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三通报三提醒”构建文明和谐道路交通环境
2021-10-12 12:2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松林 张博威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唐某在解放路东风桥段骑电动自行车时未佩戴头盔;张某在秀山路静海路骑电动自行车时未佩戴头盔......近日,南通市海门区公安局对6名“未佩戴安全头盔”的市民,利用“新百千万工程”平台制作了“交通违法曝光”图片,并通报到他们所住社区。这些交通违法行为人经多方提醒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纷纷表示以后严格遵守交规,安全文明出行。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深化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做好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工作,海门区公安局在强化交通现场管理和违法查处基础上,推行“三通报三提醒”措施,对全区道路交通不文明、不守法行为通报到行为人的所属单位(主管部门)、所在家庭和所住社区,提醒单位、家庭、社区共同加强管理和关爱,不断增强平安交通共创共建、自律自醒意识,齐力构建安全、畅通、和谐、文明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着力提升海门城市本质文明素养。

  海门区公安局围绕“道路交通、停车秩序、犬类管理、治安管理”四大方面,列出了18项不文明、不守法清单。交警部门按照清单,对处置的警情、接到的举报及现场处理、监控抓拍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实时研判、分类建档,确保及时、准确通报。其中,对现场发现的交通不文明、不守法行为,当场通报提醒其家人和所属单位或社区;对非现场执法发现的问题,大数据研判家庭、单位的联系方式或地址,通过手机短信、“新百千万工程”微信群和邮寄送达等多种方式,向行为人家庭、单位、社区精准通报提醒。

  海门区公安局注重规范通报提醒内容。针对不同的交通不文明、不守法行为,手机短信、微信图文、邮寄告知单等不同的通报提醒载体,分类制定标准化的通报提醒模板。同时,注意保护公民隐私和未成年人权益等,防止因通报提醒失当而侵害他人利益,引发不良影响。

  截至目前,海门区公安局已向包括大型汽车超载、闯红灯、醉驾、车辆逾期未检验、驾驶证超分未处理、驾驶证过有效期未换证以及非3机动车等7类交通违法行为人家属发送了手机短信20000余条;无法研判到当事人同户人员联系方式的,采用邮寄方式,已邮寄《交通违法行为告知书》至当事人户籍地或实际居住地600余封。闯红灯、货车超载、公司名下有多辆机动车逾期未检或者重点货运企业名下有危化品、渣土车、混凝土等重型货运车辆逾期未检的交通违法行为,将《交通违法行为通报》邮寄至违法行为人所在单位,累计已邮寄183封。依托“新百千万工程”平台,每周制作2-3期专题微警务和“交通违法曝光”图片,在社区网格群中推送;每月调取各类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按照违法行为高低排序通报到各社区网格群。每周以广泛通报和精准通报的形式在新百千万工程微信群中通报辖区交通事故,目前已向353个社区网格群推送了36条典型事故案例预警,向全区75个重点运输企业微信群内推送了4条典型事故案例预警。

  值得一提的是,公安交警部门还探索建立了“交通管理警示闭环系统”,对违法行为人初次轻微交通违法予以短信提示,行为人收到提示短信后,签订文明行车承诺书,可免于首次处罚;印制了一批违法停车提示“爱心贴”,交警现场执法时,对店铺门口、绿化带等地段不按规定停放的机动车张贴“爱心贴”,对违法停车行为进行了提示教育,化解执法矛盾,提升执法效果。

  “从开展情况来看,总体效果不错,主城区早晚高峰驾乘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率达95%以上,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大幅下降80%左右,路面违停车辆也显著减少了。”南通市海门区副区长、公安局局长丁忠明说,下阶段,将在交警部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全面推广,将各类不文明、不守法现象纳入到“三通报三提醒”措施中,不断提升全民安全意识、法治意识和文明意识,从而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和城市环境。(张松林 张博威)

标签:海门;交通违法行为;电动自行车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