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两会报告】泰州:书写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擦亮“梅兰芳故里、海军诞生地”核心文化品牌
2023-03-10 13:59: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管云林  
1
听新闻

  近年来,泰州市立足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发挥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优势,整体规划、统筹实施,文旅融合发展脚步越来越铿锵;深入挖掘人民海军文化要素,加快筹划推进“海军文化园”建设,进一步擦亮“海军诞生地 水兵母亲城”城市名片;特色文化优势产业不断集聚,一批龙头型、特色型文化企业和产业基地脱颖而出;推动京剧《梅兰芳·蓄须记》、淮剧《杨根思》等本土优秀作品“破圈”而出;加大扶持力度,打造文化产业中的瞪羚企业、科技“小巨人”…… 将文化“软实力”转换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硬实力”,城乡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兴化千垛菜花景区

文旅融合,锻造文化赋能金名片

  早春三月,“千岛之乡”兴化千垛景区内已是满目金黄,数千垛大小不一的花岛飘浮在万顷碧波之上,如一条条满载金花的小船荡漾在水中。置身于一望无际的千垛菜花间,能感受到随风而来的醉人的菜花香。

  “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兴化千垛景区作为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每年都会吸引中外游人前来踏春赏景。

  即将于3月23日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泰州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的主题就是“幸福泰州 水润兴化”。泰州,正以“满城春色”邀请中外宾朋一起赏菜花、看会船、吃早茶、品人文,让这场“文旅盛宴”更彰显水城水乡的节庆特色。

  今年的旅游节更突出水城水乡节庆特点,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将举办姜堰溱潼会船节、雕花楼美食节等40多项春季节庆活动,还将通过承办江苏省乡村旅游节,进一步加快“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大健康”前进的步伐,持续扩大“健康名城、幸福泰州”的影响力。

  让文旅融合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彩,持续提振文旅消费,发挥文旅消费的叠加乘数效应,泰州打出了春游赏花、人文探寻、美食养生最为自豪的三张特色名片,每一张都十分亮丽。

  “当!当!当!”锣鼓铿锵,“下!下!下!”水手的呐喊句句高亢。在越敲越密的锣鼓声和雷鸣般的欢呼声中,十里溱湖百舸争流、千舟竞发,篙子如林、浪花飞舞,篙船如离弦之箭,从水面腾空跃起……

  “溱潼会船甲天下,天下会船数溱潼”。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的溱潼古镇,每年都有四乡八镇的数百只会船云集溱湖,参加一年一度的溱潼会船节。

  溱潼会船,人文色彩颇为浓厚。以“千篙万桨闹溱湖,百舸争流逐春潮”的壮观,彰显水乡自然生态、人文风情、旅游景观和会船民俗之美,积淀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勇气,传承着悠久历史和文明,它与傣族的泼水节等一起,被列为全国十大民俗节庆活动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挖掘会船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泰州市在创新保护传承利用上下足了功夫。

  今年的会船节涵盖了开幕式、万朵古山茶观赏节、“双河”水上观光游览启动仪式、经贸洽谈会、“中国姜堰黄龙士亚洲杯”女子围棋赛、“堰上花开”乡村旅游节、溱湖湿地音乐节等活动,在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同时,更彰显文化魅力。

  走进古韵悠悠的泰州老街,一座极富文化特色的博物馆——泰州早茶博物馆总能吸引游客的目光。在中国,以“吃”为主题的展馆并不少见,然而,以“早茶”这种地域性饮食方式为主打的博物馆却属实不多。

  泰州人的早茶文化流传了上百年,遍布泰州大街小巷的早茶店溢满了人间烟火气,是当地美食养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品种繁多的包子、清香热茶、软糯的烫干丝、鲜香的鱼汤面……“一茶、三点、一面”唤醒泰州人的味蕾,独特的味觉艺术,让饮食变得有滋有味。“早上皮包水(吃早茶),晚上水包皮(泡澡堂)”,泰州人创造的生活美学文化,让“尘世间的幸福”从早晨开始。

  “吃早茶,是许多泰州人的生活习惯,历史上,苏中很多地方都有吃早茶的习俗,但保存至今的已凤毛麟角,唯独泰州将此习俗继承、保持得最好,并顽强地根植于民间,融于人们生活之中。”江苏省药膳研究会会长朱坚说。

  今年2月,在北京举行的泰州(北京)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就是从“早茶”开始的。泰州市领导邀请与会的客商嘉宾共同品尝泰州早茶,感受泰州人的诚挚热情,体验泰州早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遍布于青砖黛瓦间的美食养生文化所带来的舒适、惬意与美学,道出了泰州的富裕和人文风情。

锤炼品牌,唱响泰州文化最强音

  行走在泰州街头,海军公园、海军大道、水兵广场如影随形,双拥一条街、双拥长廊随处可见。泰州是人民海军诞生地,被誉为“水兵母亲城”,见证了人民海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光辉历程。

  1999年4月,泰州市建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先后获得全国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泰州海军舰艇文化园

  文化因创新而辉煌,文物因赋能而精彩。海军文化元素作为最光荣的城市符号,已经融入了城市血脉。进一步擦亮“海军诞生地 水兵母亲城”城市名片,是452万泰州儿女最为迫切的心愿。

  为全面展示人民海军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着力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地标、全国唯一的人民海军文化溯源地、全球知名的海军文化旅游目的地,海工装备和高科技船舶产业集群,泰州市在守正中把稳舵盘、保持航向,在创新中寻求突破,大手笔统筹规划推进“海军文化园”建设。

  随着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对建设海军文化特色的展示工程也高度重视,派出专家组考察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明确纪念馆的定位与标准,全力打造最具海军元素的百年精品工程、国家级纪念馆。重点包括恢复旧址原貌(五进院);在旧址建造新的纪念馆;建设海军大道主题广场和新馆主题广场,打造地标性建筑(雕塑);充实纪念馆展陈内容、武器及江边舰艇装备;每年在泰州举行“4·23”中国海军节,持续做大海军文化品牌。

  万事俱备,春风已至。泰州市成立市级层面工作专班,推动项目前期洽谈、落地实施。

  海军文化园将红色文化、长江文化深度融合,深入挖掘人民海军红色文化内涵,也为不同社会群体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课程,把“海军诞生地”红色课堂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品牌,为文化创新发展拓展更多空间。

  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泰州还从丰厚文化积淀中萃取出“梅兰芳、泰州学派、里下河文学、郑板桥”四大城市文化标识,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让越来越多的泰州文化元素不再“曲高和寡”,“活”起来、“火”起来的文化更讨人喜欢。

  泰州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这里人文荟萃,施耐庵、郑板桥、梅兰芳是其中杰出代表。

  今年1月,由泰州市与国家博物馆、梅兰芳纪念馆联合策划举办的“梅澜芳华——梅兰芳艺术人生展”在北京与广大观众见面。近三个月的展览,数十万名观众走进国博、走进梅兰芳的艺术世界,感受梅乡的艺术魅力。

  高起点打造四大城市文化标识,构筑文化发展新优势,锻造一座更有魅力、更有活力、更有温度的“人文之城”,泰州加快筹建梅兰芳艺术中心,组建梅兰芳京剧团,京剧《梅兰芳·蓄须记》全国巡演,将“梅”元素远播神州大地。

  每年举办的梅兰芳艺术节,唱一曲京腔醇厚,兴一派梅韵流芳,彰显了梅兰芳文化标识,让梅郎形象处处可见,梅氏风骨口口相传。从今年起,还将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联合江苏省戏剧学校实施京剧人才培养计划,不断续写“百梅争艳”新篇章。

  去年举办的第二届泰州“百梅争艳”戏曲汇上,梅花奖获得者朱世慧、万晓慧、王小蝉,为观众献上了经典作品《徐九经升官记》,“三朵梅花”在泰州大剧院华丽绽放,精湛的表演、扎实的功底和完美的艺术呈现,让泰州戏迷大饱眼福。“梅花奖”精品剧目展演还增设了云上戏曲展播板块,选择10场剧目进行线上展播。让“精品剧目”深入“泰有戏”小剧场、街道社区、学校等地,通过举办“梅郎故里戏曲会客厅”“戏曲艺术讲堂”“大师课”“票友联唱见面会”等,让“梅花奖”得主和演员们走近群众。如今的泰州正逐步成为全国戏曲文化高地。

“百梅争艳”戏曲精品汇演

  放大“梅郎故里·戏曲圣地”品牌影响力,以戏曲与其他艺术门类融合创新为主要形式,以真人秀和国潮音乐节为载体,依托bilibili、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破圈”传播、跨界体验,打造了潮戏、潮曲集中地,让群众近距离感受戏曲魅力。

  促进文化产品与技术、模式、业态、场景等融合发展,增加先进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是泰州文化产业发展题中之义。抓住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让文化自信在文化活动中不断培厚。

  今年,泰州市还将举办泰州学派学术峰会、第十一届里下河文学研讨会、“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诗书画大赛、郑板桥艺术节等活动,不断提升“梅兰芳、泰州学派、里下河文学、郑板桥”四大特色文化品牌影响力。

  放大文化核心品牌效应的目的是赋能高质量发展。2022年泰州市特色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04.91亿元,破百亿大关,增速达17.04%,远超同期GDP增长率。其中,水乡工艺产业增加值41.55亿元,增速达到18.53%;乐器产业增加值12.38亿元,增速达36.73%;文娱装备产业增加值50.97亿元,增速达到11.98%。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

厚植优势,激发创新发展新动能

  走进黄桥镇,总能听到悠扬的琴声在耳边荡漾。黄桥镇有小提琴、大提琴、贝斯、钢琴、吉他和尤克里里等10多个品种乐器及配套企业230多家,其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5%以上,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提琴产业集聚区,吸纳了近2万名相关从业者。

  牢牢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规律和资源要素条件,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泰州有十足的底气和创新的举措。

  去年出台的《泰州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让文化产业发展布局思路更加清晰:发挥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优势,整体规划、统筹实施,打造“1+8+6”的发展格局。“1”是指打造古盐运河文旅融合发展带;“8”是建设泰州文化创意产业园、泰兴济川文化产业园、中国黄桥乐器文化产业园等8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6”是6个市(区)重点发展数字文化、文化旅游、文化制造、高端印刷、版权服务、创意设计、文化娱乐、文化会展、影视传媒、体育休闲等文化产业业态。

  春节刚过,以工艺品创意设计、演艺剧目创作、游戏软件开发、动漫设计等为产业主体的泰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春意涌动,一股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创新之风扑面而来。作为第一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这里的文创底蕴和根基深深吸引了年轻创业群体。

  先后举办了“NCBP国家杯棋牌职业大师赛”泰州站比赛、江苏省电竞俱乐部联赛启动仪式、泰镇扬三市高校LOL对抗赛和王者荣耀5G体验赛的泰州智力竞技产业基地,一群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年轻人正紧锣密鼓筹划着今年新的创意项目。

  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铸魂。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黄桥乐器产业园等重点文化园区的载体带动作用,泰州市强化主导产业、领军企业带动作用,推动科技、信息、数据、资本、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汇集,提供可共享共用的基础设施、技术设备、信息资源和中介服务;发挥集聚效应,提升规模效应,降低文化企业的创业和运营成本,培育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让文化科创产品在流量时代迅速“出圈”,形成“1+1>2”的产业协同效应。

海陵工业4.0暨大数据中心产业基地

  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是泰州横向联动、融合发展的创新之举。文旅、科技、金融、商务、工信等部门齐聚一堂,围绕“文化+”使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文化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融合,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文化发展,不断释放本土文化内涵,激发文化市场经营主体活力,持续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文化+旅游”整合起人文、体育、特色乡村等旅游资源,望海楼、桃园、梅园、乔园、学政试院、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江苏盐税博物馆等11个景区景点和老街、三水湾、柳园3大文商旅街区串点成面;“文化+科技”再拓新蓝海,“云演出”“云展览”等在线沉浸式文化服务,满足了更多人线上文化需求;“文化+金融”推动资本向文化产业不断汇聚,构建起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文化金融服务创新体系;“文化+节庆”不断拓展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让文化元素更能体现可视化、交互性、沉浸式的新趋势,促进了文商旅融合发展。

  变单人敲锣为众人打鼓。泰州市做足“文化+”文章,文化与体育、旅游、农业、康养融合发展,产业链的拓展延伸,催生出新的文化消费产品和服务,持续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

  文化永续,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新时代十年泰州文化建设成就非凡,续写文化发展新华章任重道远。

  凤城河畔,文化创造源泉正充分奔涌,文化产业大文章越写越精彩,正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不竭的动能。

  记者 管云林

  通讯员 杜宽军 贾健

  图片由泰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标签:泰州;泰州市;文化
责编:dai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