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白居易诗文感赋
2022-01-25 09:4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蒋力余  
1
听新闻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出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为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中国古代十大诗人之一,有“诗魔”之誉。白居易与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累官至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封冯翊县侯,以刑部尚书致仕。工书法,长于诗书画美学理论,崇信神仙之道与佛教。因白居易的诗风清新自然,平易浅俗,在整个唐代其影响应为最大,当时鸡林国(朝鲜境内)的商人以百两银子一首诗的价格卖给宰相,求购者还能分清诗的真伪,说明当时国外就有人对白居易的诗作进行深入研究。白居易逝世,唐朝皇帝宣宗李忱写诗挽悼:“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神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白居易的创作享受到了最高礼遇。我遇到的一位日本汉学家,他是研究白居易的专家,他的观点是“白居易到晚年还想做宰相。”可见白居易诗歌影响之深远。

  若要对作品深度理解,还必须弄清楚作家的身世。白居易出生于官宦之家,他是文化氛围与遗传基因双优培养出来的全才奇才,也是近亲结婚培育出来的罕见硕果。他的远祖是胡人,祖父白锽17岁中进士,少年天才,当过县令。外祖父陈润是大诗人,父亲白季庚也是明经出身。他的叔父白季康也做过县令,政声颇佳,也是饱学之士,对侄儿精心培养。他的弟弟白行简也是天才少年,29岁中进士,作过膳部郎中的高官,著名文学家,唐传奇《李娃传》的作者。唐代皇帝和部分贵族都有胡人血统,婚姻状态与伦理观念与汉族传统有较远差距。

  历史学家陈寅恪说:“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据清末著名学者罗振玉考证,白居易的父母是近亲结婚,并且辈份有差距,白居易的外婆是其祖父的女儿,陈氏是白居易的妈妈也是白居易的表姐,其父母是舅甥关系。白居易的大哥叫白幼文,是白居易之父第一位妻子所生,白季庚41岁时娶15岁陈氏为妻,其母生居易、行简、金刚奴三个儿子。金刚奴9岁夭折。白居易22岁时其父逝世,寡母把所有心血和精力培养儿子。长兄幼文甚为仁爱,在浮梁做小官,把微薄薪水分一部分养育后母与弟妹。幼弟金刚奴夭折,给陈氏以极大打击,以致长期抱病。白居易有一位爱而不得的初恋,被母亲棒打鸳鸯,因母亲以死相逼到37岁才结婚。白居易对母亲有怨气,但又甚为孝顺,做官后明确向有关部门提出要分配待遇较好的职务,以薪金奉养病母。近亲生傻子也生天才,这也苦了白母陈氏。陈母40岁以后一直寡居,又痛失幼儿,长期患病意外落井而亡,后来政敌以此为武器攻击白居易,这是贬为江州司马的罪状之一。

  白居易34岁中进士,初授翰林学士、太子左赞善大夫,左拾遗。拾遗是皇帝跟前的谏诤之官,反映下情为其本职工作。担任言官时,白居易热血沸腾,系心民瘼,为报皇帝知遇之恩,频繁上书言事,写了大量讽喻诗反映社会现实,期盼补察时政,拯民于水火。可能有些话说得太直,没注意分寸,有时竟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宪宗还属开明之主,其所陈之事多获接纳,而因言辞尖锐,使他极为不快,曾说:“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宰相武元衡被刺,白居易上书严缉凶手,于是政敌发难,以“越级言事”“有害名教”弹劾白居易,宪宗早有怨气,于是将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所谓“有害名教”者,传言其母看花坠水井而死,而白居易写有“赏花”“新井”等诗,实为不孝,这是莫须有的罪名。其实真正原因是白居易写了讽喻诗得罪的人太多。

  白居易于821年7月任杭州剌史,政内有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绩,827年至长安任秘书监等职,享受三品以上待遇,多为闲职。挚友元稹曾任宰相,卒后家属请白居易撰墓志铭,给润笔六七十万,三送三拒,最后全捐洛阳香山寺。

  白居易之诗还是以讽喻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白居易按其“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思想主张进行创作,以极大勇气描述了当时最尖锐的贫富不均现象和下层弱势群体在各种剥削勒索下艰难挣扎的悲惨现状,还关注到了边疆无休止的战争导致大批百姓无辜丧生的重大事件。把这些事件写成诗在社会上流传,地方诸侯和朝廷相关官吏无疑极为不满。白居易希望通过诗歌使皇帝了解这些事件的真相,从而幡然醒悟,痛改前非,改革政治,改良社会。这些愿望是很好的,但广泛流传,对整个政权的稳定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所以留他在皇帝身边工作,反对的人不少。白居易被贬之后又得重用,还是最好的结局,说明宪宗的胸怀开阔,爱惜人才。这些诗一吟悲一事,长于叙事状物,通过典型场景、典型细节的描写刻画形象,营构意境,深具感染力与震撼力。

  白居易之诗反映的生活极为深广,被贬之后的创作多为闲适诗,像《长恨歌》《琵琶行》等广为流传,深入人心。《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论者大多认为歌颂李杨之真挚爱情,主题句是“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但仔细思考不对,应是借歌颂李杨爱情的外衣同情玉环,讽刺玄宗昏庸误国,主题句应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玉环与寿王结婚有年,男欢女爱,要她出家做道士改变身份伺奉年迈的公公,是否情愿?肯定不愿,玉环并不傻。如果说玉环爱玄宗,那是忠君思想在起作用,共同的艺术爱好有心灵的交流。一位宫女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服从权力,服从命运,这是玉环的唯一选择。玄宗爱玉环应该是真的。她的绝艳,诗书歌舞全能,这是顶级的艺术家,皇帝拥有一切,将儿媳据为已,玄宗认为他有这个权力。玉环将青春和生命献给了玄宗,玄宗爱她那是应该的,但这不是对等的爱情。

  作为玄宗,娶到儿媳就算了,竟然“从此君王不早朝”“兄弟姐妹皆裂土”,就太不应该了。玄宗作为国家元首,日理万机,因迷恋玉环的娇颜歌舞不按时上班,甚至不去上班,重用无从政经验、人品不端的杨国忠等人,对安禄山深信不疑,这是自私之极、懒惰之极、昏聩之极,盛唐崩溃是必然的了。玄宗的胡为,玉环的确有责任,但第一责任人是玄宗。玉环总不能拿棍子赶他去上班,她也无法阻止玄宗把她的亲属弄到朝廷。玄宗已严重失职与渎职,直接导致“渔阳鼙鼓动地来”,毁掉大唐盛世,毁掉千百万生命。玉环沒有劝谏阻止玄宗胡为,或阻止不力,的确有过,而一位艺术家也不懂这么多,主要责任应在玄宗。

  白居易没把玉环作红颜祸水来写,实际上同情玉环,这是对的。玉环仙化了,玄宗还上天入地找她的魂魄,玉环真的还会爱这位毁掉她幸福、毁掉她生命的老男人吗?绝对不会。描写这种不应该沉醉的爱情,到底意义何在?诗人没说,不能说,也不敢说,但用事实告诉读者:统治者的家事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多么紧密!尽管全诗意象瑰丽,想象丰富,境界凄清,但在凄美的意象之外暗示了多少言外之意。诗人看似歌颂李杨爱情,实际上是挽悼盛唐,指斥玄宗!真正制造爱情悲剧、使生灵涂炭的人还是那位君王!《琵琶行》的迁谪之意就不必细说了。白居易的闲适诗不太闲适,只是用曲笔表达更深刻的主题罢了,唐宣宗李忱不一定读懂了《长恨歌》,如果真正读懂了,白居小子敢讽刺他的祖先,恐怕没那么客气,至少不会写诗悼念他了。

  之一

  英才绝代作诗魔,

  系念人间苦难多。

  千载当嘉忧患意,

  如椽巨笔斥阎罗。

  之二

  西湖水碧柳依依,

  掩咉苏堤与白堤。

  山寺依然多桂子,

  坡冈空见草萋萋!

  之三

  讽喻辞章似剑锋,

  生民苦难系心中。

  牛车风雪空来去,

  哭煞霜毛卖炭翁!

  之四

  长恨清歌万口传,

  李杨情爱意缠绵。

  君王沉醉红罗帐,

  盛世风光尽化烟!

  之五

  鸡林诗价有谁俦,

  浅易清辞万众讴。

  极俗却能归极雅,

  杜鹃声里泪长流。

  之六

  为时为事作诗文,

  只盼哀词感圣君。

  苦竹黄芦秋瑟瑟,

  琵琶一曲不堪闻。

  白居易在杭州多有惠政,西湖白堤为白居易主政时所修。白居易《忆江南》:“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蒋力余)

标签:白居易;玉环;玄宗
责编:张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