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与白——贝特朗·巴龙眼中的杨小民
2021-09-05 20:3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贝特朗·巴龙  
1
听新闻


黑与白——贝特朗·巴龙眼中的杨小民

□ [法国]贝特朗·巴龙

  认识画家杨小民是在2011年, 当时我应邀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江苏省委宣传部等部门组织的“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国际研讨会。我作为法国代表出席,与会的还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

《柳岸远山图再造》皮纸重彩(无国界遗产组织主席格扎维埃·格雷夫 藏)

 

  当时我很想参观几个中国画家的工作室,与当代中国绘画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我刚下飞机就收到了邀请,第一个要参观的是杨小民的画室! 这似乎是某种先兆! 当时同行的大致有二十余人。我立刻就被他的大色块创作震惊了。大幅画作上水墨勾勒的不过是简单的山崖,但这些山川却与我曾经见过的中国水墨艺术截然不同。

  这次近乎偶然的相遇开启了一段独特的经历,成就了两位艺术家之间强烈的默契和心心相印,尽管我们并没有机会通过语言交流。杨小民不说法语而我不会说中文。如何对话呢?答案就在笔端。

《梅花山之一》宣纸重彩

 

  我们生活的地方相距9000多公里,我们描绘着不同的世界,用着不同的绘画工具,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是我们两人却在全球社会开放的影响下紧密相连。

  他的作品里有许多元素值得解读,我会试着一一道来。

《梅花山之二》宣纸重彩

 

  首先,杨小民是善用黑白的大师。他让这两种颜色迸射出光芒、力量与激情。无论是人物、风景、树木还是山川,线条都饱满有力。在这一点上,杨小民堪比黑色大师、法国当代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皮埃尔·苏拉吉。

  有时,小民笔下的黑色十分厚重,只极不情愿地露出些许微光;仅有墨色中细小的间隙让人想象事物的形状;有时,他的黑色化作一束纤细的线条,看上去杂乱无章,人们从中辨识出生机勃勃的人物、植物和动物。

《梅花山之三》宣纸重彩

 

  面对小民的中国水墨线条,我还怀有一份西方艺术家的情感。他的线条唤起种种力量与感知,却又不直接地肯定或展示它们。同时,线条巧妙地将画作的主体与环绕四周的背景联系、统一起来,从而凸显出画面的整体性。

  小民的绘画完全根植于自然。绘画和自然合二为一。他的画作完美传递着时间之长、空间之广的理念,强调着我们每个人在自然之力与其漫漫演变进程的面前应保有的那份客观的谦卑。之所谓顺其自然,但与此同时小民的“自我”并没有消失:他还怀揣着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感——为人类的大厦添砖加瓦。小民如同蚁巢中一只蚂蚁。他为人类,为生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梅花山之四》宣纸重彩

 

  杨小民还有一个最可贵之处:他对世界的飞速发展是充满惊叹的……但却不任由自己陷入飞速增长与暴富的表象中。他常常在作品中表现人类在财富的创造与财富的分配角逐中所付出的代价。而小民在他的创作中给予了它重要的地位。

  最后还有一点值得补充:小民作为中国人,为自己的祖国感到自豪,但同时他也是位世界公民。一旦有机会,他便会周游各国。其目的不仅是展出自己的作品,更是结识不同的人。每个国家的人民都不尽相同,富于自己的文化。杨小民赞叹这个世界却不受制于它。

《紫金山·流翠》宣纸重彩

 

  而他的画作也就成为了他丰富的视角与开放性的直观反映。但愿没有什么能阻挠这份非凡的活力。

  (作者系法国乐拉特莱文化艺术协会主席、巴黎大学教授、著名艺术家)

 

  杨小民简历

  杨小民,生于江苏铜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摩洛哥当代艺术对话基金会董事会荣誉成员。南京大学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大学中华图像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亚太艺术》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艺术图书工作室主任、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文联书画研究中心研究员。

  杨小民艺术素养全面,主要从事水墨和油画创作兼及书籍设计艺术,代表作品有《笔墨秦腔》《大山水》《最后的乡村》《格物》等系列。在法国、英国、美国、南非、越南举办个展。多次参加国内、国际重要联展。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出版作品集多部,主流媒体持续发表作品、访谈、纪录片等。国内、外多位著名评论家撰文评述。他的《笔墨秦腔》系列作品在巴黎展出期间,法国观众称他为“中国的苏拉吉”。

  杨小民的作品收藏于剑桥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中国驻外大使馆,日本、新加坡等国相关文化机构,国内部分博物馆、档案馆,以及法国、英国、荷兰和中国的收藏家。

 

  作品获奖情况

  1992年,参加中国首个双年展“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2004年,参加“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009年,应邀参加“美术届百名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0年,应邀参加“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2011年,应邀赴南非出席“中非关系与公共外交国际论坛”,并举办“中国画家杨小民作品观摩展”。2012年,应邀赴美国举办“生命力——中国艺术家杨小民作品学术展”,作品捐赠杰姆斯·布朗癌症中心。2012至2019年,与法国著名艺术家贝特朗·巴龙先后在中、法两国举办四次对话展,影响深远。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访问杨小民工作室,并收藏其作品。同年应剑桥大学东方教育与发展协会邀请赴英国举办“乡村——杨小民中国北部乡村中国画艺术研究作品展”并讲学,作品收藏于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等机构。2014年,受邀赴港出席“饶宗颐教授荣任香港大学桂冠学人”典礼,作品收藏于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饶学研究基金会。2015年,获法国政府全额资助于巴黎举办个人画展,该画展被列入“巴黎艺术家工作室开放日”活动。2016年,应邀赴摩洛哥出席“亚非合作国际会议”,做《中国山水画的演变》报告,现场演示作品收藏于穆罕默德五世大学。2017年,应邀参加摩洛哥“文化艺术国际沙龙”。2018年,策展并参加“首届亚太艺术展”。2019年,赴越南举办“墨——杨小民水墨艺术展”。同年,应邀于法国巴黎举办“遗产·昨天,今天,明天,致敬巴黎圣母院——杨小民和贝特朗·巴龙中法艺术展”,多件作品被购藏。2020年,作品及艺术履历被法国《勒·克莱齐奥研究专刊》“亚洲的符号与梦想”专号收录,并选用于杂志封面。

标签:宣纸;梅花山;梅花山之一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