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杂谈诗词创作(二十八):词的格律与近体诗有何异同(外观、分段、句度篇)
2020-12-18 09:3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钟振振  
1
听新闻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刊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词的格律与近体诗有何异同(外观、分段、句度篇)

  词乐失传之后,词已演变成了一种讲究格律的新的诗歌文体。同是讲究格律的文体,于是词与近体诗就有了在格律方面进行比较的必要与前提。用近体诗的格律来作参照系,或许能够强化我们对词的格律的认知。

  那么,词的格律与近体诗究竟有哪些方面相同,哪些方面不同呢?

  1、外观。最直观的外形。

  词有词牌,即原本它所配合的曲调的名称,如《蝶恋花》《沁园春》《水调歌头》之类,须加标明。

  词牌与正文的内容,可以有关联,但不必定有关联,事实上绝大多数作品也不关联。词牌是《满江红》,正文写“满山绿”也是可以的。

  近体诗则没有“诗牌”。但近体诗必须有“题目”,哪怕《无题》诗,《无题》也是一类“题目”。

  词可以有“题”,也可以没有。

  “正文”是诗词都必须有的,自不待言。

  至于“小序”和“自注”,则诗词都一样,可有可无。“小序”也好,“自注”也好,都是对正文的说明和补充,应尽量做到简要、精炼,切忌冗长、枝蔓。

  2、分段。近体诗不分段。词有不分段的,但大多数词调分段。凡与音乐密切相关的诗体,多有分段。《诗经》称“章”,乐府诗称“解”,词则称“片”“段”“阕”“叠”。

  词有通篇只一段的,称“单调”,是一支曲子只唱一遍,只配一段歌词。

  也有通篇分两段的。如果是一支曲子唱两遍,配两段歌词,就称“双调”。但分两段的词,不都是“双调”,也有两段乐曲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相同的,因此相配合的歌词也有变化。

  分两段的词,可称“上片”“下片”,也可称“上阕”“下阕”,或“上半阕”“下半阕”。“阕”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通首一段或两段的词调,是绝大多数。也有通首分三段的,为数不多。分四段的,原先我们只知道有《莺啼序》(长达240字)一个词调;最近,我的在读博士生刘红霞副教授在《永乐大典》所引宋代《江阴军志》(原书今已亡佚)里,又发现了第二例词调《看花回叙》(210字)。这是近年来词调研究方面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分三段或四段的词,一般就不称“片”或“阕”,而称“叠”了:第一叠、第二叠、第三叠、第四叠。

  分段的好处是,不同的段落可以安排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叙事角度,不同的抒情口吻,等等,脉络比较分明。例如,分上下两片的词调,可以上片写过去,下片写现在;可以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可以上片写他人,下片写自我,诸如此类。

  3、句度。近体诗都是齐言,通篇或每句五字,或每句七字。词中也有通篇齐言的,但为数甚少,绝大多数词调,句度长短,参差不齐,故词有一个别名叫“长短句”。

  词中除了五字句和七字句,还有一字句、二字句、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甚至还有八字句、九字句、十字句等。由于句度长短不一,故节奏变化也较近体诗为多,写得好的话,更能显现一唱三叹,荡气回肠的特殊声情效果。

  近体诗里没有的那些句度,如一二三四八九十字句,就不说了。就拿近体诗里最常用的五七字句来说,近体诗的五字句,一般都作“上二下三”句式;而词里不仅有“上二下三”句式,还有“上一下四”“上三下二”等句式。近体诗的七字句,一般都作“上四下三”句式;而词里不仅有“上四下三”句式,还有“上一下六”“上三下四”等句式,更为繁复多变。

  词中还有“领字”,即用一字(这种情况较多)或二三字(这种情况较少)领起下面几句。这也是近体诗里所没有的。

标签:近体诗;格律;讲究格律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