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九十年代书家潜力发现展 | 赵艺:学步与平衡
2023-01-29 12:4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赵艺  
1
听新闻

  我于2015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攻读书法篆刻专业,追随南艺诸位老师学习创作、研习艺理,又在2019年跟随辛尘先生继续硕士阶段的深造。通过本硕七年的思考与实践,逐步塑造自己的理论体系、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辛尘老师将我的视野从书法之一技引向更为深渊广博的学术,因此我一直在寻求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对于书法创作,我尚且稚嫩,幸而能求学于逸庐书院,在鼓励与鞭策中求索。然,老师不忍严词苛责,每每鼓励,我仍深知自己尚在孩童学步期,常有困惑与纠结,则依赖于读书厘清思路,依赖于临古扎实技艺,对此也有一些不够成熟的思考。

  《水调歌头》

  《临草堂十志》

  《大瓢偶笔选录》

  长期以来,我们在研究书法的学术维度时,即考究书法思想、探索史观,认为这是一种纯理论;而同时把风格、技法观放在应用实践的领域当中;又常常在应用的领域中,将风格与技法隔断开来看,忽略风格是靠技法来实现的,技法的运用也都是以表达某种风格为目的。而风格的选择又与学术紧密相连,有什么样的学术背景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风格追求,而风格表现则需要相对应的学术来支撑。因此,书法创作不是单纯的技法问题,其实背后也包含了很多学术问题,这林林总总的书学思想、技法经验总结,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书法”这一艺术形式进行多方位考察,不能隔断狭隘,应当树立起一个完整的大观。因此,深入古人传统,了解其学术的、技法的发展脉络,对于书法创作则有诸多裨益。

  《临大观贴》

  《画禅室随笔》

  《董其昌书论选》

  每个时代都赋予了书法艺术特有的风格与趣尚,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书法从来就是文人士大夫的艺术,无论是上古时期上层贵族对知识文化的垄断,还是中古以来士大夫阶层始终牢牢控制着文化艺术的话语权,抑或近古以来文人阶层对文化艺术的重新审视,一切关于书法的思考、审美、评判以及技法总结,无不出自于文人士大夫之心之手,无不深深烙下文人士大夫的印记。而自西汉“独尊儒术”以来,文人士大夫首先必须钻研并且主要赖以处世、入仕的学术是儒家学说,嗣后又在此基础上逐步融入道家理论乃至禅学思想,因此,汉魏时期文人士大夫将书法逐渐引向“艺术自觉”,其所依托的也必然是以儒学为中心的学术思想,而对于书法意境的表达、书学观念的建立、笔墨形质的品评、书家人格精神的塑造也必然受到时代学术思想的浸染。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形态的演变,集中体现在传统思想的历史演变上。例如在东汉以前的贵族文化形态之下,人们崇尚森严 的等级与威严的仪制,因此相对应的学术有周礼与汉代经学,此时书法以儒学“实用-美观”为杠杆,不断简化、整饬,因而呈现出“尚制尚雅”的特征;汉末以下至唐代的士族文化形态,人们崇尚的自由的精神与优雅精致的生活,相对应的学术为魏晋玄学与唐代三教,因此汉末书法才得以实现艺术自觉,进而从实用书法阶段迈向艺用书法阶段,从汉末魏晋的“尚势尚韵”转向隋唐的“尚法尚神”;在宋以后至清代的平民文化形态中,庶族一跃掌握了文化政治的话语权,人们崇尚学养之渊博与气节之忠烈,相对的学术有宋明理学、陆王心学与清代朴学,新兴文化掌权者,在书法艺术上提出了具有阶层特质的新观念与新标准,于是书法又经历了“尚意”、“尚古”、“尚奇”、“尚质”的演变;而近现代以来西学东渐,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态的固有模式,中国社会也步入了公民文化形态中,在“创造与开放”的观念之下,书法迈入了美术书法的新阶段,“尚形”、“尚趣”逐步成为这个时代书法的新标准。

  《杨宾论书选抄》

  《董其昌书论选抄》

  《画禅室随笔选录》

  一方面,我们无法忽视,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书写模式,要求从多种美术的角度来理解书法,并进行多样化的书法艺术尝试,寻求一种线条表现的生命感、独特气质的造型传达;另一方面,书法也并不会因为西方现代艺术的浸染而失去传统的、东方的魅力,依旧要从古人古帖中学来。因此,对于书法文化的重新审视,首先必须根植传统,这就要求我们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努力承担文化传承的重任。其次笔墨当随时代,在新的公民文化形态之下,书法应当做到兼具包容性与多元性、雅俗共赏,这也是历史交给我们新时代青年的课题。对于书法之技与书法之理,我仍在探索,多有不成熟,博诸君一笑。

  书法家介绍

  赵 艺

  1997.05出生,2015-2019年就读于南艺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方向书法篆刻,获学士学位;2019-2022 年就读于南艺美术学院艺术学专业,方向书法篆刻,获硕士学位。

  论文《光洁古穆,外板内灵——浅析黄牧甫篆刻艺术风格及形成》入选《名家名作》、论文《儒道思想对苏轼书法风格及其书学观的影响》入选《艺术鉴赏》、本科毕业论文《王铎书法在日本的接受研究》获得 2019 年冯健亲奖学金、论文《“锥画沙”解析》入选《江苏教育》、论文 《“屋漏痕”简析》入选《江苏教育》、论文《“折钗股”与“印印泥”》入选《江苏教育》、论文《谈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残破汉印》发表于《中国书法》、论文《多维度下的书法“妍质论”》发表于《中国书法》。

  作品入选《大学书法》。入展“国缘杯”国学精粹书法篆刻展、第十二届江苏省新人书法篆刻作品展、”书圣故里,魅力琅琊”——全国书画篆刻展、“百年韶华正青春”展览、“江左风流“——江苏省第九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获奖。

标签:篆刻;书法;技法
责编:毛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