,至西安。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总督李鸿章与各国议和。”

  这段记载同本文开头引用的《清史稿》光绪皇帝“本纪”中的记载大致一样,西方列强“联兵”打进北京城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离京逃跑,朝廷的事情由奕劻和李鸿章两个人出面与联军各国进行“议和”。

  但在这段记载中,掰着指头数一数,也明明是出现了十一个国家名称,但《清史稿》却用“十国”来收括,显然是为史者的“不识数”而留下了硬伤。从这一条记载看,当时是“十一国”联军侵占北京,而不只是“十国”,当然更不是“八国”。

  同一部《清史稿》,就1900年这场由列强组成的联军在中国土地上与中国人进行的战争,其联军国家的名称和数量却出现了“两个版本”,我们不妨先将这两个版本比较一下。

  “八国”说出自《清史稿》清德宗光绪皇帝的“本纪”中,其中有“奥国”但没有“澳国”;“十一国”说出自《清史稿》慈禧太后的“后妃列传”中,其中有“澳国”但没有“奥国”,并且出现了比利时、荷兰、西班牙。

  在现代人们的一些文章中,经常出现“八国”“十一国”两种说法,但两种说法所指的国家又不完全相同。我国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及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一直是持“八国联军”说,笔者从小学到大学都接受的这种教育。就国人的认知程度而言,也是只知道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而不知道是“十一国联军”或“十二国联军”侵略中国。

  问题主要出现在两方面。

  一是对“奥国”与“澳大利亚”的理解是否存在混淆问题。

  传统意义上,“奥国”是指“奥匈帝国”。奥匈帝国是1867年至1918年间在中欧存在的一个“二元君主国”,即由奥地利和匈牙利两个国家组成,但两个国家的领导人只有一个。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奥匈帝国解体而分为现在的奥地利和匈牙利两个国家。这个奥匈帝国当时作为“联军”之一加入到了侵略中国的行列。但问题是,在《清史稿•后妃列传》中却没有出现“奥国”即奥匈国字样,直接出现了“澳大利亚”国。

  是不将此“奥”混淆为彼“澳”了?亦或反之?回答是没有的事。我们如果将两个版本所涉及的国家综合起来考虑,庚子年即1900年联合侵略中国的列强应该是十二个国家!它们分别是:德意志、澳大利亚、比利时、日斯巴尼亚(即西班牙)、美利坚(即美国)、法兰西(即法国)、英吉利(即英国)、义大利(即意大利)、日本、和兰(即荷兰)、俄罗斯、奥(匈)。这十二个国家都出现在了《清史稿》中。

  但是,我们从1901年辛丑年的西方列强逼迫中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来看,当时在条约上签字的有十一个国家。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秋七月戊子日即1901年9月7日上午,“全权大臣奕劻、李鸿章与十一国公使议订和约十二款成”。《清史稿》德宗光绪皇帝“本纪”中明确记载着。奕劻、李鸿章代表清朝政府,在北京与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十一国公使在《最后议定书》(即《辛丑条约》)上签字,共12款19个附件。

  在这个丧权辱国、极不平等的《辛丑条约》中,列强十一国要求清政府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4亿5千万两白银来赔偿他们,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按0.4%的年息来还,这样一来,连本带息约9.8223亿两白银,要求清政府分39年还清。中国当时的人口大约45000多万人,每个中国人被列强们摊派上了大约一两银子。由于这件事是因1900年即农历“庚子年”发生的双方交战事件而起,所以这笔赔款在历史上又被称为“庚子赔款”。

  今年是1901年签订的丧权辱国《辛丑条约》120周年,今天的我们一定要将“庚子赔款”与“辛丑条约”结合在一起来记住这段历史,知道它们虽是两个历史概念,但实质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我们只有铭记中华民族的这一段屈辱史,才能不断激发起一代一代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二是对澳大利亚有没有派军队加入“联军”来侵略中国这一问题的认识。回答这一问题最简单的依据就是《清史稿》中的表述,“澳大得亚”国家的名字赫然列在“来侵”之师的名单中。

  1788年至1900年,澳大利亚曾是英国的殖民地。1900年列强军队联合侵华期间,澳大利亚已经派出许多士兵作为英军来参战了。当时澳大利亚地盘上共有六个英国殖民地,也是在1900年,全部六个殖民地的居民举行了全民公决,用投票方式决定是否把六个殖民地统一成为一个联邦国家,投票结果是要统一,最终建立一个单一的澳大利亚联邦政权。1900年的7月,英国议会通过了“澳大利亚联邦宪法”等文件,承认了澳大利亚的独立。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原先的六个英国殖民区改为六个州,统一成为联邦,正式成立澳大利亚联邦。在这过程中,澳大利亚早已开始组织属于自己的军队向中国进发,要来与西方列强一道,共同分中国这块大肥肉一杯羹。在前期已经派人加入英军侵略中国的基础上,他们的军队来到中国后,又以独立国家的身份继续从事侵略掠夺行为。由于路途遥远,澳大利亚的军队到达中国时,大的战事已经结束,中国的繁华富庶之地的物产已被其他列强抢劫殆尽,他们就开始抢掠中国老百姓家中的字画等。至今,在悉尼皇家澳大利亚海军戈登岛造船厂正门处,还摆放着一尊古老的铜炮,这尊铜炮是由西班牙人1595年制造,当时是作为献给中国明朝皇帝的礼物而送到北京的;传至清代,最后在1901年辛丑年被澳大利亚军队掠走了。澳大利亚士兵到达中国后,由于是新独立的国家,被派上了专门监斩义和团人员的任务,不知有多少被俘的义和团团民倒在了他们的屠刀下。

  澳大利亚是当年外国列强“联军”中的一员,也曾犯下过侵略中国的罪行,尽管他们没有权利在《辛丑条约》上签字,没有能在中国捞到更多的油水,但澳大利亚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侵略过中国的历史史实是不应该被抹去或忘记的。

  由于1900年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的命令是由光绪皇帝下的,在《辛丑条约》签订后的这一年十一月庚寅日,“上(光绪皇帝)奉皇太后至自西安”、回到北京后,“上仍居瀛台养疴”,光绪皇帝继续被慈禧太后软禁了起来。

  《清史稿》是由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的赵尔巽主持编撰的。赵尔巽曾历任安徽、陕西各省按察使,又任甘肃、新疆、山西布政使,后任湖南巡抚、民部尚书、天京将军、江西总督、四川总督等职。清宣统三年(1911年)任东三省总督。中华民国成立后,曾任奉天都督,不久便辞职。民国三年(1914年),赵尔巽任清史馆总裁,主编《清史稿》。当时参加编纂的有一百多人。1914年至1927年大致完稿,历时十四年。1928年出书,当时共印一千一百部。我们今天能够读到的《清史稿》就是当时的内容。

  笔者之所以要将《清史稿》的来龙去脉情况提一下,意在表明:发生在1900年的那场西方列强与清朝军队及义和团之间的战争,在《清史稿》中就有两种表述,一个是“八国”,一个是“十一国”;而在《辛丑条约》上签字画押的又是“联军”的十一国。按照常理,用“十一国联军”的表述有两个依据,一是《清史稿》,二是《辛丑条约》,我们应该在历史教科书中写明是“十一国联军”侵犯中国,尽管有的小国家可能是在军队中“扛旗打伞”的,但只要在《辛丑条约》上签字画押并剥削中国人民血汗的,都应该毫无疑问地要算进去。

  是什么时候让我们的国人只记住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而不是“十一国联军”侵略中国?其始作俑者应是历史教科书所致。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只是采用了《清史稿》中最少的“八国”来说事,而没有采用“十一国”来反映真正的历史,没有采用让中国人民吃尽苦头、饱尝泪水的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来作为依据、反映真实的历史。

  在《辛丑条约》签订120年国耻日到来之际,笔者强烈呼吁:当年的那场战争是“十一国联军侵略中国”,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也必须更正以前的提法,还历史以真相。我们不是希望这个数字愈大愈光荣,也不是要记住仇恨的国家愈多愈好,而是要警醒国人,不要忘记中国近代史上的那一桩桩、一段段屈辱史,不要忘记落后就要被列强欺凌的黑暗岁月。我们只有认识了解历史,从历史中得到启迪与醒悟,方能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科技强国、科技强军道路,使中华民族永远不再遭列强欺凌,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束有春(2021年9月6日完稿于金陵四合斋)

标签:联军;澳大利亚;西方列强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