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十四天的北京冬奥会近日圆满落幕,中国冬奥代表团在家门口取得了史无前例的优异战绩。在一众新鲜出炉的奥运冠军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两位年方十八的“优质偶像”谷爱凌和苏翊鸣。初登奥运舞台,就接连摘金夺银,两名新星可谓“出道即巅峰”,站上了全人类的“金字塔尖”。此时此刻,除了高呼“yyds”“你永远可以相信”之外,我们这一届网友又应该从他们身上看到什么?学到什么?
面对压力,能不能做到“大心脏”?主场作战,有时候是一柄双刃剑。自我调适到位,那就“天时地利人和”,自我调适不当,不免会“想赢怕输被喷”。当手握一枚金牌,迅速被全网追捧后,谷爱凌在第二个参赛项目中出现明显起伏。决赛第一轮略显保守被对手纷纷超越,而到了第二轮更因为失误而摔倒。面对重大压力,在没有退路的第三轮,这个刚刚成年的小姑娘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一举拿下全场最高分实现“绝境逆袭”,最后强势攀升到第二名。这就是“大心脏”,一种在压力面前不被击垮的定力,一种在困难面前不被吓倒的胆气,一种在失败过后依旧坚定的自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扪心自问,我可不可成?
面对对手,能不能做到“大胸怀”?从“更快、更高、更强”到“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格言的演变深刻阐释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时代特征。在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苏翊鸣赢得了一枚银牌。但裁判组对于金牌得主帕罗特第二滑时跳台动作的判断和打分在赛后引发巨大争议。无数网友为苏翊鸣鸣冤叫屈,而他却格外坦然,“我觉得并没有任何争议,我们都是为了同一种热爱来到奥运会的赛场上,都是因为我们热爱的单板滑雪。我知道帕罗特非常努力,他也是我特别尊重的一名选手。”这,就是新时代中国人的气度,这就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人的大胸怀。不以胜负萦怀,尊重对手、享受比赛,一个更自信、更开怀的“少年中国”形象正扑面而来,我们何必愤愤不平而嗟叹?
面对荆棘,能不能做到“大格局”?在人气爆棚的同时,谷爱凌也遭遇了常人难以应对的荆棘和挑战。面对刁钻的国籍问题,谷爱凌凭借自己的超高情商和智商将敏感问题一一软化,大气回应“我的使命是把体育作为团结的力量,而不是分裂的力量”“体育可以团结所有人,不需要和国籍挂关系”,赢得了所有人的一致赞誉。同样,当面对裁判的误判,苏翊鸣和教练却呼吁外界停止对于裁判员的指责,理解裁判员在比赛中打分的困难性,感谢所有的裁判。裁判的误判“抢”走了他的金牌,但他没有抱怨和责怪,而是选择了原谅和释然。这正是优秀中华文化的高光呈现,也是奥林匹克精神映照人心、照亮人类前进之路的完美诠释。从小天地到大格局,从怨天尤人到宽仁待人,这样的国,我们怎能不爱?这样的人,我们一定要学!
宛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