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在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一道凝聚着同心合力的疫情防控志愿防线迅速筑起,用温度和速度奏响群防群控“最强音”,成为亮点“疫”线的光。
天刚蒙蒙亮,伴随着凌晨3点的闹钟响起,金益行动支部志愿者钱国英在简单洗漱后,准时出现在了金益四村核酸采样现场。6点,核酸采样工作正式开始。一上午,她协助社区进行维护秩序、采样扫描工作,完成了近300人次的信息采集工作。虽然温度骤然下降,但此刻钱国英的额头却沁出了一颗颗细密的小汗珠。
微信步数荣登朋友圈榜首,每天楼上楼下要来回跑近60次,帮助居民买药十几次……近日,为居民买药、送药、送快递、送外卖成为了何林华的日常。累到腿不自觉发抖,就把东西放在一边停下来歇一歇,缓过神来再继续奔波在路上。即使这样,他依然乐在其中。对他来说,能在疫情防控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东港家乐社区吴幼伟长期在社区派送报纸,熟悉社区地形,在本轮疫情初期主动报名,希望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协助社区工作人员给居民配送物资。在得知小区一户居家隔离的老年居民年事已高,且子女不在身边后,他主动请缨定期给老人送去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资。与此同时,吴幼伟还同时协助社区做好日常消毒、登记、餐饮配送、果蔬搭配、垃圾收集等工作。结束了近18小时的志愿服务,摘下手套,双手皱巴巴的皮肤早已泛白,汗水也已湿透衣服。
“请戴好口罩、准备行程码,配合我们测量体温……”这几天,每当走到东港娄门下塘点位,大家都能看到一名银发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就是社区退休老党员毛昭良。毛昭良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社区防疫志愿者工作。毛昭良只要一有空余时间,便立马跟着其他志愿者上门走访。毛昭良还与社区五位退休志愿者共同组建成“疫情防控银发志愿队”,利用休息时间挨家挨户走访,摸排人员信息。常常一站就是一整天,吃饭也只能“狼吞虎咽”,即使每个深夜都要伴随着“腰酸背疼”,但他说,“只要社区有需要,我随时响应号召。”
在娄葑街道,还有许许多多的“钱国英”“何林华”“吴幼伟”“毛昭良”,他们是来自最基层的普通人,他们是来自各个社区的志愿者,他们也是彰显爱心和善意的平凡人。从深夜到凌晨,再从凌晨到深夜,他们用一个个“循环”,用一腔热血默默守护着居民。
娄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