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 宋诗新解】第二十二集
2021-06-03 09:2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钟振振  
1
听新闻

  钟振振,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第二十二集

钟振振 宋诗新解

书 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关于此诗的主旨

  朱东润先生《陆游选集》说曰:“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陆游六十二岁,家居山阴,作此诗。前四句叙述早年在镇江和南郑军中,看到祖国的军队,自己决心收复失地,意志坚定。五句叙述平生的志愿,六句揽镜自照,两鬓斑白,有时机一失,不可复得的伤感。末两句推崇诸葛亮,提出谁能和他以兄弟辈相处的问题,在全诗似觉意外生枝,实则作者以诸葛亮自比,因此前后八句,一气呵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97—98页)按:这种解读,笔者认为是有问题的。

  精确地说,“千载谁堪伯仲间”应释为“千百年来有谁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伯仲间”,是以兄弟排行为喻。老大、老二序次仿佛,纵有些微差别,相去亦不甚远。例如,曹丕《典论·论文》曰:“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即谓傅、班二人文名相埒。

  杜甫《咏怀古迹》诗五首其五曰:“伯仲之间见伊吕。”即谓诸葛亮的才略可与古代贤相伊尹、吕尚齐驱。

  宋蒋堂《梅》诗曰:“无花能伯仲,得雪愈精神。”即谓其它花卉均不可与梅花相提并论。

  陈师道《送杜择之》诗曰:“两父论诗伯仲间,去思今识谢家安。”宋任渊《后山诗注》曰:“两父,谓杜审言、子美,皆能诗。而择之可为伯仲也。”即谓杜择之诗可与唐杜审言、杜甫媲美。释道潜《曾子固舍人挽辞》二首其一曰:“学穷游夏渊源际,文列班扬伯仲间。”即谓曾巩之文在汉班固、扬雄之间。

  李彭《舍弟彤检校南庄刈稻中秋日作三绝句见寄醉后偶次其韵答之》诗三首其三曰:“应须剩读书千巻,始在班扬伯仲间。”即谓其弟李彤如能再多读书千卷,便可追及班固、扬雄。

  陈与义《友人惠石两峰巉然取杜子美玉山高并两峯寒之句名曰小玉山》诗曰:“九华诗句喧寰宇,细比眞形伯仲间。”即谓友人所赠两峰奇石足当苏轼《壶中九华诗》所记李正臣藏九峰奇石。

  洪皓《洨河石桥》诗曰:“泉南应伯仲,松江说无处。”即谓洨河石桥唯泉南石桥可比。

  李流谦《吾友黄仲秉读枚乘七发至所谓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感而作诗以示予予谓乘尝事吴已而去之梁斯言也殆为两君发欤贤司马长卿长门远矣因次韵以申其意》诗曰:“枚生其伯仲,犬子但牧圉。”即谓其友黄仲秉诗可与汉枚乘《七发》匹敌。以上所辨,还是枝节问题。关键在于,此诗末二句似不可以认为“作者以诸葛亮自比”。

  说者已经指出,作此诗时,陆游六十二岁,正闲居在故乡山阴。当其年轻气盛、壮志凌云之时,固然是有可能以诸葛亮自许的。但仕途坎坷近三十年,功业无成,归老林泉之际,还能强说自己堪与诸葛亮相“伯仲”么?这符合他当时的心境、身分和口气么?

  本篇题曰《书愤》,诗中何处见出诗人之“愤”?

  细细咀味全篇,前四句是回忆自己青壮年时期对中原恢复之大业充满着必胜的信念,语气豪迈而雄壮;中二句自叹流年易逝,壮志难酬,语调一转而为悲慨。这六句皆无以见出作者之“愤”。

  末二句如解作“以诸葛亮自比”,则语气复转为自负。这样,全诗情绪演变的过程即是“自负——自哀——自负”,题中的那个“愤”字岂不是没有着落了吗?

  题目应该反映内容,感情必然形诸章句。

  窃以为本篇语调变化的顺序是“豪壮——伤悲——愤激”,诗人之“愤”正表现在末二句。

  他愤恨当朝得志的辅弼重臣每多庸碌苟安之辈,竟无一人能像诸葛亮那样力主北伐,为恢复中原的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出师表》中语)。

  本篇首句“早岁那知世事艰”,“世事艰”三字即为末二句的“愤”词埋下了伏笔。

  世事艰就艰在朝中妥协派亦即主和派当权,自己虽有作“塞上长城”的抗金报国之志却横遭压抑,不得重用,终至蹉跎岁月,壮志成空。

  抚今追昔,他怎么能不“愤”呢?

  深考陆游的身世,恰好可以印证以上我们对此诗的理解。

  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陆游二十九岁,赴临安两浙转运司应锁厅试,名列第一。

  次年试于礼部,又居前茅。

  由于名次在秦桧之孙秦埙前,且喜论恢复中原,为秦桧所嫉恨,终遭黜落。

  孝宗隆兴二年(1164),陆游四十岁,在镇江通判任,当隆兴北伐失败之初,力说张浚用兵抗金。

  由于主和派重新得势,与金人签订了屈辱的隆兴和议,张浚被贬,他也于孝宗乾道二年(1166)被罢官。

  此后直至写这首诗的淳熙十三年,他还有过三次被罢免的经历(参见于北山《陆游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因此,他对窃踞要津的主和派十分愤恨,常在诗中予以抨击。

  如《感愤》曰:“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

  《追感往事》曰:“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更无人。”

  《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其事作绝句》曰:“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均是其例。

  凡此皆与《书愤》末二句异曲同工。

  所不同的是,上引诸诗直接了当,明斥主和派之“诸公”“公卿”,愤激之词一览无馀,淋漓痛快;而《书愤》一篇则间接、曲折,通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来暗责主和派,愤激之情深藏在骨,令人咀嚼不尽。

醉 歌

【宋】陆游

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

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

不得为长虹,万丈扫寥廓。

又不为疾风,六月送飞雹。

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

穷边指淮淝,异域视京洛。

於乎此何心,有酒吾忍酌。

平生为衣食,敛版靴两脚。

心虽了是非,口不给唯诺。

如今老且病,鬓秃牙齿落。

仰天少吐气,饿死实差乐。

壮心埋不朽,千载犹可作。

  关于“心虽了是非,口不给唯诺”

  游国恩、李易先生《陆游诗选》注曰:“口给,口才敏捷。唯诺,答应之词。二句是说见到上官时,自己心中对于是非是明了的,而嘴里却不会唯诺应对。”(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版,第 133 页)

  按:“口给”固然是口才敏捷的意思,但这里的“口不给唯诺”却不可以剥出“口不给”三字来,认作“口给”的反义辞。

  “不给”,有不能供给之义,如《左传·宣公十二年》载楚潘党曰:“兽人无乃不给于鲜?”

  《晏子春秋·内篇·问下》曰:“春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

  《孟子·告子下》曰:“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晋颜延年《陶征士诔》曰:“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

  唐李贺《感讽》诗五首其一曰:“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又有不能应付或完成之义。

  如《左传·襄公三十年》载楚薳罢曰:“吾侪小人,食而听事,犹惧不给命,而不免于戾,焉与知政?”

  又《定公四年》载卫子鱼曰:“臣展四体,以率旧职,犹惧不给,而烦刑书。”陆游此诗之所谓“不给”,以此二义释之,皆可通。

  这两句合上文“平生为衣食,敛版靴两脚”云云串解,大意是说:这一辈子为了生活,不得不出来做官,心里虽然也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在上官面前,嘴上一叠连声地说“是是是”“对对对”还来不及呢,哪敢说半个“不”字!

  注者恰恰把诗人的意思给弄颠倒了。应当说明的是,陆游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还是敢于发表意见的,并不像封建社会中大多数官僚那样唯唯诺诺,只知明哲保身。

  但他也不可能事事都锋芒毕露,总难免有委曲求全的时候。他为此而感到人格扭曲的痛苦。“平生”四句,正是他严肃而严厉的自我反省。附及,陆诗“心虽了是非,口不给唯诺”二句,乃从苏轼《戏子由》诗“心知其非口诺唯”句化出。钱仲联先生《剑南诗稿校注》未及征引,故为拈出。

  钟振振,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标签:陆游;伯仲;诸葛亮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