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日前,记者从江苏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全省12315热线平台共受理群众诉求28.2万件,诉求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17%。其中,投诉6.2万件,同比下降11.43%,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470.38万元。
一般食品类投诉举报居多
一季度全省12315热线平台受理食品安全问题相关投诉举报8821件,同比增长43.21%,进口冷链食品问题成为关注新热点。
进口冷链食品相关问题主要集中在经营者是否严格审查进口冷链食品入境检验检疫证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证明、消毒消杀证明等材料,进口冷冻食品标识标签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是否有中文标签,以及冷链食品的质量问题等。
食品本身的质量问题仍为主要反映内容。产品类别涵盖了乳制品、烘焙食品、肉及肉类、水果,主要集中在大型食品超市、小型食品经营店以及小型餐饮店。具体问题包括生产或经营过期、变质、失效的食品,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商家售卖过期、变质食品导致消费者出现身体不适等。
食品包装问题较为集中,尤其是预包装食品。如标签、说明书的标识遗漏必要信息,包装和标识标签不规范以及标识存在错误。
食品违规宣传设陷阱。在食品消费投诉中,有关食品经营者宣传的促销打折优惠未能兑现、消费者无法享受折扣的投诉仍然存在。部分经营者对保健食品进行违规宣传销售,发布的食品广告中含有“最新科学”“最新技术”“最先进加工工艺”等语言或者表述,或者广告含有虚假、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内容,存在违法广告或者虚假宣传行为。
合同纠纷争议多
2021年第一季度,全省12315热线平台受理合同问题相关投诉15207件,占总投诉量的24.53%,位居投诉问题第一位。主要问题集中在经营者拒不履行合同约定内容方面,主要发生在销售服务、互联网服务、家居用品、电信服务、美容美发等服务消费领域。
口头承诺难兑现。经营者与消费者订立合同时,未将其口头承诺内容写入合同或补充协议,在经营者没有兑现承诺后,导致消费者难以追究经营者的违约责任。
合同条款不清晰。经营者与消费者订立合同时,对合同价款、合同履行、经营者义务、违约责任等关键性条款含糊其辞,约定内容不明确或者存在歧义,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后难以维权。
格式条款不公平。经营者与消费者订立合同时,合同文本中存在诸如“此卡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本卡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等排除消费者权利、减轻或免除自身责任的格式条款,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健身服务仍是维权热点
健身场所的安全隐患、商家的虚假宣传、经营者突然停业或转让等问题仍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2021年第一季度,全省12315热线平台共受理文化娱乐体育服务投诉2535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投诉量约为去年的2倍,其中健身服务投诉1366件,占比53.89%。
健身卡概不退换、遗失不补或补卡程序繁琐这些“霸王条款”在健身服务行业普遍存在。经营者突然停业或转让,使得消费者面临健身卡无法使用或退款的困境,消费者因个人原因提出转让或退卡时,往往与商家难以达成一致。与此同时,健身房在推销售卖健身卡或健身课程时,许诺的健身娱乐地点、设施、课程、教练等,与消费者实际消费时存在偏差,或服务内容未经消费者同意私自发生变更,侵害消费者权益。
停车收费举报问题升温
2021年第一季度,全省12315热线平台受理价格违法行为举报460件,其中停车收费问题393件,占价格违法行为举报总量的85.43%。
收费标准不透明。部分停车场收费明细不清晰,收费贵且未明码标价,停车收费不执行政府定价、指导价,部分消费者认为市政道路泊位停车收费政府定价标准过高等。
设置标志不显著。有部分停车场虽然标明了价格,但未设置在显著位置,不易被消费者发现,容易发生缴费纠纷;收费路段标志不明确,消费者停车后被罚款或拖车。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康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