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两会报告】南通:追江赶海奏响文化产业“破浪”之歌
2023-03-10 14:20: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姬传涛  
1
听新闻

  江海门户,潮头浪涌;南北辉映,古今交融。

  滚滚长江水,浩浩黄海浪,催生了长江三角洲万里沃土,孕育了“江海明珠”南通。水流文化的浸润、南北文化的碰撞,千年来在这座“中国近代第一城”交织融合,谱写成一曲“江海文化”之歌。

  大力培育经营主体,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培育新兴业态,不断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近年来,江海儿女们乘风破浪,不断推动南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为弘扬江海文化、铸就文化强市提供澎湃动力。

南通博物苑

讲好张謇故事 擦亮“南通名片”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通博物苑,在张謇生平展陈前驻足良久。他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面对风云变幻的时代,张謇在南通兴实业、办教育、广慈善,以“士负国家之责”的爱国情怀与“独力开辟新路”的创新精神,规划了“一城三镇”城市格局,将南通打造成由中国人最早自主建设和全面经营的“中国近代第一城”。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今天的南通正乘风破浪,以实际行动铭记“张謇企业家精神”——

  印发《南通市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打造张謇文物品牌实施方案》,张謇相关遗存的保护修缮工作被列入《江苏省“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原创话剧《张謇》取得国家艺术基金“大满贯”,在全国各地舞台唱响江苏商界传奇;《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张謇》走进伊犁州等多地巡展,观展人数超270万……

  与时代共鸣的优秀文化,离不开现实载体的创新。近年来,南通在梳理张謇历史遗产和文物的基础上,着力打造“1+3”张謇文化特色展示区,重点推动南通博物苑整体提升改造工程,全力打造“中国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唐闸,重点支持张謇故里建设工程,着力推进启东沿海垦牧文化项目。

  此外,南通正充分挖掘利用以张謇企业家精神为特色的文化资源,推动建设以近代民族工业文化展示区为核心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擦亮江海文化名城“金名片”。

狼山

深化文旅融合 释放产业“活”力

  张謇不仅积极兴办民族实业,其创办的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奠定了南通“文博之乡”的地位。全市拥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1处、省级文保单位28处,国家级非遗名录12项、省级非遗名录53项,还打造了中国审计博物馆、中华慈善博物馆、中国珠算博物馆等一批“国字号”专业博物馆。

  要活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做好保护传承是发展之基。今年1月,《南通市主城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行动方案(2023—2025年)》正式出台,明确实施一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重点项目,为文化强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讲好南通红色故事,传承江海红色基因。南通重点打造第一批江苏省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培育项目——南通市如东小洋口“海疆长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和南通市如皋江安红军小镇融合发展项目,积极推进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业态及产业的融合发展。

  源于唐宋,盛于明清,国家级非遗文化在新时代化作“江苏符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吴元新介绍,该馆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服系合作成立传统印染工作室,联合南通大学蓝印花布艺术研究所承办“传统印染技艺培训班”,“工艺+高校”携手培养非遗传承“生力军”。

  “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金奖、江苏省工艺美术“艺博杯”特别金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茶花奖……在南通通作家具博物馆馆长、“江苏工匠”王金祥的匠心妙手下,古老的通作家具融合艺术感与实用性,将非遗工艺化作点亮生活的活态样本。

  “我们效仿张謇先生‘庶使莘莘学子,得有所观摩研究以辅益于学校’的精神,打造了青少年‘第二课堂’。”王金祥介绍,馆内开设的青少年社会教育课程很受欢迎。每逢假期,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文物知识,扮演“小小木匠”亲手组装榫卯家具,感悟中国工匠智慧。

  沈绣刺绣、梅庵派古琴、如皋盆景艺术……“活”态传承的非遗,为南通文旅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唐闸古镇,通过零租金方式引入十多个非遗项目,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技法、传授工艺。“非遗文化+景区”点燃了旅游热潮,一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成为江苏“越夜越精彩”的网红古镇之一。

  文旅融合提质增效,文化产业活力迸发。近三年来,南通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近370亿元,90个项目竣工投产。回顾2022年,南通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596亿元,占比5.24%,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1059家,数量全省第三;接待游客2917.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99.78亿元,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洲际梦幻岛、唐韵龙湾、天海道温泉城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串珠成链”,打造南通“江风海韵”新风景。

唐闸古镇北市街区夜景

强化数字赋能 助企“落地生花”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江苏文化产业的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为抢抓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新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2022年,南通制定出台《南通数字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快构建具有南通特色的“3+5+N”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积极引导各方资本、前沿技术、优秀人才向数字文化领域集聚。

  2月1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字文化产业盛会——2023年南通数字文化产业(上海)推介会在沪举办,现场20个项目与南通市崇川区“牵手”,助力地方在数字文化产业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南通大剧院

  崇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管丽琴介绍,作为南通主城的崇川正努力下好“先手棋”,率先成立全市首个数字文化产业园和首个数字文化产业基地,出台数字文化产业专项扶持政策。2022年,全区新增规上数字文化企业39家,9个数字文化产业项目入选市级文产重点项目,助力全市打造数字文化产业集群。

  “我们为入驻南通数字文化产业园的优秀企业精心准备了‘大礼包’。”南通港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申晨介绍,数字文化企业来产业园可获得三年的租金补贴,产业园还将从惠企政策、办公场地、公共服务等领域,全面助力数字文化企业“落地生花”。

  “当时来到南通,不仅看中这里广阔的市场与良好的发展前景,更感受到对数字文化企业的重视。”江苏赋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炳男感慨道。

  作为文化科技创新型企业,赋助智能近年来深耕VR、5G等数字文化产业,科技赋能打造沉浸式智能文旅项目。“我们能够发展壮大,得益于南通针对数字文化产业推出的创新激励政策。未来,赋助智能将继续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及人才培养,助力全市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海带江襟淮锁钥,吴头楚尾越咽喉。下一步,南通将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持续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通段建设,聚力打响张謇文化品牌,以“深度融合”作为产业发展突破点,不断提升南通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加速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为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 姬传涛

  通讯员 陈东 季天龙 金思珺

  图片由南通市委宣传部提供

标签:南通博物苑;南通;名片
责编:dai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