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驱动高品质“苏”适养老
江南时报讯(记者 钱海盈)帮助老人轻松起坐的电动助起沙发、实时监测睡眠安全的智能床带、助力升降台盆……“苏”适养老,引领未来,10月9日至11日,2021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来自国内以及英国、德国、瑞士、荷兰、日本、以色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展览展示规模12000平方米,为观众展示全球化的创新养老服务与前沿的适老化产品。
养老体验馆:
科技驱动高品质“苏”适养老
本届“老博会”现场打造了一座“品质养老生活体验馆”,体验馆以样板间形式充分展示当代老年人高品质的居家生活场景。
在馆内的老龄化体验区,江南时报记者看到一堵“时光隧道”墙,穿上右侧的长者模拟体验套装,就会举不动手、抬不起腿、直不起腰,通过墙上的屏幕,还可以看到自己变老的样子。
“通过这些设备,我们可以建立对老年人视力下降、听力退化、行动变缓等一系列身体机能退化的感性认识。”工作人员介绍,对老人的一次悉心聆听、一次理发修甲、一次洗头助浴,对年轻人可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对老人则是很大的支持与帮助。
经过“时光隧道”墙,可以看到馆内设有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康养区等多个区域,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为老年人提供便利。
单人电动助起沙发通过遥控器帮助老人轻松起坐,并可以帮助老人延缓因动不了、不想动而导致的功能退化;智能床带实时监测心率、呼吸、血压、睡眠状态,并有离床报警功能,为分析睡眠质量、监护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助力升降台盆调整高度适应老人身型、增加支撑……居家健康、安全、舒适的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心愿。科技驱动养老发展,高品质的“苏”适养老随处可见。
本届老博会期间,还同步举办了“2021江苏国际养老服务高峰论坛”以及“养老服务人物圆桌对话”“养老服务及康复辅具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养老服务数智化发展创新论坛”“养老金融服务与合作论坛”“荷兰-江苏养老合作研讨会”等6场论坛活动,邀请养老服务行业主管部门代表、海内外知名学者与专家、优秀企业家齐聚展会,共同围绕养老服务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
最美养老护理员:
重担下的坚守,句号前画上的感叹号
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养老服务都离不开“人”这个最重要的元素。养老服务的提升更是离不开养老护理员,养老护理员是养老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也是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
今年,省民政厅联合省人社厅、省总工会举办了2021年江苏省民政行业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选拔赛,评选出最美养老护理员100名。10日,2021年度江苏省“最美养老护理员”事迹分享会在老博会现场举办,现场为14名护理员代表颁发奖杯。
2020年,为抗击新冠疫情,省民政厅组建了一支56人的援鄂养老服务队,这是民政史上养老服务第一次跨省救援。在点将台社会福利院发出驰援武汉的倡议时,南京市点将台社会福利院张晴晴第一时间报名。“到达武汉的第二天,我们穿上三级防护服下病区。”张晴晴忘不了病区里的一对老夫妻,“他们一看到我们就问你们是哪里来的,我说我们是江苏的,他就说终于盼到你们了。那时候我就不再觉得害怕了,感觉责任更重大。”
张晴晴从事养老护理员这份职业已经21年,她所在的点将台社会福利院是南京市民政局下属医养结合的大型养老机构。全身重度烫伤患者、脑出血气切病人、三度压疮老人,这些在三甲医院都具有挑战性的病案,经过张晴晴团队细致周到的治疗护理,都已经转危为安。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养老护理催生了一项特殊服务——安宁疗护。这部分养老护理员在减少老人身体上疼痛的同时,更关注老人的内心感受。
2018年博济老年公寓被确立为江苏省首批安宁疗护试点单位。在为护理员们做培训动员时,黄运文主动要求到安宁疗护区工作。
“生命的终结就像画上一个句号,我觉得我的工作就是给老人们的句号前加上感叹号,让他们能看到生活的朝阳。”年轻的黄运文是“95后”养老生力军中的一员,“我希望能用我年轻活力的状态去影响老人,让他们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