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号角催征,壮歌以行。1月6日上午,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淮安迎来了一件盛事——周恩来纪念馆对外开放30周年暨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启动仪式在淮安隆重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江苏省委原副书记顾浩,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周恩来侄女、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巡视员周秉建,周恩来侄媳、周恩溥儿媳晋菊清,周恩来秘书纪东,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全国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第一任会长廖心文等。在当天的活动中,苏州雕塑协会副秘书长朱海祥再次向周恩来纪念馆捐赠作品,引起广泛关注。
据朱海祥介绍,周恩来邓颖超雕塑是2018年9月完成的泥塑,并翻制成树脂。作品中的总理像高220cm,邓颖超像高175cm,作品是根据周恩来纪念馆的建议精心创作的,造型参考周恩来与邓颖超在结婚25周年纪念日在中南海西花厅前的照片。这个巨大雕塑曾在2019年10月第三届太湖文化节上展出时被业界高度关注,引起很大反响。2021年12月底,朱海祥接到周恩来纪念馆的电话,希望把这两尊像捐赠给纪念馆,他欣然答应,立即放弃手头的事情,全身心修润作品,连续熬夜加班一周时间进行完善,成功于2022年1月5日送达淮安。
据悉,早在2017年12月23日,朱海祥创作的《沉思中的周恩来》铜制坐像就被淮安市周恩来纪念馆收藏。这件铜像作品高约为30厘米,宽约20厘米,是根据意大利摄影家焦尔乔·洛迪摄制于1973年1月9日的名为《沉思中的周恩来》的摄影作品塑造而成。
57岁的苏州雕塑家朱海祥为人淳朴敦厚,他告诉记者:“周总理是深受人民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心为民,鞠躬尽瘁。总理逝世时,我是个十几岁的少年,我们这辈人,对他的感情尤其深刻。而制作人像又是我的特长,于是就着手制作总理塑像。今后,我还要继续下去,要用文艺的手段生动讲好一代伟人的故事,以文化人、以情感人。”
据悉,周恩来纪念馆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开拓进取、奋勇创新的历史。周恩来纪念馆1986年3月由中宣部批准建立,1988年3月5日奠基开工,1992年元月6日对外开放。在经历了1998年、2008年和2018年三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扩建后,周恩来纪念馆环境更加宜人,内涵更加丰富,设施更加完备,管理更加规范,迅速跻身全国一流红色经典景区之列,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和全国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