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离大众越来越近了 《坡子街》文学现象探索
2022-02-20 20:5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李风宇  
1
听新闻


文学离大众越来越近了

《坡子街》文学现象探索

□ 李风宇

  收到快递寄来的《坡子街文萃》,眼睛一亮,深蓝色的手拎袋像是伴手礼,精致端庄。打开书套,三本连体是整书的体量,洋洋洒洒53万字,厚重硬核!书的装帧式样别致,以线装合订的方式将数十个小册页串联在一起,连环有序。三个色系的装裱独具匠心,大地黄为书的封面,书脊却是由淡黄、浅灰、米白三色组成,透出淡雅的书卷气与浓浓的地气,这也许就是《坡子街文萃》受读者喜爱和追捧的表里如一吧。

  去过泰州几次,也曾在坡子街转悠过。2019年《泰州晚报》推出以“坡子街”地标命名的副刊专版,在短短两年时间,从当初的每周一版扩展到现在的每周12版,成为泰州人诗和远方的文学符号。《坡子街文萃》的出版面世,无疑是对那些在文学创作中坚守和探索者的一种激励和肯定,为泰州市宣传部、《泰州晚报》的立意深远和初心坚守点赞!由“坡子街”衍生的文学现象,更值得探讨和示范。

  《坡子街文萃》的打开方式很特别,在午后暖阳下坐在窗前,沏上一壶热茶,慢慢悠悠地翻页,阅过《十日谈》章节,在大地黄的《那年那月》,进入到浅灰色系的《浪花集》,感悟生活,从《万家灯火》里折射人生,翻至米白的《凡人列传》浏览《一方水土》,寻觅舌尖上的“七色花”,或在“目录”里寻找自己喜欢的文字和段落。这也许是作者与读者之间互动的默契吧。

  《坡子街文萃》一大特色是对现实生活真实自然的书写,这是《坡子街》文学贴近读者的直接方式和自身的准确定位。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石就是现实生活,作者通过贴近生活去获取创作资源,在简单的日常中,有社会的复杂,有人性的波动,有世道的艰难,有人间的美好。站在低处观察,站在高处思考。在《坡子街文萃》里,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写实”,也有对过去岁月的“怀旧”,多以纪实散文的形式呈现,更是以真实真诚的叙述打动人,感染人。因为它写出了属于自己的及物的真情实感。

  《坡子街文萃》的第二大特色是贴近大众接地气。这是《坡子街》文学现象的基石和元气。地气,原本是地质学上的名词,将地气一词引入文学就另有深意了。从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都突出一个宗旨,就是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要以人民为中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这些故事来源于生活,接地气。文学的地气是什么?它是有质感、有温度的,没有经过过滤和加工的生活样态和生活现场,那里汇聚着百姓的喜怒哀乐,民众的衣食住行,苍生的生命律动。那些朴素而寻常的景观是鲜活而生动的,原汁原味是文学生发的深刻土壤,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根基所在。同时,这些原汁原味的生活,经过文学加工变得有声有色。今天的一个并不让人十分在意的细节,就可能成为未来历史的一个记忆亮点。比如《大野文学社》里的这段:“畅想理想比春天的百草还香,青春的气息比春天的气息还浓,我们如一群荒野草窠里刚出窝的鸟儿,欲振翅冲向蓝天。”从泰州出发的“文青”们,纷纷抵达文学的彼岸和殿堂。

  《泰州晚报》开辟的副刊专版《坡子街》之所以得到市民和文学爱好者的追捧和青睐,源于它贴近生活接地气。《坡子街》犹如一间“茶馆”,集聚了生活百态,或温暖或苍凉,总会有一杯热茶温暖你。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或他人的生活。

  《坡子街文萃》第三个特色是创作群体的大众化,这是《坡子街》文学现象想要达到的“远方”。《坡子街》是面向大众的,将文学带入平常百姓家,书写老百姓看得见、听得懂的故事,成为百姓所想、可见、能为的心灵驿站。《坡子街文萃》作者中既有老年人,也有青年写手,他们中很多人就是文中的“我”。孙犁先生曾经有言,散文是一种老年人的文体。这里的老年人当然只是一种喻说,其中的大意是指散文的写作更有赖于作者丰富的生活积累以及由此酿造发酵而得的人文情怀和致远的精神世界。很多人对文学一直怀有梦想,和对生活的憧憬一样,他们通过采取随笔、杂谈,甚至穿插网络语言,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无关年龄。《泰州晚报》副刊《坡子街》正是为这些普通人打开了通往文学之路的大门。他们从《坡子街》的围观者到粉丝,从读者到作者,他们的书写有过去岁月的沧桑沉重感,有现实当代生活的快节律,也有生活中的小惊喜和小快乐,这些都会与读者产生“共鸣”,充实精神内在的丰润和饱满。

  《坡子街文萃》犹如一部长画卷,向读者呈现出日常生活的千姿百态与精神世界的缤纷五彩。《坡子街》文学现象也向人们昭示:觉醒了的文学再一次靠近大众,生活继续,未来可期。

标签:地气;生活;泰州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