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2月28日,来自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的种业研究机构和种业企业齐聚南京溧水白马的国家农高区召开长三角种业发展大会,并宣布成立长三角种业发展联盟,这是全国首个区域性种业“朋友圈”。
58个研发平台托起种业高地
南京国家农高区是全国首批、长三角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当天的长三角种业发展大会上,长三角种业联盟成立,南京农高区发布系列政策。
南京农高区要成为种业高地事出有因。这里集聚了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7家顶尖农业类高校院所,3个农业类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名单,拥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种业相关国家和部省级创新平台58个,粮食与经济作物等品种资源3万余份。其中,南农大作物表型组学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项目,有望获批国家“十四五”重大科研基础专项平台。
南京农业大学基地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基因工程以及梨、杨梅、大豆、草业等国家和部省级平台9个,研发新品种18个;南京林业大学基地建有国家和省市林木种苗搜集与繁育类平台8个,研发和收集优良树种29个;还有省农科院基地建有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与抗性鉴定站等国家级平台5个,拥有粮食与经济作物、果树、花卉品种资源3万余份。
南粳46原种繁育、蓝莓种质资源、草莓脱毒育苗等,这些技术攻关都在这个园区进行。
掰掉“卡脖子”手指
种业发展大会上,南京市溧水区委书记薛凤冠发布了9条扶持种业发展的政策,涵括从种业原始创新到产业集群发展全过程。
在“从0到1”的原始创新方面,提出对紧缺人才定制实验室,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最高给予300万元资金配套;对通过国家级新品种审定的,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打造南京国家农高区种质资源库,全力支持开展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
在培育孵化方面,对新型研发机构在建设期内给予最高3000万元运行经费和设备补助。
在应用上,为农高区初创企业、国内外先进技术提供应用示范场景,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新资材的应用和测评,对农高区内新获全国种业品牌排名前十的相关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上,对落户的总部型种业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成功申报国家级龙头企业的,最高给予60万元奖励;成功上市的,分阶段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培育壮大一批种业龙头企业和专业特色种业企业,加快构建种业全产业链生态圈。
朱泉 胡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