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四大工程”奠定基础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2022-01-27 17:24: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沛县司法局充分发挥“援法议事”作用,通过实施法治宣传引导工程、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训工程、实施矛盾纠纷化解工程、实施法律服务惠民工程等,奠定基础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实施法治宣传引导工程,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加强对乡村法治宣传栏、法治庭院、法治广场、法治长廊、宣传墙以及农家书屋等普法阵地建设,加强农村农民涉及生产生活法律法规宣传,在提升农民群众法治意识的同时,引导群众学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有效维护自身权益;利用法律道德讲堂,开展公益讲座,引导群众树立崇德尚法、文明向上的理念,积极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为法治乡村建设营造浓厚氛围。目前全县已建成378个法治宣传栏和法治书屋、16个镇区法治主题公园和227个法治庭院。

  二是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训,夯实乡村治理队伍。制定《关于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的方案》,从农村实际出发,大力培养壮大法律明白人队伍,充分吸纳各行业离退休老干部、离职村组干部、老党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农村乡贤人员参加到“法律明白人”队伍中来,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保障一流“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村“法律明白人”业务技能培训,定期组织工作经验交流,提高法律服务、宣传政策法规、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积极引导“法律明白人”参与村(居)务管理、开展“援法议事”活动、参与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和投身法治创建和依法治理活动,推动乡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三是实施矛盾纠纷化解工程,提升群众安全感。加强镇(街道)、村(居、社区)多元化调解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好人调解室”“民间评议会”“乡贤调解室”“老兵调解室”等群众调解组织积极作用,对于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婚姻家庭、土地边界、种植养殖、赡养老人等出现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排查化解;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专业(行业)调解组织建设,规范组织设置和运作,对于征地拆迁、交通事故、劳动关系、务工维权、环境保护、消费维权等领域出现的矛盾纠纷联动化解,让大量基层矛盾纠纷在合法、公正、宽容的基础上及时化解,提升群众的安全感。

  四是实施法律服务工程,提升群众获得感。推行“一条主干、四张网”的服务路径,创新开展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纠纷调解、特殊人群帮扶,建立起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法律服务体系。同时在县公共法律服务为龙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17个镇区涉农法律服务中心、378个村法律服务站和村民小组法律服务联系点的建设,形成覆盖全县各个角落的四级法律服务网络。同时线上线下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微信群全覆盖,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律援助指引、矛盾纠纷调处等便利化法律服务。推进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的“一站式”解决方式,在群众需求法律服务的时候,在最近的距离,最短的时间找到法律服务人员,享受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提升法律惠民的满意度。

   李培友 

标签:法治;法律服务;法律明白人
责编:许尽义