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认识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地图”
徐则臣做客南京西善桥畅聊文学与生活
2022-08-15 20:5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雅倩 范素丽  
1
听新闻


“文学是认识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地图”

徐则臣做客南京西善桥畅聊文学与生活

  “十,除了象征十全十美,还意味着再出发”,8月14日,南京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迎来“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系列活动第十回,曾斩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基本实现文学奖项大满贯的作家徐则臣做客“初见书房”,在江苏理工学院教授李徽昭的主持下,同冒着酷暑前来聆听的读者朋友畅聊文学与生活。

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

  毕业于南京大学新闻系的南京止一堂文旅公司总经理徐晓亮,基本读遍了徐则臣的所有作品。回想首次接触徐则臣的小说《跑步穿过中关村》,他仍记得当时的震撼。小说中的敦煌等人物是日常可见的社会上最普通的,徐晓亮觉得徐则臣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为每一个底层人物都开了一扇希望之窗,也传递给读者一种精神力量:“你再努力一下,生活就会好起来,你跑起来,未来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状态。”

  徐则臣坦言,塑造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他都拿出了100%的真诚和热情,但说到敦煌这个人物,他有一点遗憾,如果当年在书写时能拥有今时的阅历,他觉得,这部小说可以成为很不错的长篇,敦煌这个人物也会更立体、更丰富,更有延展性。

  另外一个徐则臣认为比较独特的人物出现在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北上》中,小说中有个戏份不算太多的意大利人叫马福德,马福德在八国联军队伍里受伤后逃出部队,与心爱的中国姑娘一路北上抵达北京通州隐居,他由内到外不断改变自己的形象,慢慢的,他汉语开始说得流利,长相也被当地人认成中国西北的少数民族人。多年后,当马福德来到北京的意大利使馆想要跟意大利同胞交流时,他居然被当作冒充意大利人的中国人而被严加防范。

  “这个人物的身份在不断反转,想做中国人,最后成了一个假中国人,想做意大利人,最后又做不成了”,徐则臣说,这是之前文学作品中很少能看到的形象。最近,《北上》电视剧剧本已经通过审核进入拍摄准备阶段。徐则臣觉得,电视剧如果能把马福德拍出来,应该比较有意思。

文学作品是最重要的地图

  徐则臣写《北上》花了4年时间,写《耶路撒冷》花了6年时间,10年时间足够建起一座繁华的城市,而他用10年只做了这两件事。所以文学到底有什么用?徐则臣说,他一直在质疑自己。

  有一年,徐则臣去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等拉美国家游玩,出发前他做过大量准备工作,研究旅游手册、当地政策、地图……但到了之后发现,真正有用的不是旅行指南,而是读过的文学作品。一踏上墨西哥土地,他头脑里最强烈的想法是印证这里与胡安·鲁尔福所写《烈火平原》之间的关系;在哥伦比亚波哥大的大街上,他会沿着马尔克斯文章中写过的路线走。看到每一座建筑、每一片土地、每一个人,他都不由自主从读过的小说中寻找关联。他深觉,“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最重要的地图是文学作品。”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徐则臣说,文学可能不会影响我们的一日三餐,不能提升GDP,也不会降低房价,但它让我们的内心特别充实。这就是文学。

  当然,文学的意义也并非虚无缥缈,徐则臣说,文学具有滞后性,它是经过沉淀经过回忆、思考后的表达;文学同时具有前瞻性、预言性。“作家不能预见未来,但当他按照世界潜在运行的逻辑往前推演时,就可以推出某个结果,这个结果或许在若干年后就会出现。”徐则臣说,上世纪80年代朦胧诗刚出现时,很多人读不懂“你看云时很近,你看我时很远”的意蕴,但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夫妻二人各自抱着手机神思飘摇,既近又远已成为常态,过去连学者都未必能懂的朦胧诗,放在今天,小学生可以轻易理解。徐则臣觉得, 这不妨揭示了文学中情感和审美里超前的那部分东西。

读书能加速人的修为

  “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会希望自己的朋友宽容、有同理心,可当我们怀有这种期待时或许不曾想过,没有人生来懂得宽容和同情。”徐则臣认为,当一个人能够体谅他人,遇事平和、镇定,那很可能就是读书赋予了他力量。

  由于生命的局限,我们每个人只能活一辈子,但读书让我们可以同时拥有无数的人生,当我们能透过无数人的视角看问题,便拥有了接纳力和包容力。“遇事焦躁往往是因为我们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当有能力换个角度看到别人的想法,人就能平和很多。”徐则臣说,读书,就是为了让我们获得他人看待问题的方式,“曾经沧海难为水”,见过世面,我们才不会为小事较真,不会陷入鸡飞狗跳,才会拥有平常心。“我们希望他人温和宽容,但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加速个人修为,让自己成为精神有厚度、内心有自信的人。”

  当今社会存在很多诱惑,年轻人该如何让自己也让孩子自主走进阅读世界,徐则臣的观点是:“该逼还得逼一把。”他说:“我们每个人都喜欢享受,但生活不允许我们躺平。但凡你还有理想,就不能让自己躺平。”

  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接触碎片化阅读没有问题,但是绝不能沉溺,满汉全席和一个盒饭,哪个营养价值更高不言自明,徐则臣说,人要理解一种情感、一个命运、一段历史,必须扎进去做沉浸阅读,“很多美好的东西都是如此,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我们根本拿不到。”

是文学把我带到了南京

  谈起对南京这座城市的感受,徐则臣用了两个字:文学。

  他介绍,当年在淮安读完大二时,学校有机会可到南京师范大学读书,而他通过4轮选拔考试,在1000选1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当初第4轮考试在南师大随园进行,一看到随园校门尉天池的书法,他就告诉自己一定要考进这“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他仍记得当时有一道题目要求随便写一个评论,他选的是苏童的《妻妾成群》。若干年后见到苏童,他说:“如果没有你,我可能都来不了南京。”

  徐则臣说,是文学把他带到了南京,也是文学,让他走到今天。他笑称,没有来南京之前,他很少看到“活”的作家,但在南师念书的那几年,他经常能在校园看到苏童、叶兆言、毕飞宇、韩东、朱文、鲁羊等前辈的身影。读书时他曾去叶兆言老师家做采访,叶兆言的一段话影响他至今。他问:有两个选择,明天给你诺贝尔文学奖,但以后不许你再写,第二,你可以一直写,但拿不到诺贝尔文学奖,你选哪一个?叶兆言对他说,当然选择后者,“写作是我的生命,我可以不要奖项,但我不可以不写作”,多年后跟叶老师又聊起这个话题时,叶兆言说,“如果你现在问我,我依然是这个答案。” 徐则臣说,前辈们的匠人精神一直鼓舞激励着他。

  南京这座城市让徐则臣感受到了非常纯粹的文学生活和文学精神。除了响彻文坛的诸位前辈,他告诉观众,20年前在南京读书的所有记忆,都是围绕一个个书店展开的,每一周,他都要沿着校门口3路公交车的环形线路将书店逛遍,附近每家书店的位置,上了什么新书,书籍摆放位置的变化,他一清二楚。

  “很感谢南京,这里是文学爱好者的福地,是作家孕育的摇篮,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学之都。” 徐则臣表示,在这个酷热难耐的下午见到这么多文学热情高涨的读者朋友,他没有惊讶,因为他觉得,这就是西善桥,这就是南京,这就是文学之都的日常。

  (江南时报记者 张雅倩 文 范素丽 摄)

标签:文学;南京;人物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