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人生——江苏民歌《茉莉花》搜集加工者何仿传(上)
2020-06-04 09:48:00  来源:玩石不恭居士王家干  作者:王家干  
1
听新闻

生命源头

在一望无际、富饶美丽的苏北大平原上,在长江和淮河之间的江淮分水岭以北,有一块安徽省嵌入江苏省境内的地盘——天长市。天长市西面与安徽省来安县接壤,其余三面均被江苏五县、市、区(高邮、仪征、金湖、盱眙、六合)环抱。它东距扬州 50 公里,南离南京市中心 75 公里,是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素有“安徽东大门”之称。天长市原名天长县,古名千秋县。始建于公元 742 年。《六合县志》中《大事记》称 :“唐天宝元年析六合西北置千秋县。”为何要在六合县的领地里拿一块地盘呢?“六合”的本意是“天下”“江山”的代名词(李白《古风》之三有“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之句),这是取“六合千秋,千秋六合”吉祥之兆。据《旧唐书 · 玄宗纪》记载 :公元 742 年, 唐玄宗生日,百官表请以每年八月初五为千秋节,宰相李林甫等人建议割江都、六合、高邮三县置“千秋县”和“千秋节”呼应 ;六年后, 李林甫又奏请把“千秋节”改为“天长节”,理由是 :大唐江山不只千秋万代,应天长地久, 与日月同辉!“千秋县”遂改为“天长县”,这就成为更吉祥的“天长六合,六合天长”的预兆了。天长县在历史上属淮南道扬州府(广陵郡)管辖, 它的规模自此确定后,历朝历代均无多大变化。此地不但物产丰饶,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且人文荟萃,出过许多名人,如宋代秦栏出过“弃官寻母”的朱寿昌(《二十四孝故事》人物之一),清朝时龙岗镇出过一位状元戴兰芬。天长县城西乡汊涧镇有一条白塔河,白塔河北岸有一个名叫何庄的村子(白塔河围绕何庄西、南、东三面,再向东流到石梁、天长。后来白塔河人工拉直,从何庄北面经过,何庄也就从河北到了河南,庄子也由从属于汊涧镇改属石梁镇了)。1928 年(农历戊辰年)2 月,一个小男孩在何庄的一个殷实之户兼书香门第呱呱坠地,谁也没有料到, 这个白白净净男童的啼哭声竟是他日后奉献给人类最优美歌唱的前奏……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军旅作曲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原团长、江苏民歌《茉莉花》搜集加工整理者何仿。

何氏世家

何庄何姓祖籍在安徽的庐江县。据说始祖是宋朝的一名郡马,随钦宗、徽宗皇帝一起被北藩俘获关押,他宁死不屈而被南宋皇帝追封为右 丞相。何氏家族随着大宋王朝南撤,由安徽庐江迁至广东番禺沙湾镇。现在该镇的“翠竹居”与“承芳里”之间建有何氏的始祖祠堂——“留耕堂”(为广东省政府 1989 年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何氏宗谱》记载 :何氏第一个定居番禺沙湾的人名叫何德明,其家族是在南宋绍宗六年(公元 1233 年) 购买了大量土地精耕细作、妥善经营、繁衍数代后才富甲一方的。元代后期, 何族中有人参加了反对元朝的起义部队并任云骑尉。元朝灭亡,朱明皇朝建立后便开始裁军,何姓“云骑尉”被解甲归田,指定到战乱后人口稀少、土地荒芜的天长县西乡跑马射箭、插标圈地。又经数年的勤劳耕作和副业经营,加之军人免征税赋,何姓才逐渐发达,成为何庄(先前在何家坝) 的大户。何仿的祖父何大坤(字厚村)是晚清秀才,祖母是盱眙县马坝镇的李太夫人。父亲何开鑑(字金臣)是个知书达理的乡绅,民国时期乡村推行保甲制度时被推举为保长。母亲许贞桂是汊涧镇“同寿堂”中药店老板的小女儿,嫁到何庄后生有四男二女(一男一女夭折)。相传何氏家族庐江——番禺——天长何庄的迁居已经历了十七世,因此何家大院大门上一副大字对联非常自豪地向世人宣告此处是 :庐江世泽, 东海家声。

何氏内院门对则更加骄傲 :十七世诗书立本, 五百年忠厚传家。天长民间有关于何仿的高祖何秉钧在清代雍正年间因督运皇粮船翻粮丢、被朝廷判处斩刑、何家卖光全部家产方免一死的传说。曾祖何锡琳又在父亲一败涂地的基础上,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既耕又读兼经商,经过几十年拼搏,不但在经济上翻了身,还把儿子培养成一名秀才郎,“何公馆”的匾牌又重新挂在了何家门楣上。当何氏家族把重振家声的接力棒传到何仿父亲何开鑑手中时,科举取士的制度早已被废除,知书达理尤擅书法的何开鑑先生也已不再苦读《四书五经》,他长期订阅或购买上海《申报》及新潮书刊。他还把南京章姓表哥表弟在美国德国头戴博士帽、身穿博士服的照片,高挂在楼上光线明亮的房间里,希冀子女勤奋攻读,将来能考入南京金陵大学继而留洋深造, 既能为国为民,又可光宗耀祖。

多难童年

偏僻的何庄当时只有一座初级小学(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汊涧镇上才有一所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完小”,倘若读中学就必须到天长县城去。1937 年夏天,何仿的姐姐何淑娴和比何仿大两岁的哥哥何孝先刚刚读完初一,年方 9 岁的小何仿也刚刚读完了小学四年级。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 日本军队随后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他们相继占领了华北、南京、扬州、天长。正如歌曲《黄水谣》所唱的那样 :“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敌占区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有学校都停办了,何仿家的兄弟姐妹全都失学在家,在举家逃难、局势稍微缓和些后,一贯重视子女教育的父母亲,赶紧到汊涧镇请来了教书先生许嗣宗,在何庄家中办起新式私塾学堂。许先生既用新的中学教材,也用蔡元培、鲁迅、郭沫若等名家的作品,还教学生读《前出师表》《后出师表》等古文名篇以及唐诗宋 词等。父亲之所以给大儿子取名何孝先(后改名为何捷明),固然有“百善孝为先”,希望儿子孝顺长辈的因素,但也有何氏家族下一代已经到了“孝”字辈排行的原因。二儿子出生时,父亲给他起名“何孝元”(后改名为何仿)。两年后,何家又添了一个男丁,名“何孝光”(早年夭折),后来又生下“何孝充”。“孝先”“孝元”“孝充”的核心都是强调一个孝字,且孝顺的程度也难分高下 :先、元、充。老大孝在先,老二孝第一,老三孝得充足!且“先”“元”“充”三个字的结构都是繁写的“儿”字最后的两笔:撇、竖弯钩,像人“立正”时的一双脚,站立得非常稳定。擅长书法的父亲何开鑑在给儿子取名的事情上真可谓用心良苦啊!1939 年春,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有一支部队,在大队长朱绍清的率领下,从津浦路西挺进到了路东的半塔、汊涧、何庄、石梁等地,并在深夜到天长县城边去打日军。何家兄弟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是真心抗日救国的人民武装。大哥何孝先那时才 13 岁, 在家塾老师许嗣宗及何氏长辈何大启等人的进步思想影响下,与本家何亚民曾跑到石梁镇想去参加新四军,不巧,因部队开走而未能如愿。1940 年 5 月,罗炳辉将军率新四军部队在“半塔保卫战”中打垮了韩德勤所部翁达的陆军独立第六旅的进攻,把敌人赶到三河北,开辟了淮南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很快,由新四军创办的淮南联合中学成立了,先期去就读的何氏长辈、何孝元的小学同学何大治向他介绍了这所位于来安县半塔集的“联中”情况,已经是本村儿童团长的何孝元很快就向父母提出去新四军“联中”读书的要求,父亲担忧地说:“新四军办学好是好,可要是他们走了,‘老中央’(那时国民革命军被称为中央军)回来了,我们全家性命就难保了……”

1941 年初春的一个凌晨,刚刚 13 岁的何孝元,从同床而眠的因脚上冻疮溃烂行走不便的哥哥何孝先身上跨过去下了床,拿了一套换洗衣服,再到熟睡的母亲的皮袍口袋里“偷”了 10 元纸币,留下了一张隔夜早已写好的字条 :“儿为了抗日救国,不当亡国奴,读书追求真理,谨此告辞父母亲大人。”就和近邻的同辈兼同学何奉先(他背着和何孝元合盖的被子铺盖)一道,由何大治带领,在黎明的大雾中离开了何庄,直奔位于 40 里开外的来安县半塔集的淮南联中求学。

何孝元边走边想,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现在国难当头,而自己名字中居然还把那个对小家庭的“孝”字顶在头上,非常的不妥当,便和何奉先商量一起改名。改什么名字好呢?何孝元说 :“看天意吧!”两人约定,闭上眼睛,翻开字典,以食指暗中指到的那个字为准。结果何孝元指到的是“仿佛”的“仿”字,何奉先手指指到的是“仅”字。当天淮南联中的报名册上因此就有了“何仿”和“何仅”两个同学的名字。就在何仿离家出走的那天早晨,父母发现他留下的那张字条后,曾叫何仿的大表兄陆彭年骑马从大路追赶。而何仿一行人所走的是羊肠小道, 未能阻拦到。翌日,何家又专门派人到淮南联中,带来父亲何开鑑的亲笔书信:“孝元吾儿:汝此次出走,为父母者十分牵挂!汝姐淑娴去冬不幸夭折,父母极为悲痛!汝弟、妹孝充、淑华尚年幼,望吾儿体贴父母心情,回家相聚,从长计议。待汝兄足患痊愈,明年再一同去报考抗大。切切!父字。”

何仿含泪婉言拒绝,打发家人回去据实禀报。

艺术熏陶

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淮南联合中学建于 1940 年,是在日寇侵华沦陷区所有学校停办后,淮南根据地人民政府培养抗日干部的一所新型学校。教师大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青年干部,很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校长王昭铨当时只 24 岁。像一般的中学一样,学校除正常开设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音乐、体育课外,还特别注重社会发展史的教育。何仿如饥似渴地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他虽然是新来的插班生,但很快就在各门功课的考试中名列前茅……尤其是音乐课,他在进联中前早就识简谱、会拉二胡了。那时何仿不但唱歌唱得好,还会“打拍子”,很快,他就成了淮南联合中学校合唱队的队长兼指挥。何仿的老家何庄是一个偏僻的乡村,但何仿的母亲许贞桂却是汊涧街上中药店“同寿堂”许老板夫妇的掌上明珠,她从小见多识广,尤其喜爱文艺, 闺蜜中有好几个是喜欢看戏唱歌的。许贞桂自从嫁到何庄成了大户人家的儿媳后,虽然不能在大庭广众抛头露面,但在小家庭里,尤其在夏夜乘凉的特殊环境下,经常哼唱乡间流行的、深情中饱含着哀怨的民歌小调 :手扶栏杆口叹一声, 情人哥哥为何不登门?妹妹何事得罪了你, 为何翻脸不认人?母亲许贞桂自1924 年起到1934 年,先后哺育六个儿女。六姐弟从小哼唱得最多的儿歌就是那首《问哥哥》:小小麻雀顺地滚,我问哥哥可买粉?买起粉来不会搽,我问哥哥可买麻?买起麻来不会搓,我问哥哥可买锅?买起锅来不会煮,我问哥哥可买鼓?买起鼓来不会敲,我问哥哥可买刀?买起刀来不会斫,我问哥哥可买鸭?买起鸭来不会钳,我问哥哥可买田?买起田来不会种,我说哥哥烂无用。那时,女人是受歧视的,有些公众场合是不允许妇女到场的,但“观灯”“看戏”却可以例外。每逢乡间广场上搭台演戏或汊涧街上放灯,母亲必然带着何仿的兄弟姐妹们一同前往看热闹。20 世纪 30 年代,距离天长县不远的六合县金牛山附近有个名闻四乡的民间艺人宋时雨,组织了洪山戏剧团到处演出。因宋时雨小名叫“小狗子”,大家便称这个戏班子为“宋小狗子剧团”。何庄人当时能看到角色最多、唱得最好的剧团便是这个“宋小狗子剧团”。宋小狗子以演老生见长,《九更天》中扮演老家人,光脊梁,滚钉板, 精彩极了。武生彭宪章是六合县四合墩人,他的拿手戏是《吴汉三杀妻》。旦角是男扮女装的张云鳌,他常演的戏是《秦雪梅吊孝》,由男人唱青衣, 功夫极好。这些演员全部都是非常有水平的民间艺人。天长县还出现了一个名叫杨万金的男旦,专演女角色,很受民众欢迎。

他们演的戏是“提纲戏”(又叫“幕表戏”),由一个“说戏人”给这些唱戏的演员讲述戏剧的大概情节,台词和唱词全靠演员自己现编现唱。他们所唱的“洪山调”(大开口)在当地很流行,后来成了扬剧的一个来源(另一个来源“小开口”是扬州清曲)。

天长本地也有个小班子剧团,领头人名叫林志浩,唱旦角的是他的老婆,这是那个时代演出中唯一有男女演员同台的例外。是时,流传在天长地区的民歌小调也很多,很丰富。住在何庄边沿的农家姑娘们很能唱,林志凤、徐小冬就是她们中的突出代表。小何仿生活在民间文艺繁花似锦的乡村中,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戏文和小调。聪明调皮的何家三兄弟看过戏后,便在家中模仿戏里的人物排练,什么《斩老龙》、什么《孟姜女》……台词和唱词居然都能滚瓜烂熟地背下来。遇有女角色咋办?长得白白净净的何孝元主动请缨说 :“我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何家三兄弟不但学会了唱,还学会了拉胡琴。算命的“瞎先生”周长干是当地胡琴拉得很好的“名家”,听说何家兄弟会拉胡琴了,他也主动上门“会琴”。何仿还跟识简谱的老师学会了乐理知识,不但能视谱演唱,且能听人唱过后把曲调用简谱追记出来。1941 年 5 月,何仿的大哥、15 岁的何孝先在何仿“私奔”到淮南联中读书后不到 2 个月,在脚上冻疮还没有彻底痊愈之时也离家到淮南艺术专门学校学习。兴许是寄托“捷报频传在明天”之意,把名字“何孝先”改成了“何捷明”。因有编、导、演戏的特长,何捷明很快就参军成了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的文艺新兵,并于当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不久又成为集编、导、演于一身的剧团台柱子,以致当上了大众剧团的团长,这是后话,暂不赘言。1942 年上半年,已经痛失爱女的何父开鑑在忧郁中患病不治身亡。5 月1 日,经大哥何捷明的鼓动和介绍,小何仿在天长的紧邻——六合县的东王镇上报名参加了新四军。何仿先在少年工作团,随后也到了大众剧团,除唱歌外,何仿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大哥扮演戏剧中的小孩和女角。哥哥何捷明写了小歌剧《小放牛》,何仿扮演剧中的“村姑”,他不但演戏,还拉胡琴、敲板鼓、唱歌、跳舞、指挥……一时间,何仿和何捷明弟兄俩俨然成了淮南地区广大观众心目中的“演艺明星”。

初出茅庐

1942年初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相持阶段。鉴于万恶的侵华日军又将对淮南地区实行新一轮残酷的扫荡,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二师和中共淮南区党委共管的淮南大众剧团团长何秋征、政治指导员张泽易到中共淮南区党委请示下一阶段工作,新任淮南区党委宣传部长的张劲夫指示他们 :全体团员换上便装到根据地的东南部六合、仪征一带去从事反扫荡宣传,同时好好向民间文艺学习,逐步解决“文艺大众化”的问题。这个淮南大众剧团的前身是中共津浦路东省委领导下成立于1940年9月6日的路东联防办事处宣教团,1941年春夏,创办了淮南艺术班(后改为淮南艺专),当年秋天正式组建淮南大众剧团。先后演出过广场剧《放下你的鞭子》、歌剧《农村曲》《黄河大合唱》、话剧《一颗未出膛的枪弹》《高帽子》《木头人》等。还演出过一些外国话剧和多部混声合唱。农民对此看不大懂,说那台上话剧演员“尽嚼舌头根子”,说混声合唱“倒也好听,就是很乱”。后来就开始学习民间艺术,创新编演现代“洪山戏”(六合民间戏曲,扬剧的前身)《保家乡》。当时为便于行动,剧团精简后只剩下20人:

郭民、陈真、何捷明、吴祖庚、夏侯魁、陆艺、龚枚、于进、殷鸿、王祝、李智、李枚、刘鹏、何仿、龚林、甘潮、炊事员娄子山、饲养员李志有、团长何秋征、政治指导员张泽易。

除乐器和道具外,还有六七支枪和一批手榴弹(每人两颗)。临出发前,进行了一次实弹演习,每人投手榴弹一次。

两天后,这支穿着各种各样便装的文艺轻骑兵,冒着凛冽的西北风来到了六合县境内,住在马家集附近的一个破庙里。

他们选用当地流行的民歌小调,发动大家填上“反扫荡”、揭露日军罪行、配合中心工作、彰显好人好事、规劝“二流子”走正路等内容的新词。当地的集镇都有固定的逢集日期(这里的日期均指农历),有的是“一、四、七”,有的是“二、五、八”,有的是“三、六、九”。新四军的大众剧团就乘这个大好时机,用当时群众第一次看到的手风琴(老百姓称之为“松紧琴”)伴奏,由剧团仅有的两位年轻女战士王祝、李智到街头上去“卖唱”,她们俩只要一开腔立马就能吸引很多群众围观。大家不但爱听,有的也跟着学,歌词太多,识字的就用笔记录下来,不识字的就请剧团团员帮助抄写。后来学唱的人越来越多,剧团便把歌曲用钢板刻印后奉送。供不应求时还派人到敌占区六合县城去“石印”,一箭双雕,既增加了印刷数量,又将印刷品传到了日军的江北桥头堡。

剧团的毛驴(驮运道具和乐器)饲养员李志有的老家就在六合金牛山坡下,因此又由他引路,全团转移到金牛山下的一个村庄里。全团晚上在金牛山四周的冶山、八百桥一带为民众演出,白天便走访当地的民间艺人, 跟他们学唱民歌,学演“跑旱船”。

“跑旱船”是流行在苏北、淮南民间的一种歌舞说唱形式,民间艺人用竹竿或芦柴扎成一条旱地上跑动的“船”,船上有“艄公”(俗称“骚搭子”)和“大相公”各一名,“船心子”须由一个能歌善舞、男扮女装的角色充任。

春节将临,剧团的演员们把“跑旱船”“现炒现卖”改成了“玩花船”。戏剧股长郭民带领美工龚枚扎了一条挂满纸花的“花船”,站在船心的是王祝、李智两位女将,取代了历来都是由男人反串的女性角色,她俩扮相端庄美丽,歌喉婉转动听,舞姿高雅优美,配合默契协调。

扮演“大相公”的是有秀才之称的夏侯魁,他音色浑厚,能说会唱, 即兴编词,对答如流。

核心人物是扮演“骚达子”的吴祖庚,他化装奇特,令人捧腹,表演时机智过人,善于插科打诨,他不但擅长演唱许多韵味独特的地方小调, 还能现抓当场见闻、立马和观众互动起来。他手拿撑船的长竹竿,指挥全船人马,得心应手,大显神通 :时而风平浪静,轻舟荡漾,歌声悠扬 ;时而狂风大作,波浪滔天,颠簸欲覆 ;时而船身搁浅,左撑右拨,行动不得 ;时而船行如飞,绕圈转动,大“拜四门”。

帮唱和伴舞的“船帮子”由帅小伙于进、何捷明“男扮女装”,遇到场地宽敞时,则由甘潮、于进两人下场表演武术助兴。

而且说唱的全是抗日期间当地的新人新事,曲调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乡间小调。一时间,只要新四军的花船一到,庄户人家立马放起鞭炮表示欢迎。一场刚刚演完,下一户人家又提前放起鞭炮……

有一次,大众剧团竟然到了离日伪占领的六合城只 10 公里远的八百桥镇,团员们在“玩花船”的同时,团领导手握步枪和手榴弹,一眼不眨地紧盯着县城的方向……

“玩花船”是淮南大众剧团的金牌节目,后来两次到盱眙县黄花塘为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机关演出。第二次是军长陈毅“点将”要他们演这个保留节目的,因观众中有被新四军营救的美军飞行员。

那天现场看“玩花船”的人特别多,真可谓水泄不通。所有战士都坐在地上,一圈又一圈围着演员们,“花船”在广场上都难以转身,席地而坐的陈毅军长见状,立即高声命令看表演入了神的战士起立、向后转,后退到足以让花船有尽兴表演的区域之外……

大众剧团的领导、诗人张泽易为此写道 :

黄花塘边玩花船,

军长为我扩地盘,

下里巴人军民乐,

大众剧团中状元。

淮南大众剧团演出洪山戏所用的音乐主要是民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民歌小调,新编的现代戏目大都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法,即用现成的老曲调填上新写的歌词来演唱。节目越来越多,曲调也越来越不够用, 因此,收集更多民间小调,就成了年仅 14 岁的小文艺战士何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何仿儿时是六合“宋小狗子剧团”的“粉丝”,现在他亲身来到了宋小狗子的家乡,就更想见见那些自己崇拜和模仿了十多年的一个个“明星演员” 了……可惜因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剧团早就解散,他所仰慕的那些角色竟一个也没遇着。

但是执著的小何仿终于在金牛山下一个名叫“百牛徐”的村子(传说此处是被明代皇帝朱元璋赐发物——鹅肉吃了毙命的开国大臣中山王徐达后人避难隐居之地)旁边找到了一个民间艺人 :他,30 多岁,瘦长的身材, 在当地也小有名气。那人见冒雨前来的新四军小战士是专程来听他唱小曲的,便非常热情地说 :“小同志,我给你唱一曲《鲜花调》吧!”说着便从自家茅屋的泥墙上取下一把胡琴来,一边拉琴,一边用男唱女腔的高八度假声唱道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 ;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好一朵金银花,好一朵金银花,金银花开好比勾儿芽 ;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奴骂。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开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儿把手扎。

(1942年冬新四军小战士何仿在八百桥留影)

(1942年冬何仿(右一)何捷明(右三)弟兄与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团长何秋征(中)在六合八百桥照相馆合影)

1942冬,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在六合八百桥镇照相馆留影(前排右四背子弹袋者为何仿)

小何仿被这婉转悠扬、优美动听的小曲吸引住了,这调子似曾相识, 歌词明白如话,然而却又百听不厌,耐人寻味!

新出道的小文艺战士以极大的兴趣和灵感很快用简谱把它记录了下来, 并把那三段词也填在了曲谱下,然后再轻轻地哼唱给民间艺人听。那艺人非常吃惊,一是小战士的速度,二是他的“简谱”(民间原来只有工尺谱),用阿拉伯数字居然就能把《鲜花调》丝毫不差地记录下来,真是太神奇了!艺人边称赞边提醒他在行腔和韵味上的注意点,且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示范,直到小何仿完全掌握、自己非常满意为止。其实,何仿并不清楚这位艺人的情况,后据调查考证,他名叫徐善田, 也是唱洪山戏的,跟宋小狗子学过戏,专长男旦,在当地被戏称为“六合梅兰芳”。因不大顾家常常“漂”在外面而有了“小和尚”之别名。“小和尚” 徐善田性格豪放潇洒,不拘小节。《鲜花调》是他在舞台上表演时经常使用的曲调,所以他才会男唱女腔,且能把这人人耳熟能详的小调演绎得特别缠绵多情。《鲜花调》是一首流行于中国汉族地区的民间小调,因它的第一句和第二句词曲完全一样,所以又称为《双叠翠》。这个小调在国内见诸文字记载已近二百年,清道光元年(公元 1821 年),由贮香主人编纂的《小慧集》十二卷中就有一首用工尺谱记录的《鲜花调》,它和在江苏六合、仪征、江都以及安徽省的天长、来安一带流传的《鲜花调》有许多相似之处。我国幅员辽阔,民歌《鲜花调》在流传过程中受各地人文习俗和方言语调等多方面的影响,衍化出许多样式的版本,除江苏版外,较有影响的还有河北版、辽宁版、广东版、四川版、湖南版……即使在江苏,除何仿1942 年在六合搜得的那种外,也还有扬州版、苏州版……《鲜花调》已经渗透到民间歌舞及戏曲中,如云南的“花灯”、江浙的“马灯”、江苏的扬剧、扬州清曲、四川清音、湖南花鼓戏等。《鲜花调》版本虽五花八门,但却有一个共同点 :开头第一句都是“好一朵茉莉花”。在中国诗歌艺术的传统中,常常以第一句作为该作品的题目。因此,《鲜花调》又被一些人称为《好一朵茉莉花》。民歌中最常用的手法是咏物寓人、借景抒情。歌词中的“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不仅仅是说花,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众所周知,茉莉花花朵小,金银花花似钩,玫瑰花带刺会伤人,这就勾画出年龄小、魅力大、个性强的三种典型女性形象。显而易见,这首《鲜花调》是一首表现男欢女爱的情歌。自然,这首歌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是不适合部队文工团演唱的曲目,但好学的小文艺兵何仿没有把它舍弃,而是记在本上,藏在心中。虽然那记录《鲜花调》的日记本,在 1947 年胶东保卫战突围时,遵组织命令销毁了,但词和曲却一直能清晰地在何仿的头脑里显现。

作者

简介

王家干,男,1945年8月出生,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会员、国家二胡考级考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群众文化副研究馆员。他自幼喜爱艺术,10岁习琴,13岁被特招入艺术师范,16岁至专业文艺团体,由主胡而指挥,由指挥而作曲,由作曲而作词,由作词而作诗,由作诗而作文。曾任靖江县歌舞团、六合县文工团乐队队长兼指挥、六合师专音乐老师、六合县文化馆常务副馆长、六合区文艺创作室主任等职。

王家干一生以“手艺人”自居。自称“不甘寂寞的小人物,不肯盲从的老百姓”。“不信天命信拼命”是其座右铭。信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坚持“不吹牛、不拍马、不落井下石、不墙倒众人推”。极力“与人为善、成人之美”,但也“嫉恶如仇、针锋相对”。追日追月追真谛,觅琴觅弦觅知音。有感而发创作,很少无病呻吟,且为文始终坚持四个标准:民众欢迎、行家认定、总编放行、自己过瘾。曾在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有《弦外集》、《中外诗歌精选》、《现代诗歌精选》。参与过《江苏二胡考级教材》和《放歌南京》等书的编辑。长篇传纪文学作品《芬芳人生》(经典《茉莉花》收集加工者何仿传)在南京出版社付印出版。也曾应中国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邀请,于2004年率领12名民歌手进京录制了20多个江苏民歌专题节目,在央视的多个频道中向世界播放过。退休后被南京《都市文化报》和《周末新江北报》聘用主编文化副刊。先后参加南京钟山民乐团和南京市文化馆的群星民乐团,演奏二胡、高胡、板胡、中胡及自己改良的三根弦的胡琴。1983年率先发起举办雨花石展览而担任过南京雨花石协会副会长二十载,现仍任其顾问。70岁后依然在全国的征文和南京市的器乐创作和比赛中得创作奖和演出奖。其中《灵岩石说》获中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二等奖、《妹打号子哥等待》获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二等奖和创作奖。

王家干2007年被南京民乐团邀请,任其在英特网《西祠胡同》的《金陵乐谈》的版主,并兼任《雨花石文化园》的首席顾问和名誉版主。曾被西祠胡同《六合人家》评为十佳网友。2017年获江苏省百名健康文化老人称号,2019年获江苏省最美文艺志愿者称号。百度里输入“王家干”可看到江苏电视台教育频道为他摄制的电视专题片《跨界奇人王家干》(上下集)和他演奏的很多视频及大量文章。

标签:淮南;留影;剧团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