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八十年代书家精英探寻展(34)陈翰婴
2021-12-13 20:4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海融  
1
听新闻


紧张者说

□ 陈翰婴

  我平日极易紧张,写字,考试,上课皆如此。考研前于家中习字,每每弓若虾状,家人笑谓,如中药铺里小伙计,心中没有底气,分药时抖抖呵呵,最怕不能均匀。而掌柜师傅,面容轻松,腰杆挺直,闲谈间手腕轻抖,打包收钱一气呵成,其中差别,全在手生手熟而已。我本科所学并非书法专业,虽然从小有些耳濡目染,手上功夫终是欠缺。当时想来,或许日后勤加练习也就好了。世间之事,知易而行难,当我真正深入书法学习的时候,却隐隐有一种感觉:知识与技巧的提升可以在短期内实现,而性格的打磨却道阻且长。

楷书《唐摭言》选录

  书法是由日常实用发展出的艺术,本来是没有所谓“创作”一说。可当实用性渐渐褪去,“作品”的概念就占据主导。既然是作品,不免要以高低优劣进行品评。唐以来右军被尊为书圣,“尽善尽美”也成为大多数书写者的至高追求。如果以“完美”作为指向,创作过程中的压力便可想而知。当然,这只是一种绝对化的假设,压力之下,不同的书写者也会应对以不同的创作状态。有的人能够真正做到“先散怀抱”“心无挂碍”。而大部分人则需要瞻前顾后,步步为营。我无疑是属于后者。

草书《阿珍爱上了阿强》

  我在创作前会先打一个草稿,再根据草稿一次次创作、修改、再创作、再修改,直至完成作品。这种方式在当下的书法创作环境中并不罕见,但确实与“自然书写”背道而驰。我经常检视这些草稿,它们虽然也有不少问题,但多数时候都会比最后的作品更具有活力。一次次修改会使作品趋于完善,但也容易作茧自缚,丧失很多可能性。

  性格会制约人的创作方式,也会影响人的取法方向。由此看来,那些严谨而工整的书风我是无法尝试的。让一个容易紧张的人去做到整齐划一,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同时我也难以真正放松内心,进入大写意的境界。那种收放自如的洒脱,是我难以企及的。于是只能在这夹缝之中辗转腾挪,追求一些小情小调。这几年,秦汉简牍、魏晋残纸、六朝墨迹等成为我获取营养的来源。虽然有很多荒率与稚拙的成分,但我更在意其中的自然与轻松。赵孟頫有言:“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取法的高下与多寡固然重要,但能与自己的性情相合则更难得。

花好月圆人寿

  相较于书法需要一次性完成,篆刻由于可以二次修改,创作时便不用太过紧张。因此我这几年对篆刻投入的时间较多一些。先秦古玺结字自由、布局活泼,成为我关注的重点。石开先生有艺术家要尽早确立自己的特征面貌之说法。而我以为,刻意求之总不如自然天成来得令人心动。每每看到他人的精彩之作,无论是将军印,还是元朱文,抑或是鸟虫,我总不免有手痒而跃跃欲试之感。篆刻在当代已经基本脱离实用领域,更多成为作者展示个人审美追求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实和书法一样,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格和心性,最终就会做出什么样的篆刻作品。我想,“博观约取”或许会是我下一步的主要学习方式吧,不仅在于技法与眼界,更在于修养和品性。

牛角挂书

  学书者无不知学养的重要性,萧娴老人曾言:“一切学书者,不仅要工文学,也要游诸艺,否则,下笔每见枯窘。”随着时代变换,“游诸艺”的概念内涵也会愈加丰富与多元化。英国科幻作家亚当斯有过这样一段表述:“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注定要遭天谴。”伴随着疫情,书法圈迅速走入了抖音、快手时代。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技术也渐渐展现与传统艺术相结合的可能。新的传播渠道与表达方式或将改变现有的艺术生态。作为一名书法工作者,站在35岁的当口,或许需要更多的耐心、定力与勇气,去克服变革所带来的紧张与不安。

得金石之趣

 

“陈皮”印象

□ 海融

  翰婴请我写一段文字,我问他要写什么,他说你看着办吧。那么这便难了,我没什么思路,只好先从名字开始。

  翰婴的网名叫“陈皮”,听起来多少有些戏谑的味道,使人不禁联想起嬉皮士之类。我曾和他讨论过这个事情,他嘻嘻哈哈说了一堆,就都在谈笑间糊弄了过去。古龙说:“一个人的名字或许会起错,但一个人的绰号绝对不会错。”“陈皮”不是他人所受,那便更能代表翰婴内心对于自我成长的期望。现在想来,我觉得应该有这样三重意思吧。

篆书对联

  第一重是顽皮的皮。翰婴出身书香家庭,但从小就活泼好动。长辈的笔墨置于案头,每每成为他涂鸦的玩具。就这样天天“舞笔弄墨”,渐渐被引上了学习书法的道路。虽然后来荒废多年,却又绕回了这条路上。翰婴做过设计师,扛过摄像机,后天的培养最终还是敌不过儿童时“皮”的冲动。康德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抛去了功利性所产生的力量最为打动人心。虽然现在已不再有儿时的顽劣,但他的创作中还能不时体现出一种纯真与冲动。翰婴这些年的书法学习,有一点游于艺的意思,从金文大篆到蝇头小楷,似乎每一样他都想涉猎,也都在尝试。不知道是不是身体里“皮”的基因作祟,他对于一些不太热门的书风,表现出了更多的热情。他对于章草的冲动,来自于读研时看到的数行题跋;对于北朝楷书的兴趣,则源于微信拍卖中的一则广告。我时常笑他有一种拾荒者心态,不吃大餐而喜好在寒陋之处觅食。但也正是这种方式,使他可以不必拘泥于正统教育标准化的束缚,而在生活的点滴中慢慢拼凑自己心中完整的审美理想。这个时代的书法作者,或者过于严肃,或者太不认真。这种“皮”的态度不一定能成为他艺术独立的保证,但至少目前可以看作他艺术实践的动力。近来网络上有句流行语“皮一下,很开心”,能开心已然是不太容易了,望翰婴能保持这种状态。

小楷《印典选录》

  第二重是“陈皮”的本意。现代人喜好养生,陈皮销量日隆,翰婴挂着这么个网名,经常被人误以为是推销的商贩。陈皮味苦性温,健脾而有益消化,似乎翰婴这几年的做派也渐渐受到这个网名的影响,有了一种温和之感。待人接物轻言细语,烟酒也从未沾染,除了写字、刻章,空余便是摆弄一些石头砖头的小玩意。

楚楚可人

  “陈皮”的价值不在于“皮”,更在于“陈”,醇厚滋味需要时间的沉淀。少年成名固然可喜,持续性的进步则更加难得。这样说来,如何规划自己的前进道路,就显得格外重要。看翰婴当下的书作,经常会产生一种夹生感,精彩之处令人拍案叫绝,幼稚之处也使人不知所云。历代书家悟道,无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专精于某一书体或某一风格,先立根本再触类旁通;另一种广泛涉猎,博采众长而汇于一炉。从实践上来看,后者应该会更加困难一些,区别并不在于所学的多寡,而在于后者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拼贴嫁接,需要更加关注“传统”中深层次的审美规则,跳过纷繁的表达形式,去总结内在的运动机制与构成规律。对于学书者而言,哪一种方法更好,自然是无法得出答案。其中的甘苦,也只有书家自己才能够体会。《左传》中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典故。没有构建起扎实的“皮”,外表华丽的“毛”终归是如梦幻泡影。这一点,相信翰婴是思考过的,也算是“皮”的第三重意义。

行书《玉谿生诗抄》

  最后,再多说几句他的篆刻。翰婴学习篆刻不过几年,着力却比书法更多,也已呈现出一些个人面目。他以先秦古玺印风作为创作方向,但并不追求大刀阔斧的写意效果,将着眼点放在处理内部元素关系上。因此他的印气息流畅,给人一种妥帖周到的感觉。或许是曾从事设计工作的原因,他的印中偶然会显露出装饰与符号图案的成分,古雅之外便又平添了几分新奇。近期的一些作品吸收了陶文的营养,弥补了往日线条细弱的不足,更加厚重与质朴。古玺印风在当代很受追捧,这种追捧多数源于作者对创作自由的向往与情感表达的需要,但也使古玺创作同质化的问题日益严重。能否通过对篆书的学习找到更深入的创作路径,或是通过印外渠道建立个性化的审美格调,是摆在每一位篆刻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翰婴未来无法回避的努力方向。

  邱振中先生曾说:“一位艺术家的早年,总是一点两点特别突出,其他方面则幼稚或欠缺,只有等其他方面发展到相应程度时,才有创造不朽之作的可能。”关于“陈皮”的几重论调多半是戏言,对翰婴的期望则句句属实,希望他能将自己打造得更为“皮实”,再由“皮”及“骨”,由“骨”及“心”,去完成自己艺术上的种种可能。

  (作者系策展人、艺术评论家)

 

  【书家简介】

  陈翰婴,别署陈皮、婴之、婴父。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导师言恭达教授、方小壮教授。现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学院教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连云港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南京印社社员、苍梧印社秘书长。


标签:艺术评论家;书法;翰婴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