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人话当年】刘向东:“新华园”里一苍松,深切缅怀李承邰先生
2022-08-06 14:19:00  作者:刘向东  
1
听新闻

  李承邰先生于2015年4月17日零点悄然西行。他走得是那么突然,那么匆忙,竟没有一点先兆,没来得及到医院抢救,也没留下只言片语。噩耗传来,犹如一声霹雳,令亲朋们扼腕长叹,泪眼迷离。我们52年的亲切交往、师徒深情,化成无数画面、场景,一起涌上眼帘……

本文作者刘向东(左)与李承邰(右)1988年摄于西安碑林

追求卓越一座峰

  追求卓越,是记者特别是名记者的鲜明品格。承邰先生是“新华人”追求卓越的楷模。人才济济的新华日报社犹如郁郁葱葱的新华园林,园中不乏参天大树、青松翠柏,而作为报社老编委、秘书长的李老,就是其中一棵高耸云天的苍松,它高大、挺拔、伟岸、遒劲,令人肃然起敬。

  在我们这一代“新华人”眼中,承邰先生绝不是一般的高级编辑,而是集“三名”、“三长”于一身的复合型高级专家。“三名”,他不仅是名编辑,而且是名副其实的名记者、名评论员。“三长”,他长于新闻写作,新闻的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各类体裁皆获过大奖。他长于新闻编辑、新闻理论,仅在《新闻三昧》、《新闻通讯》上发表的精彩论文就有十多万字。他更长于人才培养,是识人之伯乐、育人之严师,经他培养的省报老总、副总、高级编辑、高级记者,就不下十多位,不少人还被输送至省级机关担任要职。他的工作业绩卓越:他主持的《新华论坛》不仅是新华日报的名牌栏目,在全国新闻界也名噪一时,涌现出一批精品力作,夺得全国一、二等大奖。他主政和后来分管的记者处,人才佳作双丰收,不仅成为全社的人才库,而且每年采编出报纸三分之一以上的头条和好稿。为此,记者处党支部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级机关先逬党支部。

李承邰手稿《回答读者心中的问题》

  李老追求卓越的业绩远非如此,他在报社还赢得许多的第一,甚至唯一:

  他是报社唯一的一位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

  他是报社第一批高级编辑、高级记者;

  他是报社第一位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

  他是全省第一批新闻职称高评委委员;

  他是报社第一任新闻研究所所长;

  他是报社第一批国务院专家特贴享受者……

  “三名”、“三长”和诸多“第一”的叠加,凝聚成李老追求卓越的一座峰;演化成“新华园”里一棵不老松。

慧眼独具先发声

  “百炼钢成绕指柔”。李老炉火纯青的功力,是他半个多世纪新闻生涯练就的。

  新闻贵在发现。发现是记者的第一品格。谁有一双发现的慧眼、“鹰眼”、新闻眼,谁就能先发制人、先声夺人、一鸣惊人。

  1992年初春,小平南巡之前,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抵制改革开放的逆流,对外开放姓“社”、姓“资”的争论声不绝于耳。在这关键时刻,承邰先生作为指挥员之一,参加了报社赴苏州采访组。他们敏锐地发现,苏州大地对外开放热浪滚滚,大大解放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人民走上了富裕之路。于是,很快采写了《对外开放看苏州》的连续报道,以铁一般的事实有力地回应了社会上的争论。这组万言报道不仅在全国新闻界先声夺人,而且为小平南巡讲话的精神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一时间在全国引起轰动效应,《人民日报》大幅转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中国香港报刊纷纷转载,数十家媒体的记者云集苏州。这组报道大大提升了新华日报国内国际的知名度,成为新华报史熠熠生辉的一页。

  李老善于以慧眼发现新事物、新问题、新典型、新观念,从而一次次开风气之先,一次次先声夺人,铸就了一篇篇新闻佳作。

  1990年,国企改革中揭开了结构调整、企业重组等新篇章。随之,应该如何调整、如何重组等问题层出不穷,迫切需要舆论引导。李老及时深入南京轧钢厂采访,发现该厂领导班子以弃旧图新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宁可放弃自己“孔雀”一样的老名牌,去和大品牌的宝钢攀亲家,心甘情愿地去做“凤尾”。他觉得这种新思维、新观念十分可贵,有举一反三的重大新闻价值。于是精心撰写了言论《舍孔雀而取凤尾》,一举夺得首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李承邰手稿《舍孔雀而取凤尾》

如醉如痴献毕生

  敬业,是新闻工作者的根基,根深方能叶茂。承邰先生把党的新闻事业视为光荣而豪迈的事业,他以此为乐,以此为荣,以此为生命。他如酔如痴地追求,无怨无悔地奉献,从青春到白头,直至毕生。

  青年时代的承邰先生,一度担任报社驻外地记者,长年抛家别口奔波在外,无暇照顾妻儿老小,甚至过年过节也难以同家人团聚。他不但毫无怨言,反而乐此不疲,成为青年记者中的佼佼者。

  中年时代的承邰先生成为报社的中坚骨干,先后主持过城市报道、理论、评论和记者工作,这千斤重担更加激发了他献身事业的豪情。粉碎“四人帮”之后,报社成立了评论组,担负起揭批“四人帮”及其帮派肃清其流毒的繁重任务。白天忙于采访,深夜突击写作,天亮就将见报,我们昼夜连轴转,常常干到通宵达旦。冬夜寒风刺骨,办公室没有暖气,我们点一盆炭火,边烤边议,边议边写,边写边排(送排字房排字)。由于过度费心劳神,先生的香烟愈抽愈猛,咳声愈演愈烈,室内的烟雰也愈来愈浓。尽管如此,他仍然笔走龙蛇,一刻不停。这种没日没夜、没完没了的连夜大战持续了一年有余,直到写出几十万字的批判文章圆满完成任务。这时,办公室烟雾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先生爽朗开怀的笑声。

李承邰手稿《要悟出道理来》

  走进老年的李老“老树春深更著花”,呈现出喜人的“第二春”景象,他佳作频出,连获大奖,采写的激情越发高涨,就像一只翱翔蓝天的雄鹰,随时随地捕捉“猎物”。1988年春天,江苏各地面临蔬菜匮乏的困扰,如何解困的问题始终在他脑海盘旋。这时,我们结伴去四川,参加新华日报报史研讨会。傍晚,四川日报社的餐桌上蔬菜五颜六色,门口的菜摊生意依然红火。这一下触动了先生那一根敏感的神经:“明晨到菜场看看!”他对我说。这一看真是大开眼界,满街满巷的蔬菜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接着我们采访了分管蔬菜工作的副市长,畅淡、参观半天,终于掲开了成都菜经之秘。在参会期间,他见缝插针赶写了通讯《笑对吃菜的烦恼》,有力地促成南京市向成都市学习,为解决吃菜难发挥了导向作用。此稿获得全省好新闻奖一等奖。事后,先生很有感触地说:“记者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中、采访中、发稿中。”

从严从难育人才

  承邰先生非常重视“师承”。他得到过石西民、季音、艾煊等前辈和名家的言传身教,也把培养下一代视为自己义不容辞之责。

李承邰1951年新华日报胸章

  承邰先生育人以严闻名。表面上看,他的严有点苛刻、严厉。本质上看,包含着他的铁骨柔肠,殷殷期望,常常让人经历苦涩之后再品尝无限甘甜,以致回味无穷。

  1963年秋天,我被分配到报社城市组,在这位严师手下“学徒”。上任之初就遭到先生的“当头棒喝”。原来是我编发一条简讯发生重大差错,把“镇江农业机械学院”,错成“镇江农业机械化学院”。“小刘,进来!”一声断喝把我从梦中惊醒,我想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了。果然,严厉的批评、高声的斥责、有力的分析,持续了一个小时,似乎整个城市组都为之震颤。最终让我牢牢记住一句话:“编辑、记者责任大如天!”这耿耿忠言,像长鸣的警钟一样,久久在我耳边回荡,直至贯穿我四十多年的新闻生涯,它让我警醒,让我彻悟,让我成长,仿佛融逬我的血液,化作我的灵魂,并升华为新闻人的必备品格,让我终生受用,终生感恩,终生难忘。

  “严字进门,难字修身”。先生自己是文章高手,也以高难标准育人。1974年初夏,我釆写南京铅锌锰矿医生陈腊贞,连发七稿屡屡碰壁,情绪十分低落。于是,先生坐下来和我长谈,指出这七稿是一个漫长积累过程,包括采访不断深入,主题不断深化,素材不断筛选,细节不断细化,标题不断推敲,文字不断磨练,特别是作者感情的不断积淀和生发。现在终于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之时。于是,他亲自操刀,作最后的润色、推敲,直至签字。凭借先生的全程指导、严格要求,特别是他点石成金的笔力,长篇人物通讯《矿工的亲人》获得成功,社会反响强烈,省委随即发出全省学习通知,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几万册单行本。回首“七上栖霞、八易其稿”的艰苦过程,让我一下子成熟了许多,它不仅为我揭示了人物通讯采写的真谛,还让我读懂了记者的为文之道,为人之道,也真正理解了先生从难育人的良苦用心,看到其显著效果。这真是不上高山不见平地,不临大海不识江河。是先生筑起一座座山,开掘一条条河,然后让我们通过一次次魔鬼式的训练,一次次血肉的拼搏,用生命的极限去攀登,去跨越。最终再去领略一马平川的明媚春光。

  这就是承邰先生从严从难育人的谜底。

追求卓越一座峰,

慧眼独具发先声。

从严从难育人才,

如醉如痴献毕生。

  徳高望众的承邰先生,您不愧是“新华园”里一苍松。

  “名记名篇光耀江苏闻坛,师风师范永垂新华园地。”

  这就是“新华人”对您的评价。

  这就是您平凡而光辉的一生。

 

  注:男,汉族,高级记者,原新华日报总编辑、社长,江苏省记协主席,全国记协常务理事,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曾先后获得第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992年),第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995年),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

 

 

 

标签:手稿;读者;报社
责编:dai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