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评】为文物“万安”敲响警钟
2022-08-10 21:3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钱月明 史明晖  
1
听新闻


为文物“万安”敲响警钟

□ 钱月明 史明晖

  8月6日,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现存最长的木拱廊桥万安桥焚毁于一场大火,为全国各地古建筑安全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我们该如何从这场文物之殇、文化劫难中吸取教训,坚守住文物安全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痛定思痛,让所有的文物都能得到“万安”。

  绷紧文物保护的红线。早在去年,国家文物局就提出了开展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文物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意识、提高认识,创新举措,不断加强和改进文物系统安全生产和文物安全工作,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提供坚强保障。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我们必须未雨绸缪,不断完善文物保护机制,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让红线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守住文物保护的底线。古建筑中排布的电路不规范和线路老化等引起的火灾并不罕见,各地对于古建筑的亮化工程,应严格遵循相关规定,从源头上杜绝因电路短路所引发的火灾。

  同时,对火灾预警技术改造升级,例如,开发光谱扫描与可视图像复合的古建筑群建筑外部火灾大范围预警探测器等,进行专业价值判断和信息取舍,用科技之“手”为文物保驾护航。

  筑牢文物保护的防线。切实让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和文物安全管理人履职尽责,是落实文物属地化管理的基础,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补齐短板,拉紧责任链条,加强文物巡查督查力度,同时,建立完善文物安全省、市、县三级责任制,构建了县、乡、村文物安全三级责任体系,明确当地政府、公安机关、文物保护部门在文物工作中的协作职责,形成一张细密、紧实、覆盖面广的文物安全防护网。

  文物古建承载着民族的情感和血脉,保护和传承需要全社会凝聚共识,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只有不断提高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制定有效科学的防护机制,才能让这些古建筑的生命得以延续。

标签:文物;古建筑;文物安全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