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木镌史绘就《胜利的那一天》
新华日报抗战主题版画迸发强大精神力量
2022-08-14 19:4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姬传涛  
1
听新闻


刻木镌史绘就《胜利的那一天》

  曙光穿越云层照耀大地,三只和平鸽振翅高飞,飞向由《新华日报》等一张张宣告胜利喜讯的“号外”组成的长城……新华日报报史馆内,珍藏着由著名版画家、“鲁迅版画奖”获得者、一级美术师陈超创作的巨幅主题性版画《胜利的那一天》,记录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举国上下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的胜利时刻。“这一天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上非常重要。”陈超告诉江南时报记者,“这标志着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胜利的那一天》绝版木刻 93cm×139.5cm 陈超 2015

  201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陈超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名家工作室创作期间,深入了解了《新华日报》的发展历史。“从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的创刊号开始,我翻阅了上万份报纸,聚焦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版面,寻找《新华日报》与中国现代木刻版画的渊源。”陈超介绍,《新华日报》是中国报业史上第一张开辟“木刻阵线”专版的报纸,早在创刊号上便刊登了著名版画家刘岘创作的木刻版画《巩固团结 抗战到底》,表达了中华民族面对日本侵略者全民团结、同心抗战的决心。“《新华日报》刊登了大量具有战斗性、鼓舞性的木刻版画,版画家们以刻刀为武器,用艺术鼓舞人民抗战的斗志。我认为,《新华日报》可说是中国现代版画发展的助推器。”

  陈超发现,《新华日报》出版了一份特殊的号外——《日本接受投降条款》,这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所谓号外,就是在遇到重大特殊的事件时,为了迅速告知读者,报社紧急临时印发的独立传单。看到《新华日报》的这份号外,我又查询了当时的很多报纸,看到那一天举国都在聚焦关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于是,我就想创作一幅版画,以史料再现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写实又写意的方式来记录中华民族的胜利时刻。”

《巩固团结 抗战到底》木刻 13cm×11.7cm 刘岘 1938

  手持刻刀,陈超用了半年的时间,一笔笔描绘出抗战胜利那一天中华民族“悲欣交集的面孔”:曙光随着画面的明暗变化,一张张报纸的层叠累加,形成一座高低错落的意向长城,象征着先辈们用牺牲与热血铸成中华民族的烽火长城;三只和平鸽飞向明天,代表着人们对胜利与和平的呼唤……最终,他给自己的作品起名为《胜利的那一天》。“1945年8月15日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是命运彻底改变的一天。‘胜利的那一天’,带着抒情与想象的空间,所有为胜利的欢庆、为逝者的伤痛都定格于那个瞬间。”

  陈超创作的《胜利的那一天》版画共有12幅,他将其中的第一幅捐赠给新华日报社。“既是表达对《新华日报》版画史的纪念,同时也承载了我个人与《新华日报》的不解之缘。”陈超表示,“希望通过这幅作品,呼唤人们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传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姬传涛)

标签:胜利;版画;中华民族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