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长山万里秋
2020-11-16 15:2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唐红生  
1
听新闻

  十里长山万里秋

  唐红生

  秋日当登高,十几个户外人相约登十里长山。此山位于镇江市丹徒区,从山名可知有十来里长。

  拼车出发约半小时即到山下。霜降已过,秋意浓浓。沿着野道走进山间,城里秋色尚不明显,山中已五彩斑斓。

  秋天是硕果累累的季节,那景致总让人目不暇接。橡树的果离开枝头,散落一地,壳炸裂开来,圆鼓鼓的橡子从壳中滚出。猛一抬头,一树野柿缀满了枝,叶所剩无几,在蓝天的映衬下,点点橙红越发明艳,诱惑着味蕾。灌木丛中,时不时见到野鸦椿,果荚密密匝匝,果皮开裂后反卷着,鲜红鲜红,黑色的种子粘挂其上,红黑相间,犹如花上点缀着颗颗珍珠,野性十足,艳丽动人。正当我们七嘴八舌说道着这果能否吃时,有人用手一指旁边的果喊道:这里有高粱泡,很好吃。只见球形小果实红彤彤的,儿时在农村田野上经常采摘,一不小心,会被小皮刺扎一下,那种甜丝丝的滋味依稀记得。

  这时节见果不稀奇,见花就有点惊奇了。野菊花的花朵虽不大,但那么多聚集在一起,一团团、一簇簇灿若云霞,幽香缕缕,正应了“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诗句。与野菊相比,石沙参则低调得多。紫色的小花虽形如钟状,却不声不响、默默绽放。

  山里植物丰茂,野道在草丛中若隐若现。一株株松树挺拔伟岸,伸出长长的臂膀,似在迎接我们的到来。松风阵阵,溢出的满是热情。

  一路藤蔓交错,有的曲折,有的盘旋,有时需低头穿行,有时要跨越而过,给前行增加了不少麻烦。时不时遭遇荆棘,拉扯着衣帽。幸亏领队带了把镰刀,可谓“披荆斩棘”。

  终于登上山峰,小憩片刻,沿山脊而行。穿过一段嶙峋怪石,那龇牙咧嘴的模样,像在嘲笑我们,又像是鼓励我们。老墙基隐约可见,队友介绍这是万福宫的遗址。曾经的万福宫亭台楼阁,有房屋九十九间半,香火隆盛,可惜毁于日寇。

  再向一座山峰攀登,山势明显陡峭,好在不太高,不多时就站上了山巅。

  山腰处的观景楼琉璃翠绿,重檐翘角,颇有气势。登楼而望,视野开阔,秋风千里,秋阳正艳。极目远眺,蓝蓝的天空飘着大朵大朵白云,一江秋水如练,润扬长江大桥气势如虹。远远近近的山峦层林尽染,高楼鳞次栉比,城在山间,山在城中,好一派“城市山林”风光。

  来到山脚下米芾书法公园。长廊亭台精致典雅,花格窗、月形门,一一透着风雅。漫步在幽静的小道,翠竹摇曳,银杏金黄。眼前巨大端砚体圆温润,不远处的如椽毛笔,汁液饱满。不经意间,似见米芾笔走龙蛇、气韵流动,丝丝缕缕笔墨之香盈鼻。

  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的米芾,后半生定居在这方土地上长达40年之久。米芾出生于湖北襄阳,他在《净名斋记》中写道“襄阳米元章卜老丹徒”。生前就选择了终老之地,可见钟爱之深。遥想当年,米芾在十里长山写生、创作,足迹遍布山间。他潜心研究,或许十里长山带来了灵感,首创了“米氏云山”画风。米芾独辟蹊径,用“米点皴”表现的江南烟云,奇妙绝美,独树一帜。

  欣赏着瑞墨轩、松桂堂、绍兴米帖馆等陈列的重刻之宋拓米帖、新刻丹徒米帖,以及历代书家题赞米芾法帖跋文、米芾有关诗文书论语录,无不华彩熠熠。我仿佛走进了艺术殿堂,时而与大师对话,时而与书法交融,时而清寂静逸,时而热血沸腾。

  走出公园,十里长山呈龙腾之势,披万里秋色,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弥漫着千年翰墨醇香。我愈加感受其深沉而热烈、厚重而博大。

标签:米芾;丹徒区;镇江市
责编:管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