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跨越20年】图表看锡山经济发展成就
2021-05-13 13:22: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2001到2021,这是披荆斩棘的20年,诠释着锡山人民团结拼搏、执着追求的信念;这是波澜壮阔的20年,见证着锡山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凝心聚力的决心;这是岁月如歌的20年,吟诵着锡山大地蒸蒸日上、繁花似锦的乐章。

      2000年12月21日,国务院批准锡山市撤市建区。2001年5月18日,锡山区正式挂牌成立,在砥砺奋进的20年里,区委区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抢抓机遇,开拓前进,走出了一条率先发展、创新发展之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锡山已经成为无锡经济社会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经济总量大幅提升

      2001年,锡山区地区生产总值123.00亿元;2007年实现翻倍,达到261.02亿元;2012年再次翻倍,并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45.68亿元;2020年实现975.38亿元,是2001年的7.93倍,年均增长11.1%。

人均GDP超过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

      2005年,锡山区人均GDP(2005年开始以常住人口口径计算)4万元。之后,人均GDP基本以两年一万元的台阶增长,2011年实现7.16万元,达到了人均一万美元以上的标准,2016年达到人均10.53万元,2019年人均达到13.02万元,接近2万美元。2020年预计实现人均13.78万元,按照当年汇率计算,合2.12万美元,是2005年的3.45倍,年均增长8.6%。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2001年,锡山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11亿元,2004年突破100亿元,2009年突破200亿元,2010年突破300亿元,2019年突破400亿元,2020年达到527.97亿元,是2001年的20.22倍,年均增长17.1%。

财政实力显著增强

      2004年,锡山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4年开始采用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口径)10.38亿元;2007年实现翻倍,总量21.28亿元;2011年再次翻倍,达到45.77亿元。2019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74亿元,2020年完成94.61亿元,是2004年的9.11倍,16年间年均增长14.8%。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总体呈现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持续上升的态势。2001年锡山区三次产业比重为4.7:60.4:34.9。近年来,随着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到2020年三次产业比重为1.7:49.7:48.6,三产比重接近50%。

就业结构逐步调整

      就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2001年,锡山区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26.1:51.6:22.3,2019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3.4:65.6:31.0,2020年三次产业就业大体保持2019年结构,并进一步优化。总的来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持续下降,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

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

      经过20年的发展,锡山区工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136.53亿元,2011年突破1000亿,达到1050.17亿元,2020年达到了1474.92亿元,年均增长13.3%。产业更趋集群化,形成电动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服装四大优势产业集群,确立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人工智能四大新兴产业集群。2020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3个行业的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百亿元。新兴产业逐步崛起,2020年高技术制造业完成产值281.09亿元,增长23.1%,占全部规上产值比重为19.1%;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534.18亿元,增长11.3%,占全部规上产值比重36.2%;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716.01亿元,增长11.4%,占全部规上产值比重为48.5%。

城镇化率稳步提高

      建区之初,锡山区工业经济基础和综合实力相对薄弱,被称为“农业区”。2006年城镇化率仅为54.6%,2016年突破70%。70%的城镇化率意味着城镇化从"农民进城"的上半场,开始步人"人口进一步向中心城区聚集”的下半场。城市的规模效应愈加突出,2020年预计达到73%。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2001年,锡山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51元,2007年突破万元大关,2013年破2万元,2018年破3万元,2020年达到36143元,是2001年的6.88倍,年均增长10.7%。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年开始统计)16003元,2012年收入翻倍,达到35905元,2020年达到61724元,15年间增长2.86倍,年均增长9.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005年的2:1缩小至2020年的1.71:1。2013年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013年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2013年开始统计)31628元,2016年突破4万元,2019年突破5万元,2020年达到53986元,年均增长7.9%。

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长

      2001年,锡山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5.75亿元;2005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12.2亿元;2009年突破200亿元,达到212.09亿元,2013年突破300亿元,达到334.55亿元,2019年突破500亿元,达到500.67亿元,2020年完成625.6亿元,年均增长14.8%。

社会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2001年,锡山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5亿元,2010年达到102.48亿元,2018年达到202.70亿元,2020年达到221.61亿元,年均增长11.4%。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3604元,2020年达到18931元,期间增长4.25倍,实现年均增长9.1%;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由2001年的39.7%,下降至2020年的29.7%。

金融支持力度加大

      2001年,锡山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82.17亿元、49.05亿元,2017年各项存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达到1014.14亿元;2019年各项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达到1044.13亿元。2020年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417.22亿元、1249.75亿元,存、贷款余额分别是2001年的17.25倍、25.48倍,年均增长16.2%、18.6%。

外向经济快速发展

      对外贸易迅速扩大。2001年,锡山区外贸出口总额为1.53亿美元;2006年突破10亿美元,达到12.2亿美元;2020年完成38.13亿美元,年均增长18.4%。

      外资利用成效显著。2001年实际到位外资2.23亿美元,2006年突破3亿美元,达到3.40亿美元,2020年实际到位外资3.70亿美元,是2001年的1.66倍。

      站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起点上,锡山将按照“做全市重要增长极当改革创新先行军”的总要求,奋力书写“无锡靓丽东大门,品质活力新锡山”的精彩华章。

标签:; ;经济总量;山区
责编: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