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雨 逐浪前行
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校的前身为私立钱业小学,创建于1913年,首任校长为名儒钱冠瀛先生。1916年,宋友裴先生担任校长,协同教职员工艰苦经营,学校声誉与日俱增,办学水平在当时的姑苏城中堪称一流。
战争年代,学校历尽沧桑,至解放后方获新生。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几经更名:苏州市东中市小学、桃坞区寄宿制学校、井冈山路小学……直至1981年9月,定名为苏州市东中市中心小学校。1991年学校与原中街路小学合并,1999年通过验收,成为江苏省级实验小学。
回溯历史 寻根钱业
私立钱业小学的校址在东中市90号,钱业公所后进,由苏州钱业同仁集资筹建。开办初只设初级班,学生均为钱业同仁子弟。时光荏苒,校园环境随着时代变迁焕然一新,但那些珍贵的文化遗存仍在述说着东实小源远流长的历史。
为挖掘、梳理学校深厚的办学底蕴,钱冠瀛先生第4代传人钱建旻、《百年老校》撰稿人郑凤鸣、退休老校长朱万麟、吴兴德老师带领东实小学生走访了西中市至老阊门沿线,寻访了钱庄遗址,听老苏州们讲述老阊门的故事。
励学敦行 惠泽民生
当时的钱业小学专供钱庄业老板、职员的子女读书,许多学校教师也由钱庄老板的家属担任。
校长钱冠瀛主张钱业小学应以儒为宗,为钱庄业所有人的孩子而办学,教育学生识文懂礼。他以“宁朴勿华”四字为校训,一方面决心使家境较为贫寒的钱庄业职工子女也能进得了学、读得好书;另一方面矢志教导家境较为富裕的钱业子弟从小讲节俭、做善事、助贫困。
后来,钱业小学的继任校长把“宁朴勿华”四个字镶嵌于墙上,永为流传。
固本拓源 守朴创生
校训“宁朴勿华”是立校之本,兴校之魂,伴随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教育文化主张,彰显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它是一种理念——真实、纯粹,一切工作从实际出发,一切成果回归于本质。它是一种氛围——诚朴、民主、和谐。它是一种形象——为师为学者,温文尔雅,朴素大方,聪慧睿智,求真务实。它是一种责任——专心以治学,耐心以育人,恒心以求索。它是一种追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如今,这箴百年校训依然被保留在学校的校园之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教师、学子勤奋进取、修身养性。
殷殷耕耘 桃李生辉
韶华流转,初心不改,学校始终以深厚的文化积淀浸润学生,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桥梁和铁道工程专家程庆国先生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病毒学专家赵铠先生最为著名。
学校还编写了校本教材《守朴创生院士录》,勉励学生求知向上。
百年的历史积累让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校在淳朴笃实中彰显历史厚重,百年的办学经验也让校园文化在探索创新中烙上了独特印记。多年来,学校高起点、全方位地追求现代化教育品位,走出了一条“以质量树品牌,以对话促管理,以课程创特色,以素质显亮点”的办学之路。
李映婳 侯敬奇 郁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