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望镇人大:铸就卓越代表力量 提升联系群众质效
2024-09-02 10:27: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的要求。今年以来,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人大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究人大代表履职新路径,增强基层人大代表的履职效能与工作水准,充分发挥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练好内功,积蓄能量

  加强代表培训是提升代表履职活力的前提。代表怎么学?镇人大通过多元化形式加强理论武装,增强代表履职的“智力”支撑,深化代表履职实效。一是突出理论培训,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论述作为重点,以主席团集中学,代表小组分组学的形式深入学习。二是做实基础培训,围绕提升代表依法履职能力,创新设立民情联络员队伍,邀请8名经验丰富的民情联络员与8个代表小组结对,根据民情联络员的专长“分灶吃饭”“各补所需”。三是强化专题培训,邀请各类专家、往届代表围绕代表如何开展视察调研、如何联系群众、如何提出意见建议等主题,举办“人大代表讲坛”活动,为代表如何履职提供了经验和方向。近日,平望镇人大邀请曾经连任五届区人大代表的金火英老师为本届代表传经送宝,分享她的宝贵经验和履职智慧,受到了各代表小组的欢迎。

  练好耳功,耳听八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平望镇人大坚持把“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与“三进五强化”主题活动相结合,不断丰富代表小组活动内容,拓宽代表联系群众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履职质效。

  一是依托“家站点”主阵地建立常态联系。平望镇充分发挥2个代表之家、12个代表联络站,2个代表联系点的功能,构建以“家”为核心、以“站”为拓展、以“点”为延伸的全域覆盖网络。每月的10日和20日,代表们会回到“家”、踏入“站”、访问“点”来接待选民,使得“家站点”成为触手可及的服务点,让群众联系代表变得更加方便。

  二是创新设立“人人议事厅”抓好专题联系。通过对联系日接待选民活动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的系统梳理与归纳,人大代表积极组织并主持“人人议事厅”活动,携手相关职能机构、社区骨干及居民代表,共同进行社会治理的案例分析,探讨公共政策议题,以实现问题导向解决方案。通过专题联系,代表们不仅提升了政策参与度和履职效能,而且促进了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化,增强了民众在公共决策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5月以来,以小组为单位每月开展轮值,已就如何深入推进‘六化’建设、如何缓解农村自建房纠纷、如何改善镇区菜场治理等主题开展议事3次,有效推动了一批群众关心、“急难愁盼”问题的推动、解决。

  三是搭建数字平台促进便捷联系。“有问题‘码’上说”是平望镇人大积极探索数字赋能新方式而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是将数字化应用延伸到基层人大工作最末梢的一次尝试。以“码上说”推动马上反馈,引导代表就近便捷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进一步畅通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民意窗”“连心桥”,有效激发了代表履职积极性和主动性。截至今年8月,共收到群众反映事项633件,其中已办结624件,如平安村电线杆影响村民出行问题、上横村厍上桥梁栏杆断裂问题、低保家庭孩子想要获得阅读书籍的愿望等等,事关民生、事关发展、事关群众。

  练好笔力,笔下生风

  深化学习以提升责任认知,于履职之行中发现问题所在,最终以笔为“剑”回归群众最根本需求。如何抓实代表建议质量,推动实现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

  一是明确活动内容。镇人大年初制定工作要点时,明确每月代表小组活动主题,有计划地组织代表开展走访调研等活动。

  二是明确考核体系。探究优化《平望镇人大代表、小组履职积分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将提出意见建议和撰写调研文章作为衡量履职成效的一项重要评价标准,纳入代表的工作业绩考核体系。以量化打分、动态管理的方式,晾晒代表“成绩单”,激发履职新活力。

  三是明确调研目标。在调研方式上,要结合代表小组活动,请教相关领域专家,积累第一手有价值的建议素材。区代表沈建强在深入基层走访调查之际,频繁接收到群众就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的宝贵意见,通过深入调研、反复思考、请教专家,对群众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他将《关于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建设与修复统筹的建议》提交至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不仅得到其他乡镇代表的认同,也成为今年区领导重点督办的建议。发群众之声、建发展之言、献有用之策,交出了一份精彩的民呼我应答卷。

标签:积蓄能量;履职;平望镇
责编:姬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