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苏州市吴门桥街道作为姑苏区的南大门,西面紧邻京杭大运河,地理环境优越,文化底蕴独特。11月以来,街道围绕全区文化产业发展、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古城景观风貌提升三项重点工作,对标上海“一江一河”规划,深度挖掘、创新传承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让运河文化成为“串”起古城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经济繁荣的新动能。“我们将结合运河堤岸加固工程、运河文化带景观绿化建设、征收搬迁等,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在彰显‘最江南’姑苏文化软实力和非遗文化影响力的同时,提升古城景观风貌,打造‘宜人居’的生活环境。”吴门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范剑军表示。
横塘驿站作为运河文化遗珠,是大运河沿线现存的唯一一个完整的古驿站建筑,为古代传递官府文书和往来官吏歇宿之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尤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由于横塘驿站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周边环境杂乱,与文物保护单位风貌不相协调。经批准,横塘驿站修缮及环境整治一期工程正式立项并于今年4月正式开工。目前,驿站主体修缮、美化围墙外立面、补齐防汛挡墙缺失部分、完善排水系统、地面铺装和绿化种植已经基本完工,并入选苏州“运河十景”。同时,积极对接配合做好运河文化带景观绿化建设,建设浮雕景观墙,展示运河文化,努力将横塘驿站打造成为运河文化新地标。
吴门桥街道充分挖掘其中的历史文化,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主动探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深入研究运河文化云展示,在线上推出了吴门红色“云路线”,线路为“一丝厂—日本领事馆旧址—人民桥—苏纶纱厂—嘉美克纽扣厂—苏经丝厂—吴门桥”,进一步传承古桥、古运河以及近代工业文化的发展。除了线上云旅游外,街道深挖大运河、胥江沿线的横塘驿站、吴门桥、渔家村、新郭老街、运河景观带建设等丰富的文化遗存和文化资源,通过文旅融合提升大运河文化内涵,彰显大运河文化魅力,带动旅游业快速发展,推动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吴门桥街道全面贯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求,围绕姑苏区“文化强区”建设目标,做好运河“文化+”的文章, 融合文创产业、文艺创作和数字科技,计划打造“吴韵遗珠”运河文化IP品牌,通过推进“文化+创意”有机结合,推出“文化+精品”特色作品,探索“文化+科技”创新升级,聚焦“文化+数字”融合发展,并以盘门路吴门印象为发展载体,依托吴门桥、横塘驿站、苏纶场、文创园等历史与现代的文化资源,拉动餐饮、商贸、文创等消费业态,串起古城、新城相互交融的运河美食文化,努力推动文化产业倍增发展。
“后期,我们将继续做好运河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讲好运河故事,激发文化活力,做活姑苏运河最精华的‘文眼’,助力推动姑苏段建设成为大运河文化带最最精华的一段。”吴门桥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李国清 刘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