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为文
2021-09-05 20:5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言恭达  
1
听新闻


哲思为文

言恭达

  “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荀子)。心诚的含义不单是诚实无欺,更重要的是虚灵不昧。心诚,必然会有许多神奇不可言喻之艺术感知,才能做到无名有品、无位有尊。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同样不能忽视“形而上”的观照与哲学的论证。鉴于此,心性、人性、生命与人生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核心的问题,形成了以人生哲学为前提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社会的和谐文明,首先当是“心性文明”,即“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个民族如果都充斥着市场化的拜金主义,那是一定没有希望的!文化的终极目标是文明,是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是“大公”社会的追寻。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对言偃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段话,收在《礼记·礼运篇》,其核心就是“大同理想”。但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在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孔子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进而提出“小康之治”。我们现在的小康目标与孔子的“是谓小康”有根本区别,但是“小康之治”毕竟为我们民族带来实实在在的一步步前进。“小康之治”的目标是要实现社会的“大顺之境”。大同理想——小康之治——大顺之境,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和谐社会的追寻。

  “中庸思想”为书法艺术的创作审美奠定了基本理念,同时,书法艺术形式演变受儒家文化影响最深,因此,儒家文化是形成书法法度的基础。

  中国书法的基本精神是“道中庸”而“致中和”以达“极高明”。《礼记》中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由中致和”的书法道路,求“和”,亦即求“无所乖戾”;求“中”,亦即求“得所宜”。

  道家的无为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形成。《老子》中说“道法自然”,《庄子·人间世》中说“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大宗师》中又说“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老子的“玄鉴”、庄子的“心斋”“坐忘”,进入物我齐一、自然超脱的精神境界,均是以虚静作为把握人生本质的功夫,称为“大本大宗”。它对书法艺术境界的营造和阐述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老子讲“知常复命”“归根曰静”。从艺、从文均要回归到生命的原始,回归到人生活的常态和常容。心胸开阔,操守严谨,道是体,德为用,保持从艺单纯的心情、好思的习惯。在求学问、立理念的多重思维选择中保持“知常复命”,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生存智慧。

  庄子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守望“清流”,秉持“静气”,书家应以平常心走平常路,显常态而得常容,“知常复命”“归根曰静”。明中出净,必须在静气中求得清净。“静”与“净”,前者易,后者难,这就是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淡定、从容的“君子之风”。

  说到老子的无为之境,“无”和“为”都是相对的,也是虚实相兼的。这里的“无”有时是无的“无”,有时是有的“无”,有时是无的“有”。有时又是物质的,有时又是精神的。这里的“为”也是为而“不为”,不为而“为”,表面看是追求一种“不为”,而又是不为之“为”。其实,这种“无为”思想才是世界的真实的存在,是一切宇宙的秘密所在。

  老庄之道,本质上是最高的艺术精神。艺术精神离不开美,离不开乐(快感),艺术创作也离不开“巧”。老庄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大美”是否定世俗浮薄之美,否定世俗纯感官性之乐,轻视世俗矫造蓄意之巧,从世俗感官的快感超越上,去把握人生之大乐。要从“小巧”进一步追求“惊若鬼神”与造化同工的“大巧”。老子所追求的是由“致虚极”“守静笃”而来的返璞归真的人生。我们说,希腊艺术之美在于其“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这种观念转移到人的自身,则是与最高艺术合体的人生,纯朴淡泊的人生,这种人生即是美,即是乐。

  书贵虚静。老子曰:“知白守黑。”写实显动易,留虚得静难。音乐中有“此时无声胜有声”。故无虚安能显实,无实安能存虚?写虚时,要寓实于虚,轻中见重,重中见轻,干笔不枯,湿笔不烂,浓淡见骨,虽拙亦巧,真力弥漫。

  “精、气、神”人生三宝中,“神”最为重要。养神即养心,心安则神安,神安则体安。所以书家要做到“心态平和”——恬淡虚无,真气从之(《黄帝内经》);“心情快乐”——快乐在于发现,在于转换思维;“心地善良”——智者乐,仁者寿,仁者心地纯静;“心胸开阔”——“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黄帝内经》);“心灵纯净”——道、儒、释追求的最高境界,佛家有虚空之心,道家有虚无之心,此比恬淡更高。

  (2)

标签:人生;老子;庄子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