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寒假,适逢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以及元宵等佳节,所以是中小学生们一年中最为放松快乐的一段时光,但因其气候特点和社会治安特点,仍有许多安全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同时,广大家长也应引起重视。
苏州工业园区警方在梳理往年同时段易发生案件的基础上,归纳出关于假期安全的相关注意事项并发布了对应的安全防范提示。在此,提醒广大家长及孩子关于孩子走失、安全用水用电用气、自身的人身安全以及谨防电信网络诈骗等,帮助大家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寒假和春节。
假期不要到处跑,儿童走失尽快报
去年寒假的某一天下午,娄葑派出所的值班民警正在东环路干将路口开展晚高峰执勤工作。有位热心市民带了一名小男孩走过来,称该孩子走失了,向民警求助帮忙寻找其父母。娄葑派出所民警一方面根据发现小孩的地点在周边开展寻访工作,另一方面用电台将该情况通报给了各路口执勤警力与园区交警智能交通平台。与此同时,在东环路现代大道执勤的民警发现在该路口有派出所警力正带着另一位女士在寻找小孩。后经确认,该名孩子果然就是这位女士的。最终,孩子被安全地带到了他妈妈的面前。
同年的11月娄葑派出所还接到辖区内一超市老板报警称发现自己的超市里有一个小男孩独自在超市,没有父母陪同值班民警到达现场后,一同前去处警的警务辅助人员许捷还没等老板说明情况就一眼认出了这个孩子。原来在半个月前,在10月26日晚21时许,当时和另一民警一同处警的许捷,同样是在这个超市,也是因为小男孩走失,超市老板也曾报警求助,让帮忙寻找到其家长的。但是面对民警的询问,小男孩不仅不愿意回答,反而哭闹更加厉害起来。于是,民警立刻联系了娄葑派处所的指挥中心,根据许捷的回忆,查询到了之前的处警记录,仅仅用了不到10分钟,就成功联系到了小男孩的家人。在告知小男孩家长基本情况后,还在上班的父母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独自一人离开了家。短短的半个月里,小孩怎么能走失两次呢?匆匆赶来的奶奶表示也很无奈,孩子的父母两都是外地来苏务工的,二人平时工作都比较忙。孩子日常由奶奶照顾,但是奶奶表示自己年事已高,平时还要帮忙料理家务,难免有些力不从心,这才导致了孩子的多次走失。
【案例分析】儿童走失的案件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都是因为家长的疏忽造成的。危险总是在一瞬间发生,在此,特别提醒广大家长,看护好孩子是预防走失的最好办法。
【民警支招】首先,无论家长外出做什么事都不要将孩子独自一人留在家中,如果实在需要外出又不能带着小孩,最好将孩子交由相熟的亲属或者邻居代为看管;其次,要让孩子熟记父母的全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以防走失后可以快速找到自己的家;再者,一旦家长发现家中儿童走失,一定要尽快报警,便于孩子的找回;同时,也呼吁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如遇到未成年的孩子独自一人,一定要帮助其寻找其家长或者报警求助。
防水防电防煤气,禁燃禁放要知道
2021年11月,娄葑派出所接到李女士报警称其下午回家后,发现楼上将一件烧着的衣服扔到楼下了,导致家中的雨篷起火。经民警调查,原是楼上住户的的孩子玩火导致该火情的发生。随后,对该名儿童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告诫其以后不可以再玩火。
去年12月,娄葑派出所接到市民报警称看到有户人家冒出很浓的烟,疑似着火。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赶往事发现场,经了解,是王女士给孩子炖汤,之后忘记煤气灶上在烧东西而出门,导致锅烧焦冒出浓烟,所幸的是并无任何人员伤亡。若王女士出门时没有带着孩子,而将孩子独自一人留在家中,后果将不堪设想。
【案例分析】冬季天寒物燥,用火、用电、用气普遍增多,火灾事故也进入了高发期,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提高警惕,保护好自身生命财产安全。
【民警支招】
不仅要让孩子了解用火、用电、用煤气的相关知识,同时要牢记无论家长外出做什么事都一定不能将孩子独自一人留在家中。要教育孩子不能玩火,在遇到火灾时,要及时报告大人或者报警。同时也要了解园区禁燃禁放的区域,即使在可燃放区域,也必须在家长的陪同下燃放烟花爆竹,避免孩子操作不当,引起火灾。
假期一起来玩耍,注意安全要知道
去年寒假,娄葑派出所接到报警张先生称,自己的孩子与同学玩“背靠背”游戏而导致摔伤牙齿。随即警方至现场处理。同年12月唯亭派出所接到陈女士报警称其儿子与小朋友玩耍时,不慎被一起玩耍的小朋友推到导致下巴受伤,随即至医院缝针处理。
无独有偶,也是在去年的寒假里,娄葑派出所接到吕女士报警称自己孩子在某中心广场踢球时受伤。经民警到达现场后了解,因为放假,几个平时要好的小伙伴约了一场足球“友谊赛”。却没想到到踢球的过程中,吕女士儿子的头部不慎被足球击中且有头晕的症状,慌乱之下,吕女士向娄葑派出所报警求助。
【案例分析】 假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他们可以一起游戏,一起玩耍,但与此同时,也是孩子遇到意外伤害的高峰期。家长的守护是保护孩子远离意外伤害最有力的防护盾。
【民警支招】
可以适当在家中或者在孩子经常玩耍的区域设置一些安全措施。比如在门的上沿可加一个防夹手的门挡;在比较尖锐的桌角上可加上一个圆的桌角防护装置等。但是设置安全的环境,并不能保证孩子就不再出伤害与被伤害的事故,建议广大家长一定要尽好看管责任,尽量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平日里也要多加教育嘱托,避免发生危险。
网络诈骗要警惕,资金安全要护牢
2022年1月14日晚18时许,娄葑派出所接到刘女士报警称其女儿添加了一个称可以“免费领皮肤”的QQ号,结果导致被骗25000元。原来小红(化名)拿着其母亲的Ipad在某视频网站上浏览,偶然间看到一个广告称,可以免费领取游戏皮肤。于是小红按照广告的提示,添加了自称“游戏客服”的QQ好友,对方告知免费领取皮肤是需要提供一个成年人的微信账号才行。于是,小红将其母亲的微信个人信息页面拍照给了对方。随即,对方表示其母亲的微信账号已被官方锁定,需要解除风险后方可领取皮肤,于是,毫无防备心的小红就根据对方的提示与其进行了视频通话并打开了屏幕共享功能......当操作到支付宝人脸识别功能时,游戏客服还“贴心”地告诉小红让她去找其母亲进行人脸识别并“指导”她将其母亲的支付宝账号密码改为“1213123”。善良的小红统统都照做了,但是当她听到了“支付宝”扣款的语音时,她十分害怕,立马将此事告诉了妈妈。小红妈妈立刻意识了这是电信网络诈骗,于是马上就带着小红来到了娄葑派出所报警。
【案例分析】假期孩子在家接触网络的时间增多,犯罪分子利用孩子涉世未深,对游戏、追星、动漫等比较入迷且没有戒备的心理特点,对孩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相比成年人还是较容易得手的。
【民警支招】
家长应加强对手机的监管,掌控手机的支付功能,保管好手机密码、银行卡等,避免孩子自作主张支付大笔钱款;同时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教育,对于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贪图小便宜,不轻信免费领装备、低价代练等说辞。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
热心市民来相助,爱心托管真可靠
鉴于大多数假期中的意外伤害都是由于监护人忙于其他事务而疏于看管而发生的,苏州工业园区公安分局为解决辖区内的孩子们假期无人看顾的问题,协助社区成立了“爱心托管驿站”,由社区志愿者、蓝盾志愿者和社区警务室共同参与为本社区的孩子们提供托管服务。“爱心托管”不出社区,既解决了孩子们无人看顾的问题,同时,也对社区的防疫工作做出了贡献。
根据“爱心托管驿站”的实际情况,从社区志愿者、蓝盾志愿者和社区警务室警务工作人员中甄选出有爱心、耐心、有教育经历并有一定技能特长的人来担任托管班的辅导老师。将普通的托管服务升级为课外兴趣拓展,涵盖了假期安全教育、国学礼仪、手工制作以及书法绘画等课程,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警方提醒,美好的假期将至,各位家长一定要看护好自己的孩子,加强对其的教育和监管,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孩子的自我防范及自我保护能力,防患于未然。让我们携手,一同凝心聚力,让所有的孩子们可以能拥有一个愉快、健康、安全的假期生活! 娄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