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南京分行: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助力美丽江苏建设
2021-06-04 09:58:00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通讯员 昕辰)近年来,兴业银行南京分行紧抓“美丽江苏”建设进程中的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机遇,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健康快速发展。2021年以来,兴业银行南京分行积极跟进落实国家和地方有关“碳达峰、碳中和”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部署,发挥绿色金融专业优势,在产品、政策、资源等方面全力做好配套支持。

“商行+投行”双轮驱动,助力江苏率先实现“碳达峰”

今年“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作为经济强省,江苏立志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兴业银行南京分行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思路,践行兴业银行总行“商行+投行”战略,发挥绿色金融集团化产品体系优势,满足企业各类直接和间接融资需求。

在传统贷款方面,该行将清洁能源利用、新能源汽车及其产业链、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作为2021年绿色金融业务重点领域,对于重点领域的绿色贷款新增投放,充分调动行内各项资源,在审批效率、贷款规模、风险资产上优先予以保障。2021年以来,该行在江苏地区以项目贷款形式支持了“凯盛光伏材料(徐州)有限公司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及设备制造项目”、“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动力锂离子电池(一期)项目”、“连云港浦南门站至徐圩调压站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南京地铁10号线二期项目”、“南通欣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绿色建筑开发项目”等多个“碳达峰、碳中和”领域项目,投放总金额超30亿元。

在投行产品运用上,兴业银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承销金额多年来处于市场前列。“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在低碳领域积极探索新产品、新模式,接连落地多笔创新产品:

2月2日,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市场首单绿色权益出资型票据——“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绿色权益出资型中期票据”成功落地,发行规模7亿元,期限三年。据悉,该笔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江苏省液化天然气储运调峰工程项目,项目建成将有利于保障能源系统的高效、低碳运行,优化江苏区域内能源结构。

4月15日,由兴业银行牵头主承的南京金融城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成功落地,发行规模2亿元,期限三年。该项目为全国首批注册的碳中和债券,也是南京地区首只发行的碳中和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南京金融城二期东区的绿色建筑开发建设。该项目符合三星级绿色建筑的标准,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设计、优化建筑节能设计,选用高效节能设备,高保温性建材、建设立体绿化、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等措施,有效减少碳排放,积极助力低碳智慧城市建设。

“‘30·60’目标的加速推进,在引领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同时,也将对银行金融机构经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将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专业优势,在江苏地区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新路径”该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深化银政合作,金融活水灌溉绿色实体经济

江苏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工作,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强省。兴业银行南京分行通过参与顶层设计、开展战略合作、引领发展模式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与政府部门的对接,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切实做好绿色金融“融资”和“融智”服务。

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先后于2013年、2017年与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签订两轮战略合作协议,承诺提供不低于1500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目前已超额完成投放目标。双方还在重点环保项目落地、创新产品推动方面开展了积极合作。

2018年,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江苏省财政厅、兴业银行南京分行等携手设立的“环保贷”业务合作协议正式签约,“环保贷”主要用于支持实体企业开展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该产品首创将财政风险补偿资金作为增信手段的业务模式,当发生偿贷风险时,由资金池和银行按照差别化风险分担比例共同承担损失,该项举措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申贷门槛;在资金价格方面,相对于同期限贷款,“环保贷”具有一定优势,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供便利。在兴业银行南京分行的持续推动下,该行已累计投放“环保贷”113笔,贷款金额合计72亿元。

除“环保贷”外,兴业银行南京分行与政府部门还合作推出了绿色股权投资基金、“绿色创新投资”、“节水贷”等绿色金融特色产品,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选择。在各级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截至2021年5月末,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已累计向江苏1269家企业提供绿色融资2675亿元,绿色金融融资余额1055亿元。

生态兴则文明兴,未来江苏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将紧跟政策导向,发挥绿色金融组织架构、特色产品、政策措施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调整业务结构、创新产品服务,大力支持美丽宜居新江苏建设。

标签: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南京
责编:张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