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脉】在吴江偶遇打灶头的老艺人
2020-11-20 21:20: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蔡德林  
1
听新闻

  有柴火灶的年代,才有袅袅升级的炊烟。有了炊烟的天空,才有歌谣般的田园诗意和农家风味的饭菜香。

  离开故土有年,梦里常常回到童年,围绕着母亲的灶台玩耍。而今流寓江南,徒步乡村时,很惊异地发现,这边的乡村灶台,远不像湖北老家那么简易质朴,他们的灶台居然可以如此弘轩壮丽,美轮美奂。

  (老灶头做出的饭菜,是比现在的餐馆好吃)

  走进那些看上去有点古老的农舍,一般都还可以看到老灶头。大都是三眼灶,从里到外,灶台上嵌着大锅、中锅、小锅,外加一到两只小调锅,汤罐。灶沿宽大,甚至可以当饭桌。灶壁上开有橱柜,可放锅盘碗盏。灶门前还有专门放置火柴的小洞,方便取用,又可防潮。最让人惊艳的,是他们的灶台和烟囱周身,画有各类灶头画,写有各类文字,既有审美意义,又有吉祥寓意。

  总觉得这样的灶台旁,应该忙活着一个衣衫洁净、体态丰盈、满面春风的美丽少妇。但江南的农村,青壮留守种田的也少,所见也多是老人。和老人们闲聊,吴音媚好中,得知他们过去结炉砌灶,是一件关系到家庭兴衰的大事情,因此非常讲究,要择黄道吉日,请最好的师傅做。他们说的最好的师傅,是七都吴溇王家弄的谷小毛。

  后来一个偶然的原因,我认识了谷连江。谷连江的父亲,居然就是谷小毛。经谷连江指引,我居然走进了谷小毛老人的家。

  (谷小毛老人在自己的灶头前)

  谷小毛说,而今大家也不怎么用灶头了,只是供熏豆的时候才用,他自己的灶台,连灶头画也懒得画了。

  (灶头画,是典型的民间艺术,线条饱满,色泽艳丽)

  老人家1937年出生,已经年过八旬。他从小就生活在这个吴越边界的小集市上,种田,养蚕,打灶头。打灶头的手艺,是跟他父亲学的;父亲的手艺,又是跟祖父学的。我问老人家:“人人都说您的手艺最好,那您和您的师傅也就是您的父亲相比,谁的更好呢?”老人家想了想,笑了笑:“那还是我的好。一来我的技术在父亲的基础上做了改造,我打的灶更通风,更省柴;二来我的灶头画比父亲画得好。”

  “已经有20年没打灶头了。”一代巧匠,归于寂寞。老人家一辈子生活在他的手艺里,陶醉在他的技艺中,不打麻将,不去茶馆,什么业余爱好都没有。平时话也不多,只是说起老灶台,说起他给人家打灶台的那些岁月,浑浊的眼眸里,才又闪烁出新的光泽。

  “那时候,普通的泥瓦工,一天的工钱是1.8元,但我给人家打灶头,工钱是4元。”谷师傅说到这个,有点自得。不过他说,打灶头工钱虽高,但不仅要技术,还很辛苦,起早贪黑,一身泥水。他因为名闻遐迩,西边的漾西,东边的东山、西山,南边的青云、桃园,方圆百里,都有人请他去。他往往天不亮就起床,驾一叶扁舟,穿村越乡。不过一般的师傅,打一口灶需要两天,他一天就能完成,有时候需要画灶头画,精雕细刻,还需要在别人家里住上一宿。

  (灶头画里有祝福,有提醒,有审美)

  谷师傅画灶头画,会在颜料里加一点酒或者酒精,这样颜色更鲜艳耐久。他画的大都是财神、花鸟、松鹤、山水、鲤鱼跳龙门,图个好兆头;还要写上字,比如“福禄寿喜”、“生财有道”、“小心火烛”等。他的字画,是典型的民间艺术,线条饱满,色泽艳丽,很受欢迎。灶面、灶壁也要光洁平整,要把泥砖敲碎,把瓷片磨成粉,和石灰拌匀,用纱网撒上去。

  打灶头当然不能仅仅只是外表好看,最重要的是里面的结构。他说:“人要实,火要虚。”灶堂要有特定的深度,这样火焰才能直得起腰来,火苗才能舔到每一个锅罐。风箱、烟囱都有特定的位置,这样才能通风、排烟。老人家还告诉我,没有充分燃烧的烟雾,排到空中,是浓烟,黑烟,不好看;充分燃烧过的,飘到房顶上,是很淡很淡的,很轻很轻的,像水墨画。

  江南古风在,老规矩多,打灶头不仅要选吉日,还需要测方位。灶门向西会散财,向南会有口舌、争斗,向北会有病灾,只有向东,才有福禄。灶门还不能正对大门,不能让人在大门外看见灶门,否则凶多吉少。灶门也不能对着井,说是水火相克,会有奇祸。打好灶头还要严格按事先选定的时辰“进火”,以免前功尽弃。

  (吴侬软语听不懂,请来美女当翻译)

  谷师傅清心寡欲,为人实在纯善。他吃百家饭,但餐桌上的好菜,他一般不吃,尽量让给人家小孩子吃。他给贫苦人家打灶头,做得特别精细。村人说,谷师傅打的灶头,烧出来的饭菜都好吃些。但谷师傅说,那是因为跟他们关系好,故意要这么夸奖他。不过他也说,老灶头做出的饭菜,是比现在的餐馆好吃。特别是那些余焰文火烤出的锅巴,黄黄脆脆的,比如今餐馆油炸的,要好吃多了。

  (笔者和他合影的时候,戏称他为80后,说一个60后和一个80后合影)

  老人家13岁开始学手艺,一直干到60岁。渐渐地,液化气和电饭煲来了,电磁炉来了,管道煤气来了,他手艺再好,名气再大,请他打灶台的人还是日渐稀少。他先后带过16个徒弟,而今没有一个还在靠这门手艺吃饭。老人无限感慨。乡村在消失,炊烟在消失,老灶台在消失。现在有些农家还保留着老灶头,主要是为了烘熏豆,制作熏豆茶。时代呼啸向前,面对那些正在远去的背影,我们往往无力挽留,唯有怀念。

  (谷小毛老人站在自家房子后面)

  万有皆逝,灵魂不死。打灶头的老人,他的手艺可能会失传,那么,他工匠的品格,宁静的内心,几十年一以贯之地做一件事的耐心和毅力,在这个浮躁肤浅的时代,还能够传承下去么?

  【本文由作者蔡德林先生授权江南时报独家发布。蔡德林:湖北石首人,曾经担任石首日报总编辑、石首市文联主席,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凯伦股份品牌顾问。现居苏州吴江,为吴江区企业发展研究会秘书长、韶关市旅游文化顾问、新加坡亚太杰出企业家协会文化顾问。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标签:灶头;灶台;吴江
责编:管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