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桃红柳绿,名城淮安,风光秀丽。每天近5万人次的游客,把千年古镇河下塞得满满当当。访名人足迹,读名家名著,赏名门古宅,品名牌小吃,探名园风景,询名医国药,购名品小件……在这里,旅客们尽得其乐,流连忘返。“我是第三次来淮安春游。”来自安徽的张凝颖女士告诉记者,“前两次回去后把淮安的历史文化、名胜风景讲给同事朋友听,他们向往这里。这不,这回我们10多人组团来了。”
淮安府署
无需穿越,名城遍古迹
一座古城,就是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淮安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沟通江淮,淮安便成为“九省通衢”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700年以来,这里一直是郡、州、路、府的治所,留下了星罗棋布的历史遗存。
站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的大堤上,不仅可以领略浩淼无垠、千里载运的运河风光,更能从历史书籍里体会运河承载封建王朝经济命脉的过往,漕运总督总院遗址、中国漕运博物馆、榷关,让来访者感受一个民族行走在水上的传奇。建于明洪武二年的淮安府署再现了吏治的清明与混沌;镇淮楼浓缩了淮河沿线儿女为淮水安澜千年奋斗历程;坚不可摧的城墙曾帮助韩世忠、史可法、左宝贵抵御外敌;“埋倭墩”记录了淮安人民歼灭倭寇、保家卫国的壮举,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展现了邓子恢、谭震林、张鼎丞、粟裕、陈丕显、张爱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范;而周恩来故居等国家一级文物单位,展现了一代伟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国革命和建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风貌。
漕运博物馆
文韬武略,当惊世界殊
淮安自古文风鼎盛。
这里是中国“四大名著”三书成书地。走进吴承恩故居,读“西游”,看“射阳簃”里吴公斩妖除魔显神通;阅“水浒”,听施耐庵隐居淮安诉说蓼儿洼宋江兄弟情;品“红楼”,赏曹雪芹借贾府兴衰析王朝更替。
淮安人的鸿篇巨著,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刘鹗故居,游客能了解作者如何著作《老残游记》;在吴鞠通纪念馆,可以了解中医精粹——《温病条辨》;在罗振玉旧居,可欣赏《殷墟书契》《敦煌石室遗书》《鸣沙石室佚书》《敦煌古写本周易王注校勘记》《鸣沙石室古籍丛残》等。
淮安武将辈出。在胯下桥、韩信钓台、漂母祠,可一览“兴汉三杰”之一韩信的风采;在梁红玉祠,能领略击鼓战金兵、与丈夫韩世忠并肩战斗的梁红玉巾帼风范;在关公节祠,可拜谒血洒疆场、视死如归的抗英名将关天培;在沈坤状元府,可以感受到一介书生自募乡勇,亲自上阵,抗击倭寇,誓死保家卫国的豪情壮举。
河下古镇梁红玉祠
千年淮味,造就世界美食之都
淮安是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入选“世界美食之都”,来到淮安,每个人都会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它选料严谨、因材施艺;制作精细、风格雅丽;追求本味、清鲜平和。
到淮安,无论入住淮安金陵国际大酒店、天时晋国际大酒店、淮安宾馆、老淮安·淮安菜等高档酒店,还是走街串巷,小饭馆、小酒店、小吃摊,都可以品尝到炖、焖、煨、焐、蒸、烧、炒的各式菜肴。软兜长鱼、平桥豆腐、文楼汤包、开洋蒲菜、钦工肉圆、朱桥甲鱼、顺河卜页……构成淮扬菜主体。震丰园透明馄饨、淮荫园薄皮水饺、岳家茶馓等点心,也是“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
暖心服务,体验“到家”之感
淮安区委、区政府把打造“旅游兴区”与“工业强区”放到同等位置上,通过外引内联,把做好做精“百里画廊”作为振兴旅游业的重头戏,努力使淮安成为游客必选之地、首选之地。
淮安楚韵文旅(集团)公司整合资源,丰富5A级景区文化内涵,对淮安府署、龙光阁、状元阁等景点进行维护;提升闻思寺功能,复建藏经楼;复原茶巷古典园林,展示汪廷珍“道甯堂”、阎若璩的“眷西堂”、吴玉缙“东头书屋”等历史遗存,扩建新安旅行团纪念场地,新建陈铎艺术馆、萧湖国际大酒店、新河记餐饮、古楚百年餐饮、宴花楼、归园棕桐树下等旅游新项目;整治湖嘴大街南入口环境;新建茶巷地下大型停车场,完善古镇核心区旅游配套设施。
淮安楚韵文旅(集团)公司为游客们奉上经典文化,出台红色教育、自然风光、名人探访等经典旅游线路,供游客们选择。各景点服务人员都是游客们的管家和“店小二”。
涟水国际机场,已经通车的徐宿淮盐、连淮扬镇高铁和正在建设的宁淮城际高铁,京沪、淮盐、徐淮、宁淮、长深高速公路为游客到来提供交通方便。
可以说,来到历史名城、旅游胜地淮安,有忘不了的记忆,有听不完的故事,更有意想不到的邂逅。
通讯员 梁文龙
图片由楚韵文旅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