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姑娘卓扬在国际短片电影节上获大奖
本报记者专访揭秘成功过程
2022-08-21 21:1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雅倩 张睿恬  
1
听新闻


南京姑娘卓扬在国际短片电影节上获大奖

本报记者专访揭秘成功过程

  “我的短片剧本得了两个重量级奖项。”旅居美国的南京姑娘卓扬兴奋地告诉记者。北京时间8月21日上午8时,卓扬以精心创作的剧本《夜航东渡》获得第24届洛杉矶短片国际电影节(LA Shorts)最佳剧本奖。在此之前的7月29日,该剧本获得第18届好莱坞短片电影节(HollyShorts)最佳女性剧本奖。

  据了解,洛杉矶短片国际电影节是世界上最负盛名、规模最大的国际短片电影节之一。该电影节的重要性通过两组数字可以看出:65位LA Shorts电影制片人获得了奥斯卡奖提名,其中16位获得了奥斯卡奖;该电影节26年来放映超过300部电影,每年吸引1万名参与者,其中包括好莱坞行业专业人士和新兴的未被发现的独立电影制作人。而创办于2005年的好莱坞短片电影节位于好莱坞中心的TCL中国剧场,汇集了顶级创作者、行业领导者和公司,让许多电影制作人进入了他们职业生涯的下一阶段。去年从HollyShorts走出了六部奥斯卡提名影片,并且其中两部最终获得奥斯卡奖。

  让我们循着卓扬的人生足迹,了解她是通过怎样的因缘际会走上创作道路的。

卓扬和HollyShorts联合创始人/联合主理人Daniel Sol合影


不走寻常路的南外“差生”

  卓扬出生在南京一个普通家庭,受父母影响,她从小博览群书,尤其对自然科学类的知识感兴趣,梦想成为像澳大利亚动物节目主持人史蒂夫·欧文那样的冒险家。然而,与大多数望女成凤的父母一样,她的父母希望她遵循主流读书升学,有一个安稳的前途。她也不负父母的期望,于2001年考入南京最好的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可令人意外的是,她在南外的成绩出现了滑坡,在一众精英学子之间度过了一段难熬的时光,梦想也一度蒙尘。但南外也赋予了她珍贵的国际视野与不拘于分数的兴趣和野心。她在宽松的氛围下开始大量阅读,在校刊《海阔天空》上发表散文,作为她走上艺术道路的滥觞。

  高一那年,因父亲工作调动,卓扬随同迁居上海读书,之后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大二那年,她遇到了一个走出国门的机会:其所在院系有一个赴澳交流的项目。但这个项目只有2-3个名额,而且当时距离截止日期只有半个月了。半个月内要攻克托福,她就心无旁骛地学习;托福考位紧缺,她就飞到海南去考……最终,她成功飞向大洋彼岸。在澳洲交换期间,她不再受限于原本的专业,转向了自己一直感兴趣的媒体方面,选了媒体写作、剧本写作和采访三门课程。而这次的出国学习好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卓扬尘封多年的童年梦想——“做自然纪录片”。

  由于希望广泛尝试不同的教育体系,卓扬转学去了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学习传媒,并参加了“海上学府”游学项目,得以在轮船上穿越大西洋、周游地中海,同时学习与当地文化相关的知识。也是在船上,卓扬开始拿起摄影机,练习拍摄纪录片。到毕业时,卓扬已经游学了五大洲。

卓扬在拍摄作品中


从纪录片到故事片,不忘初心

  2013年,卓扬本科毕业后,去了美国史密森尼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成为第一个为该博物馆担任视频制作人的中国人。她要做的是把博物馆幕后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以多媒体互动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大家对科学更有兴趣。这份工作对于从小就热爱自然纪录片的她来说,可算是梦想成真。

  卓扬负责馆里一个名叫“Q?rius”的新展区,受众主要是青少年。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览空间,更是一个科研机构,幕后有许多科学研究值得被大众看见,激发孩子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卓扬所做的视频成为博物馆宣传材料的一部分,还帮助拿到了史上最大的一笔捐赠——7500万美元;她的视频在馆内每年有800万的访客浏览量,至今还在继续播放。

  对于做纪录片,卓扬越来越得心应手。一年后,她选择回国从零开始,成为一名自由职业导演。经过三年的积累和打拼,她在美食系列纪录片《宅人食堂》中,担任“赣南记忆”分集的导演。在深圳卫视播出后,“赣南记忆”成绩不斐,拿到了周末黄金时间非娱乐类全国收视率第一。

  走到这里,卓扬终于能用实力说服父母,女生也能在这条“非主流”的道路上成功。但她并没有选择待在舒适区,而是继续探索和冒险。2017年,她返回美国读研,尝试再突破自己。她考取了纽约大学MBA(工商管理)/MFA(电影)双学位,成为这个项目录取的第一个中国大陆学生。她希望在拥有艺术创作能力的同时,也能掌握商业话语权。

  在校期间,卓扬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故事短片《母语》,用诗意的镜头语言展现了华裔移民家庭中的母女关系与文化隔阂。《母语》在美国最大的亚裔电影节——美国亚裔媒体中心电影节首映,并且在英国、加拿大、韩国等15个国际电影节与观众见面。最让卓扬感慨的是,今年5月,她携《母语》回到史密森尼学院主办的母语电影节,就像一切画了一个圆圈,又回到了梦想最初的起点。

  毕业后,卓扬选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在美国一家世界级管理咨询公司工作的同时继续着对艺术的探索。在多年来的持续跨界中,她早已成为一个天然的“斜杠青年”。

跨文化的反战故事《夜航东渡》

  《夜航东渡(Last Ship East)》是卓扬最新的短片项目,讲述了8岁的犹太难民汉娜的故事:汉娜在一艘逃离纳粹德国前往上海的豪华游轮上与日本女孩惠美子成为朋友,但她们都不知道,当日本加入轴心国,她们的友谊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南京大屠杀难民的后代,卓扬一直希望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回溯这段历史,让西方观众了解日本侵华战争造成的苦难,以及对整个世界的深远影响。同时,作为一个旅居海外的中国人,她致力于探索跨文化的联系,通过故事把不同背景的观众联结起来。

  南京大屠杀发生前夕,卓扬的外婆还是一个6岁的小女孩,她和父亲逃出南京城,一路颠沛流离到武汉,在那里被好心人捎到香港,并在香港搭上汽船去了当时的安全港上海。卓扬在外婆身上看到了和上海犹太难民同样的经历——战争的集体创伤不仅属于一个特定的民族,更是一个普遍的人类主题,即哀悼、斗争和希望。“我希望《夜航东渡》可以通过孩子的眼睛,探讨亚洲和犹太文化的交汇点,并让观众反思战争带来的创伤。”

  卓扬从2021年开始创作《夜航东渡》的剧本,目前正在为此项目筹集资金。在此过程中,她采访了一些当年的上海难民和他们的亲属,与专注此领域的学者们一起做了许多研究,确保史实的准确,也获得了包括洛杉矶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在内许多非盈利组织的支持。下一步,她希望有更多的中国研究者和组织加入进来,让这个项目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

  第24届洛杉矶短片国际电影节在授予《夜航东渡》最佳剧本奖时称:“我们认为您的剧本代表了艺术作品的最高标准,让我们引以为豪。很荣幸今年的LA Shorts有您参与,我们祝愿您在未来的工作中一切顺利。”

  (江南时报记者 张雅倩 见习记者 张睿恬)

标签:短片;夜航;国际电影节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